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进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866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进排水系统,包括流水养鱼池、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沟、潜水泵和进水总管,潜水泵安装在进水沟内,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进水总管,进水总管上设置有进水支管,进水支管穿过池壁连接朝向一致的大直角弯头,池壁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横管,进水横管通过进水竖管连接朝向一致的小直角弯头;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横管和排水竖管,排水横管的进口与池下部导通,出口延伸至流水养鱼池外与排水竖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根据流水养鱼池的水质好坏,分别采用自然流水循环和机械强制循环的方法,在有效保障了优良水质环境的同时,还节省了电耗,并利用养鱼池内外的水位落差实现排水,从而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到节能增效的目的。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进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进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传统养鱼的池塘由于开挖较早,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且基础条件较差,设施设备落后,淤泥较深,缺乏水质处理和养殖条件控制设备,养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条件,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效益的提高,养殖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水产养殖产业化、规范化的需要;而新兴的工厂化流水养鱼主要的问题是流水的流动及进排水系统都是通过机械设备运行来实现的,能耗较高,养殖成本大,降低了养殖户的效益。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流水养鱼池的水质好坏,分别采用自然流水循环和机械强制循环的方法,在有效保障了水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还节省电能消耗,并利用流水养鱼池内外的水位落差实现排水,减小完全依靠机械设备强制循环的动力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增效的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进排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根据流水养鱼池的水质好坏,分别采用自然流水循环和机械强制循环的方法,在有效保障了水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还节省电能消耗,并利用流水养鱼池内外的水位落差实现排水,减小完全依靠机械设备强制循环的动力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增效的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进排水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进排水系统,包括流水养鱼池、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流水养鱼池的整体形状为八角形,在池底部的中部设置有集污池,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沟、潜水泵和进水总管,进水沟设置在流水进入流水养鱼池的一侧,并与流水养鱼池修建有共同的池壁,潜水泵安装在进水沟内,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进水总管,进水总管上水平设置有若干根进水支管,进水支管的出口穿过池壁进入流水养鱼池内,且所有进水支管的出口均设置有朝向一致的大直角弯头,潜水泵抽取进水沟内的水通过进水总管和进水支管送入流水养鱼池内,该池壁的底部还埋设有若干根进水横管,每根进水横管的进水口与进水沟导通,进水横管穿出池壁延伸到流水养鱼池内连接进水竖管,所有进水竖管的出口均设置有与大直角弯头朝向一致的小直角弯头,从进水竖管和进水支管进入流水养鱼池的水流搅动池内的水,使水流在流水养鱼池内形成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涡流,鱼体粪便在水流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汇聚到流水养鱼池中部的集污池上方,然后固体沉淀到集污池底部,固体污水通过埋设在池底的排污管排出做有机肥料;
[0005]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横管和排水竖管,排水横管埋设在流水养鱼池的底部,排水横管的进口与集污池导通,排水横管的出口延伸至流水养鱼池外后再与排水竖管连接,排水竖管利用流水养鱼池与池外的水位落差将尾水压出。
[0006]进一步地,进水横管和进水竖管设置20~25根直径为60~80mm的PVC管。
[0007]进一步地,进水总管为直径350~500mm的PVC管,进水支管为10~15根直径90~ 125mm的PVC管。
[0008]进一步地,排水横管和排水竖管分别为三根直径为250mm的PVC管。
[0009]进一步地,潜水泵设置两台,一备一用。
[0010]进一步地,在集污池与排污管的连接处,以及集污池与排水横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拦鱼网。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进水系统可以根据流水养鱼池的水质好坏,分别采用自然流水循环和机械强制循环的方法,使水流在流水养鱼池内形成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涡流,使鱼体固体粪便与尾水分离,固体粪便抽出做成有机肥,尾水通过稻田或河沟净化后返回养鱼池使用,在有效地保障了水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节省了电能消耗;排水系统也巧妙地利用流水养鱼池与池外的水位落差通过排水横管和排水竖管将尾水排出,同样节省了机械抽水的能源耗费,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0014]图3为图2中B-B剖视图;
[0015]图4为图1中Ⅰ部放大图;
[0016]图中:1-流水养鱼池,2-集污池,3-进水沟,41-潜水泵,42-进水总管,43-进水支管, 44-大直角弯头,45-进水横管,46-进水竖管,47-小直角弯头,5-排污管,61-排水横管, 62-排水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包括但不限制本技术保护范围。
[0018]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进排水系统,包括流水养鱼池1、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流水养鱼池1的整体形状为八角形,在池底部的中部设置有集污池2,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沟3、潜水泵41和进水总管42,进水沟3设置在流水进入流水养鱼池1的一侧,并与流水养鱼池1修建有共同的池壁,潜水泵41安装在进水沟3内,潜水泵41的出水口连接进水总管42,进水总管42上水平设置有若干根进水支管43,进水支管43的出口穿过池壁进入流水养鱼池1内,且所有进水支管43的出口均设置有朝向一致的大直角弯头44,潜水泵41抽取进水沟3内的水通过进水总管42和进水支管43送入流水养鱼池1内,该池壁的底部还埋设有若干根进水横管45,每根进水横管45 的进水口与进水沟3导通,进水横管45穿出池壁延伸到流水养鱼池1内连接进水竖管46,所有进水竖管46的出口均设置有与大直角弯头44朝向一致的小直角弯头47,从进水竖管 46和进水支管43进入流水养鱼池1的水流搅动池内的水,使水流在流水养鱼池1内形成一个方向的旋涡流,鱼体粪便在水流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汇聚到流水养鱼池1中部的集污池2 上方,然后固体
沉淀到集污池2底部,固体污水通过埋设在池底的排污管5排出做有机肥料;
[0019]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横管61和排水竖管62,排水横管61埋设在流水养鱼池1的底部,排水横管61的进口与集污池2导通,排水横管61的出口延伸至流水养鱼池1外后再与排水竖管62连接,排水竖管62利用流水养鱼池1与池外的水位落差将尾水压出。
[0020]进水横管45和进水竖管46为20~25根直径60~80mm的PVC管。
[0021]进水总管42为直径350~500mm的PVC管,进水支管43为10~15根直径90~125mm 的PVC管。
[0022]排水横管61和排水竖管62为三根直径为250mm的PVC管。
[0023]潜水泵41设置两台,一备一用,潜水泵41电机功率为5.5KW。
[0024]在集污池2与排污管5连接处,以及集污池2与排水横管61连接处均设置有拦鱼网。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养鱼用的流水首先从净化池进入到进水沟3内,进水沟3内设置了潜水泵41以及潜水泵41配套使的进水总管42和进水支管43,还设置有多根进水横管45,根据流水养鱼池1内的水质情况,在水质较好的情况下,不用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进排水系统,包括流水养鱼池(1)、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流水养鱼池(1)的整体形状为八角形,在池底部的中部设置有集污池(2),其特征在于: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沟(3)、潜水泵(41)和进水总管(42),进水沟(3)设置在流水进入流水养鱼池(1)的一侧,并与流水养鱼池(1)修建有共同的池壁,潜水泵(41)安装在进水沟(3)内,潜水泵(41)的出水口连接进水总管(42),进水总管(42)上水平设置有若干根进水支管(43),进水支管(43)的出口穿过池壁进入流水养鱼池(1)内,且所有进水支管(43)的出口均设置有朝向一致的大直角弯头(44),潜水泵(41)抽取进水沟(3)内的水通过进水总管(42)和进水支管(43)送入流水养鱼池(1)内,该池壁的底部还埋设有若干根进水横管(45),每根进水横管(45)的进水口与进水沟(3)导通,进水横管(45)的出口穿出池壁延伸到流水养鱼池(1)内连接进水竖管(46),所有进水竖管(46)的出口均设置有与大直角弯头(44)朝向一致的小直角弯头(47),从进水竖管(46)和进水支管(43)进入流水养鱼池(1)的水流搅动池内的水,使水流在流水养鱼池(1)内形成一个方向的旋涡流,鱼体粪便在水流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汇聚到流水养鱼池(1)中部的集污池(2)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云贵顾青雷耀李林东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