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18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婴儿床。可升降婴儿床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的两端竖直布置的侧立柱;布置在所述侧立柱之间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侧立柱升降。根据本申请的可升降婴儿床能够方便地调节。节。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婴儿床


[0001]本申请涉及婴儿床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升降婴儿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二孩政策的放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意识的改变,人们对婴儿床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普通婴儿床一般由床架、床板组成,部分床板可以手动升降,但是调节很麻烦。
[0003]一方面,据统计新妈妈采用普通婴儿床照料婴儿每日要90度弯腰30次以上,有时90度弯腰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尤其对于刚刚分娩的产妇,不断地弯腰会给产妇腰部组织带来较大的负荷。
[0004]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年纪/不同大小的婴儿,法规对的婴儿床的高度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地调节高度的婴儿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地调节婴儿床。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提供一种可升降婴儿床,其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的两端竖直布置的侧立柱;布置在所述侧立柱之间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侧立柱升降。
[0007]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框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侧立柱升降,可以根据需要将婴儿床调整到不同的高度,能够满足对于不同年龄的婴儿(或儿童)的高度要求并且方便大人对婴儿的照料。
附图说明
[0008]参照附图来说明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除非另有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以主视图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可升降婴儿床,其中第一框架处于第一位置;图2以侧视图示意性显示了图1中的可升降婴儿床;图3示意性显示了图1中的可升降婴儿床,其中第一框架处于第二位置;图4示意性显示了图1中的可升降婴儿床,其中第一框架处于第三位置;图5以放大图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可升降婴儿床的侧立柱的局部;图6以放大图示意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可升降婴儿床的底座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可升降婴儿床包括优选水平布置的底座1以及在所述底座1的两端竖直布置的侧立柱2,所述底座1和位于两端的侧立柱2大致形成U形。可升降婴儿床还包括布置在所述侧立柱之间的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4,所述第二框架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侧立柱升降。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一起形成床体。具体地,所述第二框架构造为床体的上围管,所述第一框架构造为床体的下围管。在所述第一框架上可以设置有床板和/或床垫,床板和床垫用于支撑婴儿。在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由柔性材料32制成的护罩,例如软布或纱网,该柔性材料不会影响第一框架的升降且为婴儿提供保护。通过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柔性材料形成了用于婴儿的休息空间。也可以先在第一框架上设置柔性材料,然后将床板和床垫置于柔性材料之上。例如柔性材料套在第一框架上,形成一个布兜,床板和床垫放在这个布兜上。
[0010]在所述第一框架上也可以设置有桌板,桌板例如可以在婴儿成长成儿童以后给儿童用作学习桌板,从而扩展了本申请的可升降婴儿床的功能,满足从婴儿到儿童期间的不同的需求。
[0011]所述第二框架可以与所述侧立柱固定连接,固定地用作床体的上围管。当然,所述第二框架也构造成部分地相对于所述侧立柱可拆卸,或者完全地相对于所述侧立柱可拆卸,当不需要时可以方便地拆除。例如,当婴儿已经足够大而不需要婴儿床时(例如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拆卸第二框架,再在第一框架上设置好桌板,此时可升降婴儿床便可实现可升降桌的功能,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
[0012]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升降婴儿床中,通过设置的侧立柱2以及布置在侧立柱2之间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为婴儿床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支撑结构。通过将第一框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侧立柱升降,可以根据需要将婴儿床调整到不同的高度。能够满足对于不同年龄的婴儿(或儿童)的高度要求并且方便大人对婴儿的照料。进一步地,相对于床体整体移动的设计方案,仅通过调整第一框架来调整婴儿床,一方面使得婴儿床的重心更低,另一方面使得床体不会上升得过高。
[0013]可升降婴儿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中的电机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框架相对所述侧立柱升降。此外,可升降婴儿床还包括置在所述电机5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的传动机构(例如减速器、传动杆和丝杠螺母机构),用于将电机5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框架。
[0014]此外,由于电机及其传动机构设置在底座1以及侧立柱2中而非第一框架3的下方,第一框架3下方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此第一框架3可以下降得较低,一方面提高了可升降婴儿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婴儿从可升降婴儿床中不慎跌落后受伤的风险。通过电机5来驱动第一框架3,方便地实现了婴儿床的升降。
[0015]电机5能够方便地布置在底座1中,降低了可升降婴儿床的重心,提高了可升降婴儿床的稳定性。通过将电机设置在底座中,实现了电机隐藏式设计且提高了产品的外观效果;并且电机5与床板之间有底座1相隔且间隔一定的距离,能够减少对婴儿的噪声干扰以及电磁辐射,有利于婴儿的身体健康。此外通过将电机设置在底座中,缩短了线束的长度且优化了线束的布局。
[0016]所述底座1构造成长条形,在所述底座1的下方在所述底座1的两端设置有床脚7,
所述床脚7垂直于所述底座1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床脚7用于支撑所述底座1。所述床脚7与所述底座1大致形成H形。优选地,在所述床脚7的下方设置有滚轮,可升降婴儿床可以借助于该滚轮在支撑平面上移动。滚轮还可以带有锁止机构,用于锁止滚轮的滚动。当然,床脚7也可以为底座1本身的一部分,只要其实现了支撑所述底座1的功能。
[0017]在所述底座1中还设置有电控板9和/或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控板用于控制所述电机5,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向所述电机5供电。在电控板与电机5之间连接有多条线束,例如两条电源线用于对电机5进行供电以及两条信号线用于控制电机5的转动。电源适配器还可以挂在底座1的侧面或者上面,电控板置于底座1中且设计成可拆式,方便维修与更换,线束可以都布置在底座中,安全、美观。
[0018]在所述侧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控板连接的输入装置10(例如带按键的控制面板或者触摸屏,或者触控装置、声控输入装置),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操作所述电控板,并且因此操作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第一框架。优选地,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操作所述第一框架升降到不同的高度中。例如,输入装置10上设有多个控制按钮,便于人手控制第一框架3分别上升、下降或者直接调整第一框架3到所需的位置。
[0019]例如,为了满足法规的要求,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通过输入装置操作电机5将第二框架4与第一框架3之间的距离调整为大于等于300mm小于600mm(例如320mm, 350mm, 380mm, 400mm, 420mm, 450mm, 480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婴儿床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的两端竖直布置的侧立柱(2);布置在所述侧立柱之间的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4),所述第二框架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侧立柱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侧立柱固定连接,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框架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侧立柱可拆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床板、床垫和桌板中一种或多种,并且/或者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一起形成床体,在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由柔性材料(32)制成的护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电机(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框架相对于所述侧立柱的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升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立柱中设置有丝杠(24)以及与该丝杠相配合的螺母(26),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丝杠转动,所述丝杠的转动带动所述螺母沿着所述丝杠作直线运动,通过所述螺母的直线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框架升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升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或者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侧立柱包括在竖直方向延伸的引导部(28),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螺母沿着竖直方向的运动并且/或者所述引导部用于限制所述螺母在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上的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升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中还设置有电控板(9)以及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控板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向所述电机供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升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控板连接的输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高晨露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