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24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其包括筒体、连接部和筒盖,所述筒体的内壁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称重环,每个所述称重环挂对应设置有一个过滤网,每个所述过滤网的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过滤网下方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每个所述称重环的上方设有蚊虫感应装置;所述连接部套合在所述筒体上方,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筒盖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其内壁的中间挂设有风扇和诱蚊装置。蚊虫感应装置可对蚊虫的数量及其其他特征进行统计,称重环可对过滤网上收集的蚊虫重量进行统计,仅需采用一个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就可以对多种蚊虫进行监测,有效区分蚊虫的种群构成和密度的消长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害虫监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蚊媒传染病是以蚊作为传播媒介,将病原生物从宿主向人传播的疾病,主要有登革热、寨卡、疟疾、黄热病、西尼罗热、乙脑和丝虫病等。这些疾病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政治经济和身体健康。对蚊媒的监测不仅有利于了解蚊虫的种群构成、密度的消长变化、地理分布等规律,为科学的制定蚊类防制措施提供依据,并且能够在蚊媒传染病流行时提供警报,对蚊媒传染病的预测、预防和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单个蚊虫监测装置只能监测一种蚊虫,或者多种蚊虫集中在一起监控其数量,无法有效区分蚊虫的种群构成和密度的消长变化,只能通过设置多个不同的蚊虫监测装置以对不同种群的蚊虫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通过诱蚊装置吸引蚊虫至进气口,再通过风扇向下吹风,使得蚊虫被吹至过滤网上无法逃脱直至死亡,由于每个过滤网的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使得体型较大的蚊虫被拦截在上方,而体型较小的蚊虫则掉落至下方的过滤网上,从而实现蚊虫体型上的分类,进而方便区分种群,蚊虫感应装置可对蚊虫的数量及其其他特征进行统计,称重环可对过滤网上收集的蚊虫重量进行统计,仅需采用一个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就可以对多种蚊虫进行监测,有效区分蚊虫的种群构成和密度的消长变化。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其包括筒体、连接部和筒盖,所述筒体的内壁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称重环,每个所述称重环挂对应设置有一个过滤网,每个所述过滤网的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过滤网下方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每个所述称重环的上方设有蚊虫感应装置;所述连接部套合在所述筒体上方,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筒盖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其内壁的中间挂设有风扇和诱蚊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控制器盒和电源,所述控制器盒控制所述蚊虫感应装置和所述风扇的开关,所述控制器盒包括有数据传输装置和通讯卡,以供将检测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盒内设有无线射频装置,以供多个距离较近的蚊虫监测预警装实现组网。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上挂设有防护网。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于所述进气口处固定有振动器。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为喇叭口,其内径由外向内逐渐缩小。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底部向下延伸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外侧固定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内填充有气体。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气囊内填充的气体为空气或氮气。进一步地,所述筒盖的底端设有伞状防护板。进一步地,所述筒盖的顶端固定有挂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诱蚊装置吸引蚊虫至进气口,再通过风扇向下吹风,使得蚊虫被吹至过滤网上无法逃脱直至死亡,由于每个过滤网的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使得体型较大的蚊虫被拦截在上方,而体型较小的蚊虫则掉落至下方的过滤网上,从而实现蚊虫体型上的分类,进而方便区分种群,蚊虫感应装置可对蚊虫的数量及其其他特征进行统计,称重环可对过滤网上收集的蚊虫重量进行统计,仅需采用一个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就可以对多种蚊虫进行监测,有效区分蚊虫的种群构成和密度的消长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其包括筒体1、连接部2和筒盖3,所述筒体1的内壁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称重环4,称重环4内设置有电子秤,本实施例中,称重环4有三个,每个所述称重环4挂对应设置有一个过滤网5,即本实施例中的多滤网也有三个,每个所述过滤网5的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过滤网5下方的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6,每个所述称重环4的上方设有蚊虫感应装置7,即本实施例中的蚊虫感应装置7有三个;所述连接部2套合在所述筒体1上方,以方便连接部2和筒体1分离,从而方便清理,所述连接部2开设有进气口8;所述筒盖3固定于所述连接部2的上方,其内壁的中间挂设有风扇9和诱蚊装置10。通过诱蚊装置10吸引蚊虫至进气口8,再通过风扇9向下吹风,使得蚊虫被吹至过滤网5上无法逃脱直至死亡,由于每个过滤网5的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使得体型较大的蚊虫被拦截在上方,而体型较小的蚊虫则掉落至下方的过滤网5上,从而实现蚊虫体型上的分类,进而方便区分种群,蚊虫感应装置7可对蚊虫的数量及其其他特征进行统计,称重环4可对过滤网5上收集的蚊虫重量进行统计,仅需采用一个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就可以对多种蚊虫进行监测,有效区分蚊虫的种群构成和密度的消长变化。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诱蚊装置10为二氧化碳富集装置,由于雌蚊子在寻找目标时,主要依赖的是二氧化碳、热量以及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而雌蚊子的二氧化碳感受器能让它们对很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作出即时反应,成年雌蚊子极易被二氧化碳吸引,所以可捕捉到大量成年雌蚊子,相同种群的雌蚊子体型相差较小,可以被过滤网5区分。进一步地,所述诱蚊装置10为诱蚊灯。进一步地,所述蚊虫感应装置7为摄像头,其不但可以统计蚊虫数量还可方便实验人员对蚊虫状态进行观察。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控制器盒11和电源,控制器盒11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蚊虫感应装置7和诱蚊装置10的开关,控制器盒11内还设置有数据传输装置、通讯流量卡和无线射频装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和通讯流量卡可以将监测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和服务器进行通讯获取数据,使用户可以对蚊虫的密度进行远程、长期的监测;多个近距离的蚊虫监测预警装置还可通过无线射频装置进行组网,使监测结果形成完整、系统的数据。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8上挂设有防护网,通过设置防护网防止垃圾或者其他较大的虫子进入进气口8,避免影响数据的有效性。放置一段时间后,防护网上会有部分较大虫子的尸体,导致防护网被堵住,无法再吸引蚊虫,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2于所述进气口8处固定有振动器12,启动振动器12的同时关闭风扇9,使得防护网上的虫子尸体掉落。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8为喇叭口,其内径由外向内逐渐缩小,通过设置喇叭口可使其进风速度更快,蚊虫更难以逃脱,且喇叭口的内径由外向内逐渐缩小,即使部分蚊虫能飞上来,由于喇叭口较小且风力大,使其无法逃离喇叭口,待其体能耗尽后掉落至过滤网5脱水而亡。请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的底部向下延伸有支撑脚13,所述支撑脚13的外侧固定有环形气囊14,所述环形气囊14内填充有气体。当在野外使用时,支撑脚13的外侧固定有环形气囊14,当其放置在水面上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筒体,其内壁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称重环,每个所述称重环挂对应设置有一个过滤网,每个所述过滤网的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过滤网下方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每个所述称重环的上方设有蚊虫感应装置;/n连接部,其套合在所述筒体上方,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进气口;/n筒盖,其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其内壁的中间挂设有风扇和诱蚊装置;/n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控制器盒和电源,所述控制器盒控制所述蚊虫感应装置和所述风扇的开关,所述控制器盒包括有数据传输装置和通讯卡,以供将检测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筒体,其内壁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称重环,每个所述称重环挂对应设置有一个过滤网,每个所述过滤网的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过滤网下方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每个所述称重环的上方设有蚊虫感应装置;
连接部,其套合在所述筒体上方,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进气口;
筒盖,其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其内壁的中间挂设有风扇和诱蚊装置;
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控制器盒和电源,所述控制器盒控制所述蚊虫感应装置和所述风扇的开关,所述控制器盒包括有数据传输装置和通讯卡,以供将检测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虫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盒内设有无线射频装置,以供多个距离较近的蚊虫监测预警装实现组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虫监测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子新贺裕文吕伟传吕宇文卢丽梅彭嵩山陈芳吕非非吕国材廖秀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立克卫生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