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629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采用将毛细管网作为辐射末端,与新风机组、热泵机组、风机盘管、分集水器以及安装卡盘形成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优化节能效果。同时,该安装卡盘采用在本体上开设供支管穿设的导向通槽,其横截面为U形,可以在容置支管后不与支管完全接触,避免压迫支管影响支管本身的传热效率,并且可以通过固定件贯穿安装孔,将本体间隔固定在室内的吊顶上,将安装卡盘应用在该系统中,可以起到固定毛细管网的作用,防止其向下垂挂影响支管内水流的流通速度。在便于空调系统安装的同时,保证系统的换热效率。换热效率。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辐射式空调系统主要以辐射的方式向空间内环境和人体交换热量,这类空调具有节能、无噪音、体感舒适等优点。
[0003]目前市场上用于辐射式空调系统的辐射末端主要采用毛细管网,所以也称为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常用的毛细管网包括集管和与集管连接的支管,一般支管直接铺设于室内的吊顶上、墙面以及地面,由于支管的管径较小且柔软,安装时需用卡条来将支管组装成毛细管网,来防止其互相交叉,从而控制支管的位置和间距,保障换热效果。
[0004]但是,将毛细管网铺设于室内的吊顶时,支管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呈现向下垂挂的状态,不利于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的安装,并对系统的换热效率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
[0006]依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新风机组、热泵机组、风机盘管、分集水器、毛细管网以及安装卡盘,所述毛细管网与所述分集水器连接,所述热泵机组的出水口与分集水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热泵机组的进水口与分集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以进行室内外热交换;
[0007]所述风机盘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风机盘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用于辅助热交换;
[0008]所述新风机组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新风机组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以调节室内湿度;
[0009]所述安装卡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在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容置毛细管网的支管的若干个导向通槽,若干个所述导向通槽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向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在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导向通槽之间开设有贯穿所述本体的安装孔,以通过固定件将所述支管固定于吊顶上,所述支管为U形。
[0010]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以向所述第二连接管补充水量。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在所述第一阀门的两端并联一缓冲水罐,所述缓冲水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以控制经过所述缓冲水罐的水流通断。
[0012]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两个所述导向通槽之间,并且,所述凹槽与导向通槽相互平行。
[0013]可选地,所述凹槽的中心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导向通槽垂直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将毛细管网作为辐射末端,与新风机组、热泵机组、风机盘管、分集水器以及安装卡盘形成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优化节能效果。在安装卡盘的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支管穿设的导向通槽,导向通槽的相互平行设置以适配毛细管网上的支管方向,导向通槽的横截面设计成U形,可以在容置支管后不与支管完全接触,留有缝隙,避免压迫支管影响支管本身的传热效率。并且,可以通过固定件贯穿安装孔,将本体间隔固定在室内的吊顶上,将安装卡盘应用在该系统中,可以起到固定毛细管网的作用,防止其向下垂挂影响支管内水流的流通速度。在便于空调系统安装的同时,保证系统的换热效率。
[0015]依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网安装卡盘,所述卡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
[0016]在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容置毛细管网的支管的若干个导向通槽,若干个所述导向通槽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向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并且,
[0017]在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导向通槽之间开设有贯穿所述本体的安装孔,以通过固定件将所述支管固定于吊顶上。
[0018]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两个所述导向通槽之间,并且,所述凹槽与导向通槽相互平行。
[0019]可选地,所述凹槽的中心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导向通槽垂直设置。
[0020]可选地,所述导向通槽的宽度与支管直径的比例为1.1:1。
[0021]可选地,所述导向通槽的长度设置为28-30cm。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在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支管穿设的导向通槽,导向通槽的相互平行设置以适配毛细管网上的支管方向,导向通槽的横截面设计成U形,可以在容置支管后不与支管完全接触,留有缝隙,避免压迫支管影响支管本身的传热效率,并且,设置有安装孔,可以通过固定件贯穿安装孔,将本体间隔固定在室内的吊顶上,以起到固定支管的作用,防止其向下垂挂影响支管内水流的流通速度。在便于空调系统安装的同时,保证系统的换热效率。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5]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卡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卡盘的仰视图。
[0029]附图标记:1、新风机组;2、热泵机组;3、风机盘管;4、分集水器;5、毛细管网;6、安装卡盘;7、第一连接管;8、第二连接管;9、本体;901、第一端面;902、第二端面;10、导向通
槽;11、安装孔;12、凹槽;13、加强筋;14、容置孔;15、圆倒角;16、补水泵;17、第一阀门;18、缓冲水罐;19、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1]实施例1
[0032]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新风机组1、热泵机组2、风机盘管3、分集水器4、毛细管网5以及安装卡盘6,所述毛细管网5与所述分集水器4连接,所述热泵机组2的出水口与分集水器4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7连接,所述热泵机组2的进水口与分集水器4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8连接,以进行室内外热交换。
[0033]所述风机盘管3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通,所述风机盘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新风机组(1)、热泵机组(2)、风机盘管(3)、分集水器(4)、毛细管网(5)以及安装卡盘(6),所述毛细管网(5)与所述分集水器(4)连接,所述热泵机组(2)的出水口与分集水器(4)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7)连接,所述热泵机组(2)的进水口与分集水器(4)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8)连接,以进行室内外热交换;所述风机盘管(3)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通,所述风机盘管(3)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8)连通,用于辅助热交换;所述新风机组(1)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通,所述新风机组(1)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8)连通,以调节室内湿度;所述安装卡盘(6)包括本体(9),所述本体(9)包括第一端面(901)、与所述第一端面(90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902),在所述第二端面(902)上开设有容置毛细管网(5)的支管的若干个导向通槽(10),若干个所述导向通槽(10)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向通槽(10)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在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导向通槽(10)之间开设有贯穿所述本体(9)的安装孔(11),以通过固定件将所述支管固定于吊顶上,所述支管为U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补水泵(16),所述补水泵(16)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8)连通,以向所述第二连接管(8)补充水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7)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7),在所述第一阀门(17)的两端并联有缓冲水罐(18),所述缓冲水罐(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祺梁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