一种基于P-BIAS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76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BIAS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P-BIAS”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BIM+装配式现状:1、没有一套完整的BIM+装配式管理体系,各阶段协同管理不存在,管理效率不高;2、各环节无紧密联系,造成BIM模型无法重复使用,各个阶段重复建模,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3、产业化工人队伍发展缓慢,相应的BIM施工工艺较少,不易于推动建筑业产业化工人队伍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P-BIAS”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提高的工厂生产的精度,降低了拆模的安全隐患;现场减少的混凝土浇筑推动了绿色施工且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P-BIAS”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基于BIM+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提高装配式项目包括BIM深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智慧运维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能力,结合BIM模型数字信息,对涉及项目进行资料、模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的协同施工管理,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数据资产贯彻于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0005]所述BIM深化设计是基于BIM技术对项目进去前期策划与设计,从BIM+GIS、模块设计、深化设计、方案优选、数据同步、深化出图多个应用完善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为生产施工提供保障。
[0006]所述工厂化生产是基于BIM技术进行图纸拆分及构件生产,以及基于包括预制加工、生产架构、运输方案、身份标识、物料追踪、场地模拟在内的多个环节进行预制管理。
[0007]所述装配式施工包括精细策划PC预制构件的装配顺序及装配方法,并且在三维模型中进行虚拟建造,确保装配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依托BIM模型,编制装配实施方案,向装配工人进行装配方案的三维技术交底。
[0008]所述智慧运维是以BIM技术为包括基础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IOT物联网、 AI、FM在内的技术应用,实现项目的空间智慧管理。
[000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P-BIAS”一体化体系搭建,服务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制造、装配、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实现了以信息化协同管理为核心、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效率,完善了过程管理体系;推动BIM+装配式发展,优化了管理流程,大量缩短了施工工期,加速我国的基础建设;推动建筑业产业化工人队伍发展,促进大批建筑产业化市场萌芽发展,提高了工人的施工水平,规范了操作标准;加大BIM技术在工厂预制阶段的研发,推进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同步推进、融合发展,提高的工厂生产的精度,降低了拆模的安全隐患;现场减少的混凝土浇筑推动了绿色施工且避免
了材料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专利技术基于BIM+项目协同管理平台贯串BIM全生命周期的应用。BIM是装配式建筑体系中的技术关键和最佳平台,通过“P-BIAS”体系的建立,科学系统的完善了装配式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并为项目提供协调一致的信息,对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持,而物联网技术梳理可以将各个阶段信息迅速收集与整合,可以将信息及时反馈。在工业化元素和信息化元素连接越来越紧密的时代,BIM技术将与装配式建筑实现完美融合,推动建筑的创新发展。
[001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基于“P-BIAS”,以“P”平台化管理(Platform management)为核心,推动“BIAS”BIM深化设计(BIM Design)、工厂化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装配式施工(Assembly construction)、智慧运维(Smar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的全生命周期BIM应用。
[0012]1.平台化管理(Platform management):为了提高装配式项目全生命周期(设计、生产、装配、运维)综合管理能力,基于BIM+项目协同管理平台。结合BIM模型数字信息,对本项目进行资料、模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的协同施工管理。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数据资产贯彻于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0013]2.BIM深化设计(BIM Design):基于BIM技术对项目进去前期策划与设计。从BIM+GIS、模块设计、深化设计、方案优选、数据同步、深化出图多个应用完善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为生产施工提供保障。
[0014]2.1前期策划
[0015]基于BIM协同管理平台制定统一模型标准,在初期设计规划阶段完成模型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标准。
[0016]2.2模型建立
[0017]基于CAD图对模型进行三维建模,在BIM协同管理平台进行模型拆分及力学分析,并将拆分模型进行出图,为工厂预制阶段提供生产图纸。
[0018]2.3深化设计
[0019]基于协同管理平台进行模型管综优化、预留口洞、支吊架深化等。形成对多专业协同工作集。可以多人协同完成BIM的深化设计阶段。
[0020]2.4深化出图
[0021]基于BIM管理平台进行出图标准设定,并将深化设计后的模型进行一健出图,为施工阶段提供图纸。
[0022]3.工厂化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基于BIM技术进行图纸拆分及构件生产。基于预制加工、生产架构、运输方案、身份标识、物料追踪、场地模拟等多个环节进行预制管理。
[0023]3.1预制加工
[0024]建立预制加工基地,对预制厂家技术负责人、预制工人进行生产交底。根据高精度BIM 模型导出的预制加工图纸,预制构件在工厂车间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流水化数控加工生产。生产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进行抽检。全部预制完成后,在工厂进行场外验收,并形成验
收记录单。
[0025]3.2智慧运输
[0026]利用BIM技术,进行预制装配单元和预制管组的装车运输模拟,合理摆放预制成品构件,充分利用运输车的空间,最大限度提升运输效率。
[0027]将每个预制构件的加工信息、配送信息、验收信息和装配信息等制作成芯片。基于BIM 协同管理平台进行预制部品部件的物资的信息追溯管理,对其进行云端数据管控。
[0028]3.3场地模拟
[0029]运输至施工现场后,提前根据各预制管段的装配顺序进行合理的预制构件堆放平面规划,确保施工环节“随装随取”,实现物料的高效转运。
[0030]4.装配式施工(Assembly construction):精细策划PC预制构件的装配顺序、装配方法等,并且在三维模型中进行虚拟建造,确保装配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依托BIM模型,编制装配实施方案,向装配工人进行装配方案的三维技术交底。
[0031]4.1三维交底
[0032]精细策划所有预制构件的装配顺序、装配方法等,并且在三维模型中进行虚拟建造,确保装配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BIAS”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基于BIM+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提高装配式项目包括BIM深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智慧运维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能力,结合BIM模型数字信息,对涉及项目进行资料、模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的协同施工管理,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数据资产贯彻于全生命周期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BIAS”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IM深化设计是基于BIM技术对项目进去前期策划与设计,从BIM+GIS、模块设计、深化设计、方案优选、数据同步、深化出图多个应用完善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为生产施工提供保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BIAS”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梁波宋文帅张旭雍琦薛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