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853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包括油桶、回油管、突刺、隔板、水冷管;在油桶内腔设有油泵,油泵位于油桶的圆心处;回油管与油桶内腔相通,回油管的出油口与油泵的吸油口相邻,并通过隔板分隔,使油管的出油口与油泵的吸油口间形成一个弧形流动路径,在流动路径上设有水冷管;带有油压的液压油在流动过程中,会因离心力不断撞击油桶腔内腔壁,油桶内腔壁上设有多个突刺且沿纵向排列成层,突刺会将气泡戳破,液压油在水冷管的作用下进行降温,同时水冷管会阻碍液压油的流动,延长其在油桶腔内腔中的时间,使进入油泵的液压油得到充分冷却,并完成对液压油的消泡处理。并完成对液压油的消泡处理。并完成对液压油的消泡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伺服动力单元
,特别涉及一种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在主机、数控机床、注塑机模具、折弯机会使用到辅机,辅机的体积占地面积较大,在辅机内设有用于液压液冷却的油池,液压油在进入油池中时带有油压,因此在油池中产生搅动,使油液产生气泡,若油池的体积较大时,气泡在被吸入泵体前,会自行破裂;但当油池的体积较小时,液压油在气泡未完全自行破裂时,就被吸入泵体并加压泵入液压系统进行冷却时,由于高压使气泡发生爆裂,使液压油管发生震动和噪音,长时间会对液压油输送相关的阀体、罐体造成损伤,因此需要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能够提供一种能消除油液中的气泡,同时具有体积小巧的伺服动力单元。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包括油桶、回油管、突刺、隔板、水冷管;所述油桶位于伺服动力单元下方,所述油桶内腔设有油泵,所述油泵位于所述油桶的圆心处;所述回油管与所述油桶内腔相通,所述回油管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泵的吸油口相邻;所述突刺采用多个且设于所述油桶内腔壁上;所述隔板装于所述油桶内腔中,将所述回油管的出油口所述油泵的吸油口分隔;所述水冷管插装于所述油桶内腔中,所述水冷管位于液压油的流动路径上。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6]在油桶内腔设有油泵,油泵位于油桶的圆心处;回油管与油桶内腔相通,回油管的出油口与油泵的吸油口相邻,并通过隔板分隔,使油管的出油口与油泵的吸油口间形成一个弧形流动路径,在流动路径上设有水冷管;带有油压的液压油在流动过程中,会因离心力不断撞击油桶腔内腔壁,油桶内腔壁上的突刺会将气泡戳破,液压油在水冷管的作用下进行降温,同时水冷管会阻碍液压油的流动,延长其在油桶腔内腔中的时间,使进入油泵的液压油得到充分冷却,并完成对液压油的消泡处理。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油桶顶部装有散热底盒,所述散热底盒顶面安装伺服动力单元,所述散热底盒底面垂直固定安装所述水冷管,所述散热底盒内腔中装有翅片铜管,所述翅片铜管与所述水冷管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冷管采用两个,所述翅片铜管采用三个,第一个所述翅片铜管将第一个所述水冷管的出水口与第二个所述水冷管的进水口连通,第二个所述翅片铜管与第一所述水冷管的进水口连接,第三个所述翅片铜管与第二个所述水冷
管的出水口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底盒内腔中填充有导热硅。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三个所述翅片铜管中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呈蛇形。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底盒采用铝板制成。
[00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示出的油桶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示出的散热底盒的剖面示意图。
[0017]油桶100、回油管200、突刺300、隔板400、水冷管500、散热底盒600、翅片铜管700、导热硅800、油泵9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参照图1-图3,一种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包括油桶100、回油管200、突刺300、隔板400、水冷管500;在油桶100内腔设有油泵900,油泵900位于油桶100的圆心处;回油管200与油桶100内腔相通,回油管200的出油口与油泵900的吸油口相邻,并通过隔板400分隔,使油管的出油口与油泵900的吸油口间形成一个弧形流动路径,在流动路径上设有水冷管500;带有油压的液压油在流动过程中,会因离心力不断撞击油桶100腔内腔壁,油桶100内腔壁上设有多个突刺300且,突刺300会将气泡戳破,液压油在水冷管500的作用下进行降温,同时水冷管500会阻碍液压油的流动,延长其在油桶100腔内腔中的时间,使进入油泵900的液压油得到充分冷却,并完成对液压油的消泡处理。
[002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突刺300组成一个环形,且在油桶100腔内腔壁上沿纵向排列成层。
[0021]在油桶100顶部装有散热底盒600,散热底盒600顶面安装伺服动力单元,为伺服动力单元提供散热;在散热底盒600底面垂直固定安装水冷管500,使水冷管500垂直插入油桶100内腔中,在散热底盒600内腔中装有翅片铜管700,翅片铜管700与水冷管500连接,并接入冷却水,使冷却水流入翅片铜管700与水冷管500中,对液压油与伺服动力单元进行冷却。
[0022]在本实施例中,水冷管500采用两个,翅片铜管700采用三个,第一个翅片铜管700将第一个水冷管500的出水口与第二个水冷管500的进水口连通,第二个翅片铜管700与第一水冷管500的进水口连接,第三个翅片铜管700与第二个水冷管500的出水口连接;第二个翅片铜管700用于通入冷却水,第三个翅片铜管700将完成热交换的冷却水送出。
[0023]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在散热底盒600内腔中填充有导热硅800;同时三个翅片铜管700中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呈蛇形。
[0024]为提高导热效果,散热底盒600采用铝板制成。
[002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桶(100),所述油桶(100)位于伺服动力单元下方,所述油桶(100)内腔设有油泵(900),所述油泵(900)位于所述油桶(100)的圆心处;回油管(200),所述回油管(200)与所述油桶(100)内腔相通,所述回油管(200)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泵(900)的吸油口相邻;突刺(300),所述突刺(300)采用多个且设于所述油桶(100)内腔壁上;隔板(400),所述隔板(400)装于所述油桶(100)内腔中,将所述回油管(200)的出油口所述油泵(900)的吸油口分隔;水冷管(500),所述水冷管(500)插装于所述油桶(100)内腔中,所述水冷管(500)位于液压油的流动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100)顶部装有散热底盒(600),所述散热底盒(600)顶面安装伺服动力单元,所述散热底盒(600)底面垂直固定安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盈威流体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