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53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植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包括内置投放机构的投放座、设于投放座上方的蜂巢储存仓,其技术要点是投放座底面对应投放机构末端位置设有投放口,投放口侧方设有计数用激光传感器,投放座内部设有电源、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驱动器、与驱动器连接的电机、连接于电机与投放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投放座表面另设有GPS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激光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地面远程控制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投放器依赖无人机定位、投放、计数及数据传输的问题,加强了投放器的灵活运用。加强了投放器的灵活运用。加强了投放器的灵活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植保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适用于赤眼蜂等蜂巢的投放作业。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提高生产效率,我国部分地区已有使用无人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主要承担化学药液喷洒、粉剂播撒、虫卵投放等飞防作业。同时随着无害化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飞防作业中通过投放赤眼蜂等虫卵生物防治害虫的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因而对于无人机生物防治投放器的研究和使用越来越广泛。
[0003]经过研究,现有的无人机生物防治投放器存在如下问题:1、自身不具备定位功能,通过无人机的GPS定位装置实现投放航线、投放轨迹的制定以及监控;2、自身不具备投放蜂巢的控制及计数功能,通过无人机控制系统实现;3、自身不具备数据通讯功能,通过无人机与地面实现数据传输。以上问题表明了现有投放器需要与无人机配套使用,通常需要与无人机配套购买,影响了投放器的灵活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方便可靠的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解决现有投放器依赖无人机定位、投放、计数及数据传输的问题,加强投放器的灵活运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包括内置投放机构的投放座、设于投放座上方的蜂巢储存仓,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投放座底面对应投放机构末端位置设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侧方设有计数用激光传感器,所述投放座内部设有电源、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驱动器、与驱动器连接的电机、连接于电机与投放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投放座表面另设有GPS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激光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地面远程控制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
[0007]上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所述投放机构由位于投放座内的独立的投放仓、沿投放仓长度方向支撑于投放仓内的水平轴、设于水平轴上的螺旋式叶片组成,所述投放仓朝向螺旋式叶片推进末端的侧面设有蜂巢出口,所述投放口与蜂巢出口连通。
[0008]上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所述蜂巢储存仓为斗状,其底面设有与投放机构的投放仓顶部连通的蜂巢灌口。
[0009]上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所述激光传感器的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位于投放口两侧,当有蜂巢滚过时激光线束被阻隔,从而实现对投放蜂巢数量的计数。
[0010]上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所述地面远程控制端为手机、电脑或具有显示功能的遥控装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自带的控制器下发指令给驱动器,再通过驱动器驱动投放机构的电机,完成对投放机构的驱动,实现蜂巢投放动作,并根据激光传感器反馈的信号采集投放蜂巢数量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送给地面远程控制端,实现对投放机构的监控,减少对无人机控制系统的依赖。
[0013]2、通过自身携带的GPS模块实现精准定位并反馈给地面远程控制端,地面远程控制端接收信息后,可判断是否按照预定投放航线、航点、投放轨迹行进,取消对无人机上GPS模块的依赖,同时如果投放器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坠落,也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实时位置信息,实现快速寻址。
[0014]综上,解决了现有投放器依赖无人机定位、投放、计数及数据传输的问题,大大减少对无人机控制系统的依赖,使用更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投放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投放座内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地面远程控制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地面远程控制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投放座、2.蜂巢储存仓、3.投放仓、4.蜂巢、5.螺旋式叶片、6.数据传输模块、7.GPS模块、8.水平轴、9.传动机构、10.电机、11.驱动器、12.控制器、13.发射端、14.接收端、15.蜂巢出口、16.投放口、17.遥控装置、18.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图7所示,该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包括内置投放机构的投放座1、设于投放座1上方的蜂巢储存仓2。
[0024]其中,所述投放座1底面对应投放机构末端位置设有投放口16,所述投放口16侧方设有计数用激光传感器。所述投放座1内部设有电源、控制器12、与控制器12连接的驱动器11、与驱动器11连接的电机10、连接于电机10与投放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9。投放座1表面另设有GPS模块7和数据传输模块6,所述激光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模块6分别与控制器12连接。所述控制器12与地面远程控制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6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投放机构由位于投放座1内的独立的投放仓3、沿投放仓3长度方向支撑于投放仓内的水平轴8、设于水平轴8上的螺旋式叶片5组成,所述投放仓3朝向螺旋式叶片推进末端的侧面设有蜂巢出口15,所述投放口16与蜂巢出口15连通。所述蜂巢储存仓2为斗状,其底面设有与投放机构的投放仓3顶部连通的蜂巢灌口。所述激光传感器的接收端14和发射端13分别位于投放口16两侧,当有蜂巢4滚过时激光线束被阻隔,从而实现对投放蜂巢数量的计数。所述地面远程控制端为手机;或电脑18,参见图7;或具有显示功能的遥控装置17,参见图6。
[0026]工作原理:
[0027]将本投放器安装于无人机下方,无人机起飞,当地面远程控制端实时接收GPS模块7反馈的位置信息,投放器到达投放路径起始端后,地面远程控制端发送指令给投放器的控制器12,收到指令后,控制器12发出指令,驱动器11驱动电机10转动,电机10通过传动结构9带动水平轴8转动,则螺旋式叶片5随水平轴转动,推动落入投放仓3中的蜂巢4向蜂巢出口15方向运动,当蜂巢4被由蜂巢出口15推出后,直接由投放口16下落向地面,实现投放操作。与此同时,激光传感器检测到蜂巢下落并反馈给控制器12,再由数据传输模块6传送给地面远程控制端,实现地面监控投放动作是否持续,或按设定频率投放,同时也记录下蜂巢投放数量。当蜂巢储存仓2中所有蜂巢均投放完成,指导无人机返回地面。在此过程中,通过谷歌、百度等地图规划的投放航线、航点、投放轨迹以及GPS模块反馈的投放器实时位置、控制器采集的投放蜂巢数量信息均可在地面远程控制端的显示屏上显示。
[0028]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包括内置投放机构的投放座、设于投放座上方的蜂巢储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座底面对应投放机构末端位置设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侧方设有计数用激光传感器,所述投放座内部设有电源、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驱动器、与驱动器连接的电机、连接于电机与投放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投放座表面另设有GPS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激光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地面远程控制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智能化投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机构由位于投放座内的独立的投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楠楠韩启鹏迟旭东程光远程鸿远王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