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950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钢管,近端套有绝缘管,绝缘管外侧套有导电管,输送钢管远端连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远端侧具有第二阴极,第二阴极通过阴极导电丝与输送钢管的近端相连接;第二阴极的远端侧具有第二阳极,第二阳极具有解脱点,第二阳极通过阳极导电丝与导电管相连接;阳极导电丝与阴极导电丝均穿设在输送钢管内;第二阳极、阳极导电丝和导电管组成正极通路并与电解脱器的正极相连;第二阴极、阴极导电丝和输送钢管的近端组成负极通路与电解脱器的负极相连;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通过血液中电解质将正极通路和负极通路导通,形成低电阻回路,解脱点电化学溶解断裂,与植入物分离,解脱时间快,稳定性好。性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动脉瘤的常用方法,一般是在患者的大腿的根部插入一根微导管,通过输送装置将栓塞物质沿微导管置入动脉瘤的瘤腔内部,在瘤腔内致栓,减少动脉瘤内的血流,从而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
[0003]目前的栓塞物质的输送装置在将栓塞物质送入瘤腔内后,一般采用电解脱来分离栓塞物质与输送装置,传统的电解脱使用人体作为回路,阳极通过不锈钢输送杆与电源连接,阴极插入人体胳膊等部位,阴阳极之间通过较长的人体血管实现连通,解脱非常缓慢,时长约30~60秒。而最新的电解脱装置,阳极使用导电丝与导电管相连接,但将输送杆及支撑弹簧作为阴极,实现导电回路,解脱时间有所提高,约为10~15秒,但存在解脱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通过使用近端套接有绝缘管的输送钢管,绝缘管外侧套接有导电管,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均设置在输送钢管的远端,导电管通过包裹有绝缘层的阳极导电丝与第二阳极相连接,输送钢管极端通过包裹有绝缘层的阴极导电丝与第二阴极相连接,通过距离极近的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实现导电通路,大大提升解脱时间,通过使用包裹有绝缘层的导电丝,减少电荷流动所受到的干扰,提升解脱的稳定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钢管,所述输送钢管的近端具有磨削部,所述磨削部外侧套接有绝缘管;所述输送钢管的近端与外部的电解脱器的第一阴极相连接;导电管,套接在所述绝缘管外侧;所述导电管与所述电解脱器的第一阳极相连接;支撑弹簧,与所述输送钢管的远端相连接;第二阴极,位于所述支撑弹簧的远端;阴极导电丝,穿设于所述输送钢管内,所述阴极导电丝的近端与所述输送钢管的近端相连接,所述阴极导电丝的远端与所述第二阴极相连接;所述第二阴极、阴极导电丝和输送钢管组成所述电解脱器的负极通路;第二阳极,位于所述第二阴极的远端侧,所述第二阳极上具有解脱点;阳极导电丝,穿设于所述输送钢管内,所述阳极导电丝的近端与所述导电管相连接,所述阳极导电丝的远端穿出所述支撑弹簧的远端与所述第二阳极相连接;所述第二阳极、阳极导电丝和导电管组成所述电解脱器的正极通路;所述输送钢管将所述解脱点输送至血管瘤处,与所述解脱点连接的外部的植入物被送入血管瘤腔内,打开所述电解脱器开关,所述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通过血液中的电解质将
所述正极通路和负极通路导通,形成低电阻回路,所述解脱点电化学溶解断裂,与所述植入物分离,所述植入物留在瘤腔内。
[0006]优选的,所述输送钢管为具有锥度磨削的不锈钢管或镍钛管,所述输送钢管的直径为0.3~0.6mm。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阳极为不锈钢丝,所述第二阳极的直径为0.02~0.08mm。
[0008]优选的,所述阳极导电丝和阴极导电丝的材质均为贵金属合金丝;所述贵金属合金丝外部具有绝缘层;所述阳极导电丝和阴极导电丝的直径均为0.05~0.1mm。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阴极的形状为环形或弹簧状,所述第二阴极的外径为0.2~0.5mm。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阴极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铂合金。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簧为直径为0.03~0.08mm的不锈钢丝绕制而成,所述支撑弹簧的外径为0.2~0.6mm。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簧中部具有支撑芯丝,所述支撑芯丝为锥度磨削的不锈钢丝;所述支撑芯丝的直径为0.05~0.36mm。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之间的距离为0.1mm。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通过使用近端套接有绝缘管的输送钢管,绝缘管外侧套接有导电管,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均设置在输送钢管的远端,导电管通过包裹有绝缘层的阳极导电丝与第二阳极相连接,输送钢管极端通过包裹有绝缘层的阴极导电丝与第二阴极相连接,通过距离极近的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实现导电通路,大大提升了解脱时间,通过使用包裹有绝缘层的导电丝,减少了电荷流动所受到的干扰,提升了解脱的稳定性。
[0015]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通过使用近端套接有绝缘管的输送钢管,绝缘管外侧套接有导电管,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均设置在输送钢管的远端,导电管通过包裹有绝缘层的阳极导电丝与第二阳极相连接,输送钢管极端通过包裹有绝缘层的阴极导电丝与第二阴极相连接,通过距离极近的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实现导电通路,大大提升了解脱时间,通过使用包裹有绝缘层的导电丝,减少了电荷流动所受到的干扰,提升了解脱的稳定性。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
处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钢管1、绝缘管2、导电管3、支撑弹簧4、第二阳极5、阳极导电丝6、第二阴极7、阴极导电丝8和解脱点9。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可应用于动脉瘤手术中,可使用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通过微导管将栓塞植入物输送至瘤腔内。
[0022]输送钢管1为具有锥度磨削的不锈钢管或镍钛管,输送钢管1的直径为0.3~0.6mm。在本实施例中,以操作人员手持端作为近端,输送钢管1的近端具有磨削部,磨削部上套有绝缘管2,绝缘管2的外面套接有导电管3,其中,导电管3的长度小于绝缘管2的长度。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所使用的电源为外部的电解脱器,电解脱器的正极为第一阳极,电解脱器的负极为第一阴极,当输送钢管1的近端插入电解脱器的供电口中时,导电管3与电解脱器的第一阳极相连接,输送钢管1的近端与电解脱器的第一阴极相连接。
[0024]在输送钢管1的远端连接有支撑弹簧4,支撑弹簧4是由直径为0.03~0.08mm的不锈钢丝绕制而成的弹簧,弹簧的外径为0.2~0.6mm,支撑弹簧4能使输送钢管1的远端的结构变得柔软,在推送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贴合微导管。支撑弹簧4的中部还具有支撑芯丝41,支撑芯丝41为锥度磨削的不锈钢丝,支撑芯丝41的直径为0.05~0.36mm,远端细近端粗,远端柔顺,近端可提高稳定支撑。
[0025]在支撑弹簧4的远端处设置有第二阴极7,第二阴极7的远端处设置有第二阳极5。其中,第二阳极5通过阳极导电丝6与导电管3相连接,导电管3、阳极导电丝6与第二阳极5组成了电解脱器的正极通路;第二阴极7通过阴极导电丝8与输送钢管1的近端相连接,输送钢管1、阴极导电丝8和第二阴极7组成了电解脱器的负极通路。阳极导电丝6和阴极导电丝8均穿设在输送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输送钢管,所述输送钢管的近端具有磨削部,所述磨削部外侧套接有绝缘管;所述输送钢管的近端与外部的电解脱器的第一阴极相连接;导电管,套接在所述绝缘管外侧;所述导电管与所述电解脱器的第一阳极相连接;支撑弹簧,与所述输送钢管的远端相连接;第二阴极,位于所述支撑弹簧的远端;阴极导电丝,穿设于所述输送钢管内,所述阴极导电丝的近端与所述输送钢管的近端相连接,所述阴极导电丝的远端与所述第二阴极相连接;所述第二阴极、阴极导电丝和输送钢管组成所述电解脱器的负极通路;第二阳极,位于所述第二阴极的远端侧,所述第二阳极上具有解脱点;阳极导电丝,穿设于所述输送钢管内,所述阳极导电丝的近端与所述导电管相连接,所述阳极导电丝的远端穿出所述支撑弹簧的远端与所述第二阳极相连接;所述第二阳极、阳极导电丝和导电管组成所述电解脱器的正极通路;所述输送钢管将所述解脱点输送至血管瘤处,与所述解脱点连接的外部的植入物被送入血管瘤腔内,打开所述电解脱器开关,所述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通过血液中的电解质将所述正极通路和负极通路导通,形成低电阻回路,所述解脱点电化学溶解断裂,与所述植入物分离,所述植入物留在瘤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航许永松秦川吴健穆磊王秀文陈飞王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