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44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该工装包括:盘盒,外壳和连接线;盘盒的前端设置有出线口,盘盒的后端设置有机箱接口槽,机箱接口槽内安装有第一连接器;外壳的内腔安装有盘盒,外壳用于插入服务器的机械硬盘仓,以使第一连接器插入机械硬盘仓的数据接口;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机箱接口槽内的第一连接器,连接线的另一端穿过出线口和外壳的前端、置于外壳的外侧。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设置机械硬盘读写性能测试的连接工装,代替常规的硬盘延长线,一方面使得机械硬盘与服务器的数据接口连接更为可靠,且操作便捷,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避免机械硬盘安装过程中出现因碰撞而导致器件损坏的情况。撞而导致器件损坏的情况。撞而导致器件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硬盘读写性能测试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机械硬盘在进行读写时,机械硬盘的碟片通过高速旋转产生旋转气流,使磁头漂浮在碟片上方,当机械臂横向水平移动读取数据时,与气流产生扭矩造成机械臂的自身振动。当外界有较大振动传递机械硬盘内部,或者较小振动但能够与机械硬盘自身发生共振时,将会造成机械硬盘内部振动加剧,降低机械硬盘自身的读写效率。
[0003]在进行服务器机箱设计时,需要根据机械硬盘读写性能的稳定性对服务器机箱进行调整,如更换(优化)散热风扇、修改硬盘仓结构、增加减震等措施,以保证机械硬盘读写效率最佳。因此,需要获取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对机械硬盘进行扭转振动(Rotation Vibration,RV)测试,以作为硬盘读写速率的初始数据,并与不同风扇转速情况下的硬盘读写速率进行比较分析,确定硬盘读写的稳定性。
[0004]而现有的对机械硬盘的测试技术中,通常是利用一根机械硬盘的延长线,直接将机械硬盘外置连接,该延长线一端连接于机械硬盘的数据接口,另一端则需要插入服务器机箱的背板接口,这种测试方式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0005]1、延长线的两端为连接器,并未设置任何形式的固定卡扣,在整个RV测试过程中,需要频繁插拔、更换机械硬盘,存在连接器接触不牢、信号不稳定的可能,导致机械硬盘测试数据不准确;
[0006]2、由于服务器机箱的空间、视角等限制,在延长线的人工插拔过程中不仅不易安装,而且还容易损坏服务器机箱背板上的电子器件,且无法检查延长线安装是否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设计机械硬盘读写性能测试的连接工装,使得机械硬盘与服务器的数据接口连接更为可靠,且操作便捷,避免机械硬盘安装过程中出现因碰撞而导致器件损坏的情况。
[0008]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该工装包括:盘盒,外壳和连接线;盘盒的前端设置有出线口,盘盒的后端设置有机箱接口槽,机箱接口槽内安装有第一连接器;外壳的内腔安装有盘盒,外壳用于插入服务器的机械硬盘仓,以使第一连接器插入机械硬盘仓的数据接口;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机箱接口槽内的第一连接器,连接线的另一端穿过出线口和外壳的前端、置于外壳的外侧。
[0009]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用于连接机械硬盘的数据接口。
[0010]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机箱接口槽为凹槽式结构,盘盒还包括: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在机箱接口槽的两侧,连接柱用于将第一连接器固定于机箱接口槽内。
[0011]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盘盒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沿盘盒宽度方向设置于盘盒内,支撑板用于支撑连接线。
[0012]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撑板的高度等于出线口的高度,支撑板位于盘盒的中间。
[0013]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盘盒还包括:固定柱;固定柱设置于盘盒的两侧,固定柱用于将盘盒固定在外壳上。
[0014]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盘盒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设置于盘盒的侧壁和底板上,加强筋为三角形。
[00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个与机械硬盘外壳相同的工装外壳,并结合设置好的盘盒,可以直接插入机械硬盘仓,代替机械硬盘与服务器的数据接口对接,并在盘盒中设置机箱接口槽,将测试用的连接线的公头固定在机箱接口槽中,连接线另一端则伸出工装与机械硬盘相连,避免了机械硬盘读写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将机械硬盘直接与服务器数据接口相连,不仅使得两者的连接更为可靠,而且操作便捷,同时还有助于避免机械硬盘安装过程中出现因碰撞而导致器件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在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的主视图;
[0019]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盘盒的俯视图。
[0021]其中,10-盘盒,11-机箱接口槽,12-支撑板,13-第一连接器,14-连接柱,20-外壳,30-连接线,31-第二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盘盒10,外壳20和连接线30;利用盘盒10和外壳20模拟插入服务器机械硬盘仓的机械硬盘,因此,外壳20的外部结构与机械硬盘的外部结构相似,以便于外壳20的安装。将盘盒10装入外壳20后,将外壳20插入机械硬盘仓,通过连接线30实现机械硬盘的数据接口与机械硬盘仓的数据接口的连接,便可完成机械硬盘的RV测试,得到机械硬盘不受外界干扰的基线数据。
[0025]以下将对本实施例中的工装进行详细描述。
[0026]外壳20的内腔安装有盘盒10,盘盒10的前端设置有出线口,与外壳20相配合,以便
于连接线30穿过该出线口,与外置的机械硬盘相连接。
[0027]盘盒10的后端设置有机箱接口槽11,连接线30的一端连接于机箱接口槽11内安装的第一连接器13,连接线30的另一端穿过出线口和外壳20的前端、置于外壳20的外侧,其中,连接线30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壳体,机箱接口槽11为凹槽式结构。
[0028]具体的,第一连接器13作为机械硬盘的公头,其位置与安装在机械硬盘仓内的数据接口位置一致,以便于该工装(外壳20)插入服务器的机械硬盘仓内时,第一连接器13与机械硬盘仓内的数据接口对接,以提高硬盘连接的可靠性。
[0029]盘盒10还包括:连接柱14;连接柱14设置在机箱接口槽11的两侧,连接柱14内设置有螺纹,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将第一连接器13固定于机箱接口槽11内。这样的设置,不仅降低了第一连接器13的固定难度,而且拆卸方便,对于长期使用的第一连接器13,当因多次插拔导致其金手指磨损或者腐蚀时,便可及时进行更换。
[0030]进一步的,待该工装插入机械硬盘仓后,将连接线30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器31,与机械硬盘的数据接口连接,这样便完成了机械硬盘、工装、服务器机械硬盘仓的连接。待服务器开机后,设置好软件参数后运行软件,即可实现在不受外界干扰情况下,对待测机械硬盘进行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盘盒(10),外壳(20)和连接线(30);所述盘盒(10)的前端设置有出线口,所述盘盒(10)的后端设置有机箱接口槽(11),所述机箱接口槽(11)内安装有第一连接器(13);所述外壳(20)的内腔安装有所述盘盒(10),所述外壳(20)用于插入服务器的机械硬盘仓,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13)插入所述机械硬盘仓的数据接口;所述连接线(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机箱接口槽(11)内的所述第一连接器(13),所述连接线(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出线口和所述外壳(20)的前端、置于所述外壳(20)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3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器(31),所述第二连接器(31)用于连接机械硬盘的数据接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振动测试硬盘数据连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接口槽(11)为凹槽式结构,所述盘盒(10)还包括: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华王天春蒲嘉鹏辛云龙王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