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平台负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88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平台负压装置,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风机和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的出风口连接风机的进风口,过滤单元通过密封组件与风机紧密配合,风机设置在壳体出风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过滤单元和微生物灭活单元配套使用的方案,过滤单元对气溶胶的净化效率达到了99.99%以上,微生物灭活单元对过滤单元上截留病毒的灭活效率也达到了99.99%以上,保证排出的空气是洁净的,消除了周围人群被感染的风险;微生物灭活单元可定期启动,或在负压装置运行过程中启动,对过滤单元上截留的病原微生物原位灭活,以消除病原体二次扩散的风险。以消除病原体二次扩散的风险。以消除病原体二次扩散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平台负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机动平台负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烈性传染疫情的控制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能烈性传染的病原微生物,部分或全部具备下述特征:(1)感染剂量(ID)非常低,有些烈性传染病原体仅需十几个到几十个即可造成人员发病;(2)对环境适应性强,在空气中或器物表面存活时间较长;(3)能通过气溶胶远距离传播。虽然有些烈性传染病原体不一定同时具备这些特征,但从防护角度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0003]烈性传染疫情应急处置时,对发病人员快速运送、集中隔离、集中救治已成共识。病员在使用救护车、生物隔离舱等机动平台运送过程中,咳嗽、打喷嚏甚至呼吸等生理行为都可能产生含大量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和气溶胶,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病员室的门、窗等缝隙扩散至外界环境,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周围民众的健康造成威胁。
[0004]使用负压救护车运送可有效降低传染性生物因子扩散至外部环境的危险,救护车使用的负压装置能使病员室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只能由病员室外部高压侧流向病员室内部低压侧,使病原微生物不能通过门窗缝隙逃逸;负压装置通过抽风保持病员室处于负压状态,使大量新鲜空气进入病员室,对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浓度进行稀释,降低内部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虽然有这些优点,但是常规的负压救护车存在的风险也很明显:(1)负压装置的过滤单元对气溶胶的净化效率较低,患者直接排出的病原体气溶胶、被过滤单元截留的飞沫干燥后产生的气溶胶仍有可能突破过滤组件扩散到周边环境;(2)过滤单元截留的病原微生物如果不被原位杀灭,仍有可能逐渐穿透过滤层扩散至大气中,造成二次污染,或在负压装置停机后脱离过滤单元扩散至病员室,造成医护人员感染。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过滤、可对病原体原位灭活的机动平台负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动平台负压装置,对病毒气溶胶有极高的防护能力,保证排出的空气是洁净的,消除了周围人群被感染的风险,同时消除了病原体二次扩散造成感染的风险。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动平台负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是一个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筒体结构,所述壳体内设有风机和过滤单元,壳体起到气流组织作用并保护内部组件作用;过滤单元的出风口连接风机的进风口,过滤单元通过密封组件与风机紧密配合,过滤单元用于高效净化排出空气中的飞沫和气溶胶;风机设置在壳体出风口处,用于排出传染病患者所在空间的空气并造成一定负压;所述壳体上设有微生物灭活单元,用于杀灭过滤单元上截留的病原微生物;所述机动平台负压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机动平台(病员室)与外部环境的压差,以防止压差过低导致内部空气从门、窗等缝
隙逸散。
[0008]进一步,所述过滤单元为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的圆筒体结构,过滤单元筒体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气流经过时过滤层起到净化作用,所述第一过滤层为多胺基纤维制成的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采用负载了纳米银的玻璃纤维纸制成的过滤层,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采用G4级初效过滤单元或F5-F9级中效过滤单元,所述第二过滤层采用负载有纳米银的H10-H14级高效过滤单元或U15级超高效过滤单元。
[0009]进一步,所述微生物灭活单元包括启动面板和臭氧发生单元,启动面板嵌装在壳体上容易操作的位置,以利于随时启动,臭氧发生单元安装在壳体内部的进风口旁边,启动时其产生的臭氧能随进风口气流快速、均匀地穿透过滤单元,对过滤单元上截留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无死角杀灭,启动面板和臭氧发生单元电气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压紧梁、拉紧螺杆和调节螺母,压紧梁设置在过滤单元的密封端,拉紧螺杆一端固定在外壳底座上,另一端穿过压紧梁,通过调节螺母的旋转使过滤单元与风机紧密接合。
[0011]进一步,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垫圈,密封垫圈设置在过滤单元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
[0012]进一步,所述机动平台负压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含压差测量装置和风机调速组件,控制单元与风机电气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过滤单元对气溶胶的净化效率大于99.99%,对病毒气溶胶有极高的净化能力,保证排出的空气是洁净的,消除了周围人群被感染的风险。
[0015](2)微生物灭活单元可定期或在负压装置运行过程中对过滤单元上截留的病原体原位灭活,消除了病原体二次扩散的风险。
[0016](3)过滤单元的过滤材料本身具备抗菌功能,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在过滤材料上的存活、繁殖,消除了二次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救护车的负压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是一个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筒体结构,进风口1-1设置在壳体1的筒壁上,所述壳体内设有风机2和过滤单元3,过滤单元3的出风口连接风机2的进风口,过滤单元3通过密封组件与风机2紧密配合,风机2设置在壳体的出风口1-2处,壳体底部与风机外壳通过螺栓紧固、密封连接,整个壳体1通过底部螺栓固定在救护车的车厢地面上。
[0023]所述过滤单元3为一端密封、一端开口的圆筒体结构,过滤单元筒体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气流经过时过滤层起到净化作用,所述第一过滤层为多胺基纤维制成的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采用负载了纳米银的玻璃纤维纸制成的过滤层。具体的,所述第一过滤层采用G4级初效过滤单元或F5-F9级中效过滤单元,所述第二过滤层采用负载有纳米银的H10-H14级高效过滤单元或U15级超高效过滤单元。
[0024]本技术的负压装置还包括有微生物灭活单元,微生物灭活单元包括启动面板4-1和臭氧发生单元4-2,启动面板4-1嵌装于壳体上,按键朝外,臭氧发生单元4-2安装于壳体内部、进风口部位旁边,启动面板4-1和臭氧发生单元4-2电气连接。
[0025]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压紧梁5-1、拉紧螺杆5-2、调节螺母5-3和密封垫圈5-4,压紧梁5-1设置在过滤单元3的密封端,拉紧螺杆5-2一端固定在外壳底座上,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平台负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筒体结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风机(2)和过滤单元(3),过滤单元(3)的出风口连接风机(2)的进风口,过滤单元(3)通过密封组件与风机(2)紧密配合,风机(2)设置在壳体(1)的出风口(1-2)处,所述壳体(1)上设有微生物灭活单元;所述过滤单元(3)为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开口端为出风口,过滤单元(3)筒体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为多胺基纤维制成的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为负载了纳米银的玻璃纤维纸制成的过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平台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灭活单元包括启动面板(4-1)和臭氧发生单元(4-2),启动面板(4-1)和臭氧发生单元(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良安广福刘慕魁闫双春杨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核信锐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