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数控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37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数控机床,包括底座、主轴机构、第一线性模组、滑台、夹紧机构,所述的主轴机构还包括立柱、第二线性模组、滑座、主轴、电动刀库,通过微调机构调整安装有气动卡盘的底板在滑台上的位置,从而调整气动卡盘的位置,使用夹紧机构内设的气动卡盘将工件夹紧,第一线性模组驱动与滑台固连的夹紧机构前移至主轴正下方,第二线性模组驱动与滑座固连的主轴下移,对气动卡盘夹紧的工件进行加工作业,同时,经进液管向喷液管泵入冷却液,从而对工件进行冷却,通过电动刀库可更换不同的刀具,实现自动加工。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同时对两组工件进行加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调节方便快捷,精度高。精度高。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数控机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外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机床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机床是工件加工成型的基础设备,针对不同的加工需求,往往会延伸出不同形式的机床,例如,通过磨床实现工件的磨削加工处理等。目前,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采用的多为单工位单主轴的设计方案,其生产效率较低。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双工位数控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数控机床,该双工位数控机床能同时对两组工件进行加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调节方便快捷,精度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工位数控机床,包括底座、主轴机构、第一线性模组、滑台、夹紧机构,所述的主轴机构数量为2件,沿底座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第一线性模组位于底座顶部,所述的第一线性模组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滑台位于底座顶部且位于第一线性模组顶部,所述的滑台与第一线性模组通过螺栓相连且沿底座前后方向滑动,所述的夹紧机构数量为2件,沿滑台左右方向对称布置;
[0005]所述的主轴机构还包括立柱、第二线性模组、滑座、主轴、电动刀库,所述的立柱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立柱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线性模组位于立柱上端,所述的第二线性模组与立柱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滑座位于第二线性模组外侧且位于立柱外侧,所述的滑座与第二线性模组通过螺栓相连且沿立柱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主轴贯穿滑座,所述的主轴与滑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电动刀库位于立柱上端且位于滑座外侧,所述的电动刀库与立柱通过螺栓相连。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台还设有调节槽,所述的调节槽不贯穿滑台主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夹紧机构还包括底板、气动卡盘、喷液管、微调机构、进液管,所述的底板位于滑台顶部,所述的底板与滑台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气动卡盘位于底板顶部中心处,所述的气动卡盘与底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喷液管位于底板顶部且位于气动卡盘外侧,所述的喷液管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微调机构位于底板外侧且位于滑台顶部,所述的微调机构与滑台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进液管位于底板外侧,所述的进液管与底板螺纹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微调机构还包括固定座、固定楔形块、导杆、活动楔形块、楔形压头、调节螺钉,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滑台顶部,所述的固定座与滑台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固定楔形块位于固定座顶部,所述的固定楔形块与固定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导杆贯穿固定楔形块,所述的导杆与固定楔形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活动楔形块位于固定楔形块左侧且
被导杆贯穿,所述的活动楔形块与导杆间隙配合相连,所述的楔形压头设置于活动楔形块和固定楔形块顶部,所述的调节螺钉插入固定楔形块,所述的调节螺钉与固定楔形块螺纹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楔形块还设有防滑头,所述的防滑头位于活动楔形块左侧,所述的防滑头与活动楔形块通过螺栓相连,调节任意一组的调节螺钉向上旋转而另一组调节螺钉向下旋转,手动向下旋转调节螺钉时,楔形压头沿固定楔形块一边下移,一边左移,从而推动活动楔形块沿导杆左移,同时,手动向上调节另一个调节螺钉,在两组微调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利用推动防滑头向左推动底板沿调节槽向左滑动,从而对气动卡盘的位置进行精确微调。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滑头还设有防滑槽,所述的的防滑槽位于防滑头左侧,所述的防滑槽不贯穿防滑头主体,防滑槽与底板接触,提高摩擦系数,防止接触滑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双工位数控机床,工作时,通过微调机构调整安装有气动卡盘的底板在滑台上的位置,从而调整气动卡盘的位置,使用夹紧机构内设的气动卡盘将工件夹紧,第一线性模组驱动与滑台固连的夹紧机构前移至主轴正下方,第二线性模组驱动与滑座固连的主轴下移,对气动卡盘夹紧的工件进行加工作业,同时,经进液管向喷液管泵入冷却液,从而对工件进行冷却,通过电动刀库可更换不同的刀具,实现自动加工。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同时对两组工件进行加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调节方便快捷,精度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示出本技术三维图
[0014]图2示出本技术主轴机构三维图
[0015]图3示出本技术夹紧机构三维图
[0016]图4示出本技术微调机构三维图
[0017]图5示出本技术防滑头三维图
[0018]图中:底座1、主轴机构2、第一线性模组3、滑台4、夹紧机构5、立柱201、第二线性模组202、滑座203、主轴204、电动刀库205、调节槽401、底板501、气动卡盘502、喷液管503、微调机构504、进液管505、固定座506、固定楔形块507、导杆508、活动楔形块509、楔形压头510、调节螺钉511、防滑头512、防滑槽5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双工位数控机床,包括底座1、主轴机构2、第一线性模组3、滑台4、夹紧机构5,所述的主轴机构2数量为2件,沿底座1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第一线性模组3位于底座1顶部,所述的第一线性模组3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滑台4位于底座1顶部且位于第一线性模组3顶部,所述的滑台4与第一线性模组3通过螺栓相连且沿底座1前后方向滑动,所述的夹紧机构5数量为2件,沿滑台4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主轴机构2还包括立柱201、第二线性模组202、滑座203、主轴204、电动刀库205,所述的立柱201位于底座1上端,所述的立柱201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线性模组202位于立柱201上端,所述的第二线性模组202与立柱20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滑座203位于第二线性模组202外侧且位于立柱201外侧,所述的滑座203与第二线性模组202通过螺栓相
连且沿立柱201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主轴204贯穿滑座203,所述的主轴204与滑座203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电动刀库205位于立柱201上端且位于滑座203外侧,所述的电动刀库205与立柱20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滑台4还设有调节槽401,所述的调节槽401不贯穿滑台4主体,所述的夹紧机构5还包括底板501、气动卡盘502、喷液管503、微调机构504、进液管505,所述的底板501位于滑台4顶部,所述的底板501与滑台4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气动卡盘502位于底板501顶部中心处,所述的气动卡盘502与底板50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喷液管503位于底板501顶部且位于气动卡盘502外侧,所述的喷液管503与底板501螺纹相连,所述的微调机构504位于底板501外侧且位于滑台4顶部,所述的微调机构504与滑台4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进液管505位于底板501外侧,所述的进液管505与底板501螺纹相连,所述的微调机构504还包括固定座506、固定楔形块507、导杆508、活动楔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轴机构、第一线性模组、滑台、夹紧机构,所述的主轴机构数量为2件,沿底座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第一线性模组位于底座顶部,所述的第一线性模组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滑台位于底座顶部且位于第一线性模组顶部,所述的滑台与第一线性模组通过螺栓相连且沿底座前后方向滑动,所述的夹紧机构数量为2件,沿滑台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主轴机构还包括立柱、第二线性模组、滑座、主轴、电动刀库,所述的立柱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立柱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线性模组位于立柱上端,所述的第二线性模组与立柱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滑座位于第二线性模组外侧且位于立柱外侧,所述的滑座与第二线性模组通过螺栓相连且沿立柱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主轴贯穿滑座,所述的主轴与滑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电动刀库位于立柱上端且位于滑座外侧,所述的电动刀库与立柱通过螺栓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台还设有调节槽,所述的调节槽不贯穿滑台主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机构还包括底板、气动卡盘、喷液管、微调机构、进液管,所述的底板位于滑台顶部,所述的底板与滑台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气动卡盘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陈俊廷彭文凯焦庆年余飞李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颖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