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0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无人机机身以及保护装置,无人机机身四周向外延伸有机臂,机臂一端连接螺旋桨座,螺旋桨座上方连接螺旋桨,保护装置包括螺旋桨保护罩以及防撞杆,螺旋桨保护罩套设在螺旋桨外侧,底部与螺旋桨座相连接,无人机机身侧面表面设置有活动机构,防撞杆通过连杆与活动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实现了对无人机的全面保护,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操作简便。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属于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有所要求,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更加宽广,人们渴望探索天空,想要像鸟一样翱翔与天空,于是我们有了飞机,但是不是任何人都有飞上天空的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驶飞机,但是这不妨碍我们自己的想象,无人机是人们飞上天空,探索天空的一个技术,不需要花多少钱,就可以飞向天空,但是现有的无人机虽说不是特别昂贵,但是贫民老百姓也不是人人都能够拥有,飞向天空无人机也同样需要保护措施,如果操作不好很容易撞到大型建筑物或者鸟类,造成机毁,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并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很容易出现撞击损坏的事情发生。
[0003]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其安装有飞行控制器、GPS等设备,可通过地面站或飞手操作跟踪、定位飞行设备。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垂直起飞。回收时,可自动着陆,可反复使用,其中植保无人机广泛用于农药喷洒、授粉、播种等农业相关任务。
[0004]螺旋桨是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同时也是发生飞行事故时最容易被损伤的部件,目前市场上的有部分型号的无人机采用了延伸机臂的方法对螺旋桨进行保护,这对本身就对重量很敏感的无人机的重量会增加很多,不利于无人机的稳定飞行,并且仅仅对无人机的螺旋桨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在无人机坠落时,无人机机身很容易受到碰撞导致损坏,所以需要一种能够保护无人机机身的无人机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旋桨是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同时也是发生飞行事故时最容易被损伤的部件,目前市场上的有部分型号的无人机采用了延伸机臂的方法对螺旋桨进行保护,这对本身就对重量很敏感的无人机的重量会增加很多,不利于无人机的稳定飞行,并且仅仅对无人机的螺旋桨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在无人机坠落时,无人机机身很容易受到碰撞导致损坏,所以需要一种能够保护无人机机身的无人机保护装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包括:无人机机身以及保护装置,所述的无人机机身四周向外延伸有机臂,机臂一端连接螺旋桨座,螺旋桨座上方连接螺旋桨,所述的保护装置包括螺旋桨保护罩以及防撞杆,螺旋桨保护罩套设在螺旋桨外侧,底部与螺旋桨座相连接,无人机机身侧面表面设置有活动机构,防撞杆通过连杆与活动机构相连接。
[0007]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螺旋桨保护罩套设在螺旋桨外侧,当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螺旋桨保护罩保护螺旋桨不受碰撞而损坏,防撞杆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与螺旋桨保护罩齐
平,与螺旋桨保护罩形成一个环绕保护,保护无人机不受碰撞而损伤,当无人机发生意外坠落时,无人机侧面的防撞杆向上或者向下翻折,想成防撞支架,避免无人机机身直接与硬物相接触,从而保护无人机在发生意外时,机身不会因碰撞而损毁。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撞杆设置有四根,四根防撞杆分别设置在无人机机身的四个侧面。
[0009]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四周均设置有防撞杆,发生意外时,两个相对的防撞杆向上翻折,另外两个防撞杆向下翻折,从而保护无人机机身的上下两个面不受碰撞而损毁。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右侧连接固定座,壳体内部设置有旋转轴,连杆与旋转轴相连接,旋转轴两端套设有复位弹簧,旋转轴上与连杆相对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块,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块与限位机构相配合连接。
[0011]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正常状态下,防撞杆与螺旋桨保护罩相齐平,与旋转轴相连接的复位弹簧被压缩,限位块在限位机构中被卡住,使得防撞杆保持与螺旋桨保护罩水平,当发生意外时,限位机构失效,旋转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旋转,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将防撞杆由于螺旋桨保护罩齐平的位置翻转到竖直方位,想成防撞支架。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机构内部设置有活动卡块,活动卡块一端连接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下方设置有震动传感器。
[0013]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无人机发生意外时,震动传感器检测到无人机机身的异常震动,启动尾箱电机,微型电机转动带动活动卡块运动,活动卡块转动,不在对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将限位块释放,防撞杆运动。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座通过螺钉连接或者胶粘连接的方式与无人机机身相连接。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撞杆和螺旋桨保护罩,正常飞行状态下,防撞杆和螺旋桨保护罩形成环绕保护,保护无人机在正常飞行时不会因为碰撞而损坏,当发生意外时,防撞杆在活动机构作用下分别向上和向下弹出,在无人机机身的上下两个面形成防撞支架,保护无人机机身在坠落时不会直接与硬物相接触,导致无人机机身损毁,本技术有效实现了对无人机的全面保护,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活动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旋转轴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限位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0023]其中,1、螺旋桨保护罩;2、螺旋桨座;3、螺旋桨;4、机臂;5、防撞杆;6、无人机机身;
7、连杆;8、活动机构;9、壳体;10、旋转轴;11、复位弹簧;12、固定座;13、限位块;14、限位机构;15、微型电机;16、活动卡块;17、震动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5]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包括:无人机机身(6)以及保护装置,所述的无人机机身(6)四周向外延伸有机臂(4),机臂(4)一端连接螺旋桨座(2),螺旋桨座(2)上方连接螺旋桨(3),所述的保护装置包括螺旋桨保护罩(1)以及防撞杆(5),螺旋桨保护罩(1)套设在螺旋桨(3)外侧,底部与螺旋桨座(2)相连接,无人机机身(6)侧面表面设置有活动机构(8),防撞杆(5)通过连杆(7)与活动机构(8)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杆(5)设置有四根,四根防撞杆(5)分别设置在无人机机身(6)的四个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机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载天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