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35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一外框、一光源及至少一光学薄膜。光源设置于外框上,光学薄膜的边缘具有四定位凸块,二定位凸块位于另二定位凸块的联机的二侧。四定位凸块的边缘用以抵住外框的边缘,借此在至少三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将光学薄膜固定于外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背光组件(backlight module),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利用额外零件且无需增加光学薄膜的开口即可固定光学薄膜的背光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制作技术快速的进步,以及其具备有轻薄、省电及无幅射线等优点,使得液晶显示器大量地被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型计算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录像机、移动电话、计算机屏幕及液晶电视等各式电子产品中。但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性的显示面板,需要借助背光组件所提供的光源才能产生显示的功能。参照图1A,图1A是表示传统的背光组件的示意图。在图1A中,背光组件10包括一外框11、一导光板12及至少一光学薄膜13。导光板12及光学薄膜13皆固定于外框11中,光学薄膜13的底面通过一胶带与导光板12的顶面相黏接。光学薄膜13的一侧边具有凸块13a及13b,凸块13a及13b分别具有一开口13c及13d,开口13c及13d用以分别供螺栓15a及15b通过。当分别通过开口13c及13d的螺栓15a及15b与外框11嵌合时,光学薄膜13固定于外框11中。参照图1B,图1B是表示另一传统的背光组件的示意图。在图1B中,背光组件20包括一外框21、一导光板及至少一光学薄膜23,导光板及光学薄膜23皆固定于外框21中。外框21具有卡钩21a及21b,光学薄膜23的一侧边具有凸块23a及23b,光学薄膜23的另一侧边具有凸块23e及23f。凸块23a及23b分别具有一开口23c及23d,开口23c及23d用以分别供螺栓25a及25b通过。凸块23e及23f分别具有一开口23g及23h,开口23e及23f用以分别与卡钩21a及21b卡接。当分别通过开口23c及23d的螺栓25a及25b与外框21嵌合,且开口23e及23f分别与卡钩21a及21b卡接时,光学薄膜23固定于外框21中。因此,传统的光学薄膜必须通过胶带、螺栓或卡钩等零件固定于外框中。如此一来,将会增加额外零件成本及加工工序。此外,传统的光学薄膜的固定方式无法准确地将光学薄膜固定于外框中,导致光学薄膜容易产生皱折现象,又如图1A所示,影响背光组件的发光品质甚大。传统上是在原本完好无缺的光学薄膜上挖洞,形成了具有开口的光学薄膜,而被挖出来的材料将无法继续被使用,使许多材料白白损失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利用外框与导光板之间的配合来达到光学薄膜的三相互垂直的方向的固定,提高光学薄膜固定的可靠性。并且,无需增加胶带、螺栓或卡钩等额外零件,节省零件成本的开销。此外,光学薄膜采取滑进的方式固定于外框中,提升光学薄膜固定作业的方便性。另外,光学薄膜无需开口的设计,减少材料损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一外框、一光源及至少一光学薄膜。光源设置于外框中,光学薄膜的边缘具有四定位凸块,二定位凸块位于另二定位凸块的联机的二侧。四定位凸块的边缘用以抵住外框的边缘,借此在至少三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将光学薄膜固定于外框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出一种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设置于一外框上。光学薄膜包括一光入射面及四定位凸块。四定位凸块设置于光入射面的边缘上,二定位凸块位于另二定位凸块的联机的二侧。四定位凸块的边缘用以抵住外框的边缘,借此在至少三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将光学薄膜固定于外框中。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传统的背光组件的示意图。图1B是表示另一传统的背光组件的示意图。图2及图3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二部分分解图。图4是表示图2的背光组件的组合图。图5是表示图3的背光组件的组合图。图6是表示具有二个形状为半圆形的定位凸块的光学薄膜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具有二个形状为五边形的定位凸块的光学薄膜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20、30背光组件11、21、31外框12、32导光板13、23、33、60、70光学薄膜13a、13b、23a、23b、23e、23f凸块13c、13d、23c、23d、23g、23h开口15a、15b、25a、25b螺栓31a、31b、31c、31d外框边缘31e、31f定位孔31g、31h缺口33a光入射面33f、33g、33h、33i、61a、61b、61c、61d、71a、71b、71c、71d定位凸块36a、36b轨道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参照图2及图3,图2及图3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二部分的分解图。在图2~3中,背光组件30包括一外框31、一导光板32及至少一光学薄膜33。外框31还包括相对的外框边缘31a及31b和相对的外框边缘31c及31d,外框边缘31a及31b连接外框边缘31c及31d。导光板32设置于外框31中,背光组件30的光线来自于一光源(未显示于图2~3中),此光源设置于外框31上,并位于导光板32的一表面下或一侧边旁。光学薄膜33包括一光入射面33a和四定位凸块33f、33g、33h及33i,四定位凸块33f~33i位于光入射面33a的边缘上。定位凸块33f及33i位于定位凸块33g及33h的联机L2的二侧,四定位凸块33f~33i用以抵住外框31的边缘,如外框边缘31a、31c及31d,借此在三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将光学薄膜33固定于外框31中。其中,三相互垂直的方向之一为光学薄膜的法线方向(如z方向)。此外,定位凸块33f~33i的形状各为一多边形,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定位凸块33f~33i的形状各以四边形为例作说明。另外,光学薄膜33的形状近似于一四边形或一多边形,在此以形状近似于四边形的光学薄膜33作说明。为了使光学薄膜33稳固地置放于外框31中,外框31还包括对应于定位凸块33f~33i的二定位孔31e及31f和缺口31g及31h。外框边缘31a的内壁二侧对应地具有定位孔31e及31f,定位孔31e的一孔壁与外框边缘31c的内壁相连接,定位孔31f的一孔壁与外框边缘31d的内壁相连接。外框边缘31c及31d的内壁一侧分别具有缺口31g及31h,缺口31g及1h邻近于外框边缘31b。其中,定位孔31e及缺口31h位于定位孔31f及缺口31g的联机L1的二侧。另外,光学薄膜33可从外框边缘31b处滑进或滑出外框31。当图2~3的光学薄膜33沿着-y方向从外框边缘31b处滑进外框31中时,定位凸块33f及33g分别与定位孔31e及31f扣接,定位凸块33h及33i分别沿着外框31的轨道36a及36b滑进外框31中,并分别与缺口31g及31h嵌合,如图4~5所示。如此一来,这样的固定的方式便以x、y及z方向将光学薄膜33牢牢地固定于外框31中,避免光学薄膜33产生皱折或脱落现象,以维持背光组件30的发光品质。然而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应该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外框边缘31a~31d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此外,在定位凸块的边缘抵住外框的边缘的前提下,定位凸块的形状具有多种变化,在此举例说明如下。如图6所示,光学薄膜60具有四个半圆形的定位凸块61a~61d,且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一外框;一光源,该光源设置于该外框上;以及至少一光学薄膜,其边缘具有四定位凸块,该二定位凸块位于另该二定位凸块的联机的二侧,该四定位凸块的边缘用以抵住该外框的边缘,借此在至少三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将该光学薄膜固定于该外框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启忠张哲志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