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信行专利>正文

奈米银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19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34
一种奈米银溶剂,包含:一奈米银溶剂,其是以一保护溶剂中以加入奈米银粉末,奈米银粉末以其颗粒直径小于30nm的多个奈米银单元组成,并以均质器混合,并于奈米银粉末含量达到1000PPM至5000PPM时,停止加入奈米银粉末,再以均质器持续混合,令该保护溶剂包覆于各奈米银单元而保持分离,进而减少各奈米银单元因聚合导致各奈米银单元直径增长;借此,提供一种奈米银溶剂,尤指一种于种植过程中,利用奈米银及可自然分解的水溶性保护溶剂喷涂于植栽,使植栽表面具有长效杀菌功效且无药物残留,达到具奈米银的杀菌溶液功能。到具奈米银的杀菌溶液功能。到具奈米银的杀菌溶液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奈米银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奈米银溶剂,尤指一种于种植过程中,利用奈米银及可自然分解的水溶性保护溶剂喷涂于植栽,致使植栽表面具有长效杀菌功效且无药物残留,达到具奈米银的杀菌溶液功能。

技术介绍

[0002]地球的生态链中细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食物链的循环中,细菌通常扮演着分解者或清除者的角色,更与多数生物维持共生关系,细菌获得营养方式有自养及异养,其中异养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环能顺利进行,部分细菌会进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奶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也有着广泛的运用;细菌对生态影响广泛,大多数细菌与植物相互相生的,并没有伤害到植物本身,然而,少数细菌,大约有百余种已知的品种,能导致疾病,其中细菌性疾病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动物与细菌大部分亦处于共生状态,特别是动物的消化系统中更是动物与细菌共生的主要范例,细菌更会引起动物疾病;其中,在种植植栽时常见的病虫害是由细菌、霉菌或寄生虫造成,而细菌及霉菌对植栽造成伤害初期较不易察觉,但凡发现植栽感染细菌或霉菌时,其植栽已患病多时,而其治疗过程也费时费力,除了要去除植栽上的病灶,更需检查土染状况,且多数药剂都会残留于植栽,因此,除非植栽已患病,否则不会轻易使用药剂。
[0003]依据上述可得知,细菌容易对生物产生影响,若生物因特定菌种的细菌引起疾病时,通常会利用药剂压制病情或直接杀菌,而现今最常使用的生物药剂为抗生素,在抗生素的泛滥使用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致使抗生素必须不断进化才可有效杀死细菌,而细菌亦受抗生素影响而进化,直到抗生素无法杀死的细菌便会以冷冻、焚烧等方式强制排除病源体,特别是在种植植栽的过程中,杀菌剂的种类更为繁多,在使用各种杀菌剂的过程中,人体多少都会吸收到一点,而其部分杀菌剂更是不容易代谢,导致药物容易残留于体内,进而使身体感到不适,更甚至引起疾病,且植栽上的病虫害在连续使用同一种杀菌剂或杀虫剂时都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必须不断更换所使用的药剂种类,避免产生抗药性,导致在种植的过程中需准备多种药剂,并记录使用次数及周期,实为一大瓶颈问题,而亟待加以改进。
[0004]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并且依据多年从事此领域的相关经验,细心观察及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乃针对前述现有杀菌剂上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且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研究与开发,已成功开发出一种奈米银溶剂,进而提出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本专利技术,以克服现有农用杀菌剂的缺点并期使更为实用,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奈米银溶剂,尤指一种于种植过程中,利用奈米银及可自然分解的水溶性保护溶剂喷涂于植栽,致使植栽表面具有长效杀菌功效且无药物残留,达到具奈米银的杀菌溶液功能。
[0006]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奈米银溶剂,利用该保护溶剂包覆于各奈米银单元,令各奈米银单元可减少聚合,不仅能延长保存时间,且该保护溶剂可快速分解于空气中,达到具无毒的奈米银溶剂。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奈米银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
[0008]一奈米银溶剂,其是以一保护溶剂中以每分钟加入100PPM至500PPM含量的奈米银粉末,奈米银粉末以其颗粒直径小于30nm的多个奈米银单元组成,并以均质器充分混合,并于奈米银粉末含量达到1000PPM至5000PPM时,停止加入奈米银粉末,再以均质器持续混合5至10分钟,令该保护溶剂包覆于各奈米银单元,致使各奈米银单元借由该保护溶剂包覆而保持分离,进而减少各奈米银单元因聚合导致各奈米银单元直径增长。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功效在于:提供一种奈米银溶剂,指一种应用于农业用杀菌、制菌药剂中,无毒的奈米银的溶剂;本专利技术利用该罐体,设有该容置空间及该开口,该罐体的开口处增设该盖体,该盖体盖设于该罐体的开口处呈可拆卸状态,该罐体的容置空间内容设有该奈米银溶剂,该奈米银溶剂以奈米银粉末混合该保护溶剂制成,而奈米银粉末是以其颗粒直径小于30nm的各奈米银单元组成,该奈米银溶剂其奈米银含量为1000PPM至5000PPM,利用该保护溶剂包覆于各奈米银单元,致使各奈米银单元可保持分离状态,进而避免因聚合导致各奈米银单元直径增长,利用可长期保存的奈米银,使其使用上可通过在使用前取部分该奈米银溶剂,加水稀释制成奈米银杀菌剂,并喷洒于待杀菌植栽,或者将该奈米银溶剂加入水耕液体中,可有效改善水耕液体中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或者,将奈米银杀菌剂喷洒于蔬果表面可延长蔬果存放时间;借此,提供一种奈米银溶剂,尤指一种于种植过程中,利用奈米银及可自然分解的水溶性保护溶剂喷涂于植栽,致使植栽表面具有长效杀菌功效且无药物残留,达到具奈米银的杀菌溶液功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专利技术一种奈米银溶剂,随附图例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其构件中,所有关于前与后、左与右、顶部与底部、上部与下部、以及水平与垂直的参考,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亦非将其构件限制于任何位置或空间方向。图式与说明书中所指定的尺寸,当可在不离开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园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设计与需求而进行变化;
[0014]请参阅图2所示,一种奈米银溶剂,其包含有:一奈米银溶剂3,其是以一保护溶剂31中以每分钟加入100PPM至500PPM含量的奈米银粉末,奈米银粉末以其颗粒直径小于30nm
的多个奈米银单元32组成,并以均质器充分混合,并于奈米银粉末含量达到1000PPM至5000PPM时,停止加入奈米银粉末,再以均质器持续混合5至10分钟,令该保护溶剂31系包覆于各奈米银单元32,致使各奈米银单元32借由该保护溶剂31包覆而保持分离,进而减少各奈米银单元32因聚合导致各奈米银单元32直径增长;
[0015]借由以上结构,兹更进一步说明如后:
[0016]前述该奈米银溶剂3的各奈米银单元32是利用该奈米银溶剂3的保护溶剂31于表面形成一包覆层311,令该奈米银溶剂3的各奈米银单元32不易受环境影响,致使该奈米银溶剂3的各奈米银单元32可避免因环境硫化物影响而变质;
[0017]前述该奈米银溶剂3是以加水稀释制成奈米银杀菌剂,奈米银杀菌剂其奈米银含量为5PPM至10PPM,该保护溶剂31含量为995PPM至1990PPM,其余以水补足,而奈米银杀菌剂用于喷洒于植株表面及土壤表面,致使奈米银杀菌剂可有效杀死病源体,并使各奈米银单元32附着于植株表面及混合于土壤中,令各奈米银单元32持续杀菌,保持植株健康不受细菌感染;
[0018]其中奈米银杀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奈米银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奈米银溶剂,其是以一保护溶剂中以每分钟加入100PPM至500PPM含量的奈米银粉末,奈米银粉末以其颗粒直径小于30nm的多个奈米银单元组成,并以均质器充分混合,并于奈米银粉末含量达到1000PPM至5000PPM时,停止加入奈米银粉末,再以均质器持续混合5至10分钟,令该保护溶剂包覆于各奈米银单元,致使各奈米银单元借由该保护溶剂包覆而保持分离,进而减少各奈米银单元因聚合导致各奈米银单元直径增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奈米银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奈米银单元利用该保护溶剂于表面形成一包覆层,令各奈米银单元不易受环境影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奈米银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奈米银溶剂以加水稀释制成奈米银杀菌剂,奈米银杀菌剂其奈米银含量为5PPM至10PPM,该保护溶剂含量为995PPM至1990PPM,其余以水补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奈米银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行
申请(专利权)人:陈信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