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桡动脉穿刺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56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桡动脉穿刺止血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模块、加压气囊模块和固定模块;控制面板模块包括控制面板、电源、蜂鸣器、机械定时开关和电子计数器;控制面板与电源连接;蜂鸣器通过机械定时开关与控制面板连接;电子计数器与控制面板连接;加压气囊模块包括充气泵、压力传感器、充气放气孔及大气囊和小气囊;固定模块包括固定支柱、固定板、固定带、固定扣和固定带回穿粘扣;固定带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扣与固定带回穿粘扣连接,固定带回穿粘扣固定在固定带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适用于桡动脉导管插入术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定时止血,可有效确保穿刺点压力准时释放,精准止血,方便可控。可控。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桡动脉穿刺止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桡动脉穿刺止血装置,用于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止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被视为最理想的微创途径。而桡动脉穿刺处的止血压迫不当,不仅影响止血效果,增加患者手部不适,甚至导致患者桡动脉及其周围神经永久性损伤。影响止血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止血压力和止血时间,目前市面上的桡动脉介入穿刺点止血器,均需人工计时,达到一定时间,进行人工穿刺点压力释放,临床上难以准确定时及精准调控穿刺点压力,不能满足精准医疗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桡动脉穿刺止血装置,解决了精准控制释放压力和准确定时释放穿刺点压力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桡动脉穿刺止血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模块、加压气囊模块和固定模块;
[0005]所述控制面板模块包括控制面板、电源、蜂鸣器、机械定时开关和电子计数器;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源连接;所述蜂鸣器通过机械定时开关与控制面板连接;所述电子计数器与控制面板连接;
[0006]所述加压气囊模块包括充气泵、压力传感器、充气放气孔及大气囊和小气囊;所述大气囊和小气囊通过充气放气孔均与充气泵连接,小气囊位于大气囊上方;大气囊和小气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充气泵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相连;
[0007]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支柱、固定板、固定带、固定扣和固定带回穿粘扣;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支柱与控制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扣与固定带回穿粘扣连接,所述固定带回穿粘扣固定在固定带的外表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模块还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固定在固定带与固定板的连接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上具有相关按钮,包括开始/结束、设置、放气:开始/结束以及锁屏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显示相关参数,包括:机械定时开关设置的止血时间、电子计数器记录的减压次数、大气囊和小气囊的当前压力。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电子设备程序定时控制穿刺点压迫止血,防止医护人员因忘记操作止血压迫器,而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肢体末端循环不畅、动静脉炎、压迫性肌肉损伤等。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装置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电路图示意图;
[0014]图中、1.控制面板;2.固定支柱;3.固定板;4.固定扣;5.充气泵;6.压力传感器;7.充气放气孔;8.大气囊;9.小气囊;10.固定带;11.固定带回穿粘扣;12.电源;13.硅胶垫;14.蜂鸣器;15.充气口闭合器开关;16.充气口闭合器;17.1号充气泵开关;18.气囊气口闭合器开关;19.气囊气口闭合器;20.机械定时开关;21.压力传感开关;22.锁屏开关;23.2号充气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桡动脉穿刺止血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模块、加压气囊模块和固定模块;
[0017]所述控制面板模块包括控制面板1、电源12、蜂鸣器14、机械定时开关20和电子计数器;所述控制面板1与电源12连接;所述蜂鸣器14通过机械定时开关20与控制面板1连接;所述电子计数器与控制面板1连接;
[0018]所述加压气囊模块包括充气泵5、压力传感器6、充气放气孔7及大气囊8和小气囊9;所述大气囊8和小气囊9通过充气放气孔7均与充气泵5连接,小气囊9位于大气囊8上方;大气囊8和小气囊9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充气泵5和压力传感器6均与控制面板1相连;
[0019]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支柱2、固定板3、固定带10、固定扣4、固定带回穿粘扣11和硅胶垫13;所述固定板3通过固定支柱2与控制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10的一端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扣4与固定带回穿粘扣11连接,所述固定带回穿粘扣11固定在固定带10的外表面;所述硅胶垫13固定在固定带10与固定板3的连接处。
[002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1上具有相关按钮,包括开始/结束、设置、放气:开始/结束以及锁屏键。
[002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1显示相关参数,包括:机械定时开关20设置的止血时间、电子计数器记录的减压次数、大气囊8和小气囊9的当前压力。
[0022]实施例:
[0023]充气操作:患者在桡动脉穿刺术后,将本技术装置戴于被穿刺手上,将固定带10穿过固定扣4,固定带10折回粘于固定带回穿粘扣11,可根据患者手腕大小进行合适的固定;硅胶垫13保护患者手腕不受压伤,用于止血压迫器加压时防止患者其他部位皮肤受到压力性损伤,医护人员帮忙进行操作控制面板1,按开始键,充气泵5开始工作,充气泵5通过充气放气口7向小气囊9和大气囊8充气,压力传感器6会时时传输压力数据,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1观察压力值,达到止血压力后,通过控制面板1上结束按钮进行结束充气操作。
[0024]放气操作:医护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进行设置相关参数(止血时间,减压次数),装置会根据设置的参数,在设定时间点启动蜂鸣器14报警提示放气,按控制面板1上放气开始键后,蜂鸣器14消音,通过充气放气孔7放气,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1观察压力值,达到止血压力后,通过控制面板1上放气结束键停止放气,完成一次压力释放。如此减压操作数
次直至压迫时间为0。为了防止患者因误碰控制面板1上各种操作按钮,而引起的操作不当,在控制面板1上设置了锁屏键。医护人员在充气操作结束后,通过锁屏键锁定控制面板1,如需继续操作,通过锁屏键可进行控制面板1的解锁。
[0025]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操作时电路图工作原理如下:
[0026]充气操作时:通过控制面板1上开始按钮控制充气口闭合器开关15、1号充气泵开关17和气囊气口闭合器开关18,当操作控制面板1上开始按钮时,充气口闭合器开关15、1号充气泵开关17和气囊气口闭合器开关18同时闭合,使充气口闭合器16、充气泵5和气囊气口闭合器19同时工作,使小气囊8和大气囊充盈9,达到止血效果,充气口闭合器和气囊气口闭合器为一夹子类型开关,用于夹闭充气口和气囊气口,防止大小气囊漏气。不通电或不工作情况下为常夹闭状态。当操作控制面板1上结束按钮时,充气口闭合器开关15、1号充气泵开关17和气囊气口闭合器开关18同时断开,使充气口闭合器16、充气泵5和气囊气口闭合器19不工作,启动机械定时开关20设置好止血时间,按下锁屏键,锁屏开关22断开,充气操作结束。
[0027]放气操作时:当达到机械定时开关20设置的定时时间,机械定时开关20连通电路使蜂鸣器14、压力传感开关21、开始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桡动脉穿刺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板模块、加压气囊模块和固定模块;所述控制面板模块包括控制面板(1)、电源(12)、蜂鸣器(14)、机械定时开关(20)和电子计数器;所述控制面板(1)与电源(12)连接;所述蜂鸣器(14)通过机械定时开关(20)与控制面板(1)连接;所述电子计数器与控制面板(1)连接;所述加压气囊模块包括充气泵(5)、压力传感器(6)、充气放气孔(7)及大气囊(8)和小气囊(9);所述大气囊(8)和小气囊(9)通过充气放气孔(7)均与充气泵(5)连接,小气囊(9)位于大气囊(8)上方;大气囊(8)和小气囊(9)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充气泵(5)和压力传感器(6)均与控制面板(1)相连;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支柱(2)、固定板(3)、固定带(10)、固定扣(4)和固定带回穿粘扣(11);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燕玲周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