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85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包括壳体和内筒,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导轨,所述内筒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轨对应的滑块,所述内筒的顶部固定有斜块,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搅拌片,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转轮和包裹所述转轮的顶部和侧边的防护座,所述内筒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内筒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壳体和所述内筒之间于所述凹槽处设置有弹性装置。而由于连杆远离转轴的一端还安装有包裹转轮的顶部和侧边的防护座,使得药剂不会藏匿在此处,避免药剂残留,防止药剂对防控装置产生腐蚀,且避免动物误食中毒。且避免动物误食中毒。且避免动物误食中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红火蚁防治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它影响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损坏公共设施电子仪器,导致通讯、医疗和害虫控制上的财力损失。红火蚁以上额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未端的鳖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如水泡或脓包破掉,不注意清洁卫生时易引起细菌二次感染。
[0003]红火蚁给被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为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它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备,造成农业上的损失。红火蚁对野生动植物也有严重的影响。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有负面的影响。
[0004]目前防治红火蚁的药剂主要有粉剂和灌药的液剂,现有技术中,在对粉剂进行施放通常采用药剂袋倾倒的方式或采用装置把粉剂倒在蚁巢附近,用来防治红火蚁,传统的防控装置通过将药剂放入防控装置中,再用防控装置搅拌并均匀地洒在蚁巢上,但是传统的防控装置有很多间隙,使得使用完后仍有部分药剂残留在防控装置上,这些药剂容易对防控装置产生腐蚀,从而损坏防控装置,残留的药剂也容易污染环境或使其他动物误食中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搅拌片转动,从而使得药剂搅拌均匀,而转轮触碰到斜块后使得内筒下压,并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反弹,以使得内筒得以上下抖动,便于药剂喷洒;而由于连杆远离转轴的一端还安装有包裹转轮的顶部和侧边的防护座,使得药剂不会藏匿在此处,避免药剂残留,防止药剂对防控装置产生腐蚀,且避免动物误食中毒。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包括壳体和内筒,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导轨,所述内筒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轨对应的滑块,所述内筒的顶部固定有斜块,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搅拌片,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转轮和包裹所述转轮的顶部和侧边的防护座,所述内筒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内筒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壳体和所述内筒之间于所述凹槽处设置有弹性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座包括倾斜设置的防护板和由防护板边缘竖直向下延伸的侧
壁。
[0009]进一步地,所述斜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为两个极性相同的磁块,其分别固定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壳体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壳体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顶板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搅拌片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可与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内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螺旋叶片上固定有弹性叶片,所述弹性叶片的边缘抵接在所述内筒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叶片与所述内筒过盈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叶片的材料为橡胶。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底端固定有出料板和端盖,所述出料板上设有网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加料门,所述加料门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通过电机带动搅拌片转动,从而使得药剂搅拌均匀,而转轮触碰到斜块后使得内筒下压,并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反弹,以使得内筒得以上下抖动,便于药剂喷洒;而由于连杆远离转轴的一端还安装有包裹转轮的顶部和侧边的防护座,使得药剂不会藏匿在此处,避免药剂残留,防止药剂对防控装置产生腐蚀,且避免动物误食中毒。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防护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防护座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另一种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包括壳体1和内筒2,所述壳体1和内筒2的底部均设有开口,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有导轨3,所述内筒2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轨3对应的滑块4,所述内筒2的顶部固定有斜块5,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电机6,所述电机6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末端连接有搅拌片8,所述转轴7的上端连接有连杆9,所述连杆9远离所述转轴7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斜块5位置对应的转轮10和包裹所述转轮10的顶部和侧边的防护座11,所述内筒2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侧,所述内筒2的底部设有凹槽12,所述壳体1和所述内筒2之间于所述凹槽12处设置有弹性装置13。通过电机6带动搅拌片8转动,从而使得药剂搅拌均匀,而转轮10触碰到斜块5后使得内筒2下压,并在弹性装置13的作用下反弹,以使得内筒2得以上下抖动,便于药剂喷洒;而由于连杆9远离转轴7的一端还安装有包裹转轮10的顶部和侧边的防护座11,使得药剂不会藏匿在此处,避免药
剂残留,防止药剂对防控装置产生腐蚀,且避免动物误食中毒。
[0025]进一步地,所述斜块5的数量为8个至12个,其均匀布设于所述内筒2的顶部。
[0026]进一步地,所述转轮10有两个,其分别布设于所述连杆9的两端。
[0027]请结合图1至图3,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座11包括倾斜设置的防护板111和由防护板111边缘竖直向下延伸的侧壁112。由于防护板111倾斜设置,药剂掉落在此处后随斜面下滑,即使有少部分残留也可在内筒2的抖动作用下掉落。
[0028]进一步地,所述斜块5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以使得内筒2的抖动可以顺滑。
[002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13为两个极性相同的磁块,其分别固定于所述内筒2和所述壳体1上,当内筒2下压并通过斜块5后,在磁块的作用下反弹,从而形成往复运动。
[003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13为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内筒2和所述壳体1上,当内筒2下压并通过斜块5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反弹,从而形成往复抖动。
[0031]进一步地,所述内筒2的底端固定有出料板14和端盖15,所述出料板14上设有网孔,使用前先盖上端盖15并启动电机6进行充分搅拌,再打开端盖15通过网孔将药剂均匀洒在蚁巢上。
[003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加料门,所述加料门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和内筒,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导轨,所述内筒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轨对应的滑块,所述内筒的顶部固定有斜块,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搅拌片,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转轮和包裹所述转轮的顶部和侧边的防护座,所述内筒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内筒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壳体和所述内筒之间于所述凹槽处设置有弹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座包括倾斜设置的防护板和由防护板边缘竖直向下延伸的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两个极性相同的磁块,其分别固定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壳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非非钟子新吕伟传吕宇文卢丽梅贺裕文彭嵩山陈芳吕国材廖秀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立克卫生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