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85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其包括内筒体、外筒体、风力装置、二氧化碳富集装置和蚊虫收集装置,所述内筒体的顶部设有进风口,其底部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外筒体环绕所述内筒体设置且顶部设有二氧化碳逃逸出口;所述风力装置固定于所述内筒体内部,位于所述风力装置下方的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导通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且环绕所述内筒体设置,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设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上方;所述蚊虫收集装置固定于所述外筒体的下方且与所述内筒体连通。其无需使用二氧化碳瓶,不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对空气造成污染。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灭杀蚊虫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蚊子是多种病原的载体,传播包括疟疾、登革热等在内的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广泛使用化学合成药剂灭蚊,此方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化学合成药剂存在潜在的污染,长时间过多密切接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表明,蚊子在寻找目标时,主要依赖的是二氧化碳、热量以及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而蚊子的二氧化碳感受器能让它们对很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作出即时反应,仅二氧化碳就能够吸引蚊子,而不需要其他气味的辅助。
[0003]但传统的方法通常采用二氧化碳气瓶来释放二氧化碳以吸引蚊子,但是二氧化碳的气源不易获得,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只能在户外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工作时启动风力装置,风力装置向下吹动并将空气从进风口吹至第一通气孔,部分空气通过第二通气孔吹至外筒体,从而进入二氧化碳富集装置,二氧化碳富集装置收集到一定二氧化碳后对其进行释放,由于其环绕内筒体设置,使得二氧化碳可以聚集在内筒体的周围,使得内筒体的进风口的每个方向上均有足够的二氧化碳,进而使得每个方向上的蚊子都可以被吸引至进风口,然后送至第一通气孔进而吹送至外筒体下方的蚊虫收集装置,从而完成蚊虫收集和灭杀。本技术无需使用二氧化碳瓶,不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绿色环保;且每个方向上的蚊子都可被吸引;只需一个风力装置即可完成对蚊子的吸引。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其包括内筒体、外筒体、风力装置、二氧化碳富集装置和蚊虫收集装置,所述内筒体的顶部设有进风口,其底部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外筒体环绕所述内筒体设置且顶部设有二氧化碳逃逸出口;所述风力装置固定于所述内筒体内部,位于所述风力装置下方的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导通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且环绕所述内筒体设置,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设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上方;所述蚊虫收集装置固定于所述外筒体的下方且与所述内筒体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孔上设有第一调节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气孔上设有第二调节阀。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的上方设有加热装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的顶端逐渐收口且向所述内筒体方向弯折。
[0011]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上装载有沸石分子筛或改性沸石分子筛。
[0012]进一步地,所述蚊虫收集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筒体下方的外壳体和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喇叭风口,所述喇叭风口设于所述内筒体的下方且与其连通,所述喇叭风口的尺寸由上到下逐渐缩小,所述喇叭风口的下方设有过滤网,位于所述过滤网下方的外壳体上设有排气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蚊虫收集装置可拆卸地插装于所述外筒体的下方。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体的顶部的进风口处设有紫外灯。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工作时启动风力装置,风力装置向下吹动并将空气从进风口吹至第一通气孔,部分空气通过第二通气孔吹至外筒体,从而进入二氧化碳富集装置,二氧化碳富集装置收集到一定二氧化碳后对其进行释放,由于其环绕内筒体设置,使得二氧化碳可以聚集在内筒体的周围,使得内筒体的进风口的每个方向上均有足够的二氧化碳,进而使得每个方向上的蚊子都可以被吸引至进风口,然后送至第一通气孔进而吹送至外筒体下方的蚊虫收集装置,从而完成蚊虫收集和灭杀。本技术无需使用二氧化碳瓶,不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绿色环保;且每个方向上的蚊子都可被吸引;只需一个风力装置即可完成对蚊子的吸引。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其包括内筒体1、外筒体2、风力装置3、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和蚊虫收集装置5,所述内筒体1的顶部设有进风口11,其底部设有第一通气孔12;所述外筒体2环绕所述内筒体1设置且顶部设有二氧化碳逃逸出口21;所述风力装置3固定于所述内筒体1内部,位于所述风力装置3下方的所述内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孔22,所述第二通气孔22导通所述内筒体1和所述外筒体2;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其固定于所述内筒体1与所述外筒体2之间且环绕所述内筒体1设置,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设于所述第二通气孔22的上方;所述蚊虫收集装置5固定于所述外筒体2的下方且与所述内筒体1连通。工作时启动风力装置3,风力装置3向下吹动并将空气从进风口11吹至第一通气孔12,部分空气通过第二通气孔22吹至外筒体2,从而进入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收集到一定二氧化碳后对其进行释放,由于其环绕内筒体1设置,使得二氧化碳可以聚集在内筒体1的周围,使得内筒体1的进风口11的每个方向上均有足够的二氧化碳,进而使得每个方向上的蚊子都可以被吸引至进风口11,然后送至第一通气孔12进而吹送至外筒体2下方的蚊虫收集装置5,从而完成蚊虫收集和灭杀。本技术无需使用二氧化碳瓶,不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绿色环保;且每个方向上的蚊子都可被吸引;只需一个风力装置3即可完成对蚊子的吸引。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孔12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开始工作时由于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的存量较低,无法对蚊子进行吸引,也无法对蚊子进行捕杀。可以将调节阀进行关闭,以使得所有空气都通过第二通气孔22进入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当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收集的二氧化碳足够多至可吸引蚊子时,打开第一调节阀,以使得大部分空气从第一通气孔12排出,少量空气经过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释放的二氧化碳吸引蚊子并被吸入进风口11。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气孔22上设有第二调节阀,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阀来控制通过第二通气孔22上的空气的量,以使得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发出的二氧化碳可以有一定的流动性,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释放的量,以达到吸引蚊虫的效果。
[0022]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的上方设有加热装置6,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吸附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开启加热装置6,将吸附的二氧化碳进行解吸,二氧化碳随后被释放到内筒体1的进风口11处,随后富集并吸引蚊虫。
[0023]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2的顶端逐渐收口且向所述内筒体1方向弯折,以使得二氧化碳富集装置4发出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引至内筒体1的进风口11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筒体,其顶部设有进风口,其底部设有第一通气孔;外筒体,其环绕所述内筒体设置且顶部设有二氧化碳逃逸出口;风力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内筒体内部,位于所述风力装置下方的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导通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二氧化碳富集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且环绕所述内筒体设置,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设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上方;蚊虫收集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外筒体的下方且与所述内筒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上设有第一调节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孔上设有第二调节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蚊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富集装置的上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宇文廖秀媚吕国材吕伟传卢丽梅贺裕文彭嵩山钟子新陈芳吕非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立克卫生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