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载式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22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载式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设备,包括微生物菌剂放置筒,所述微生物菌剂放置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搭载板,所述微生物菌剂放置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四个弯形输送管和电机,四个所述弯形输送管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且四个弯形输送管与微生物菌剂放置筒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节限位环上的限位螺栓配合松动一号夹紧环外侧壁的一号夹紧螺栓,实现弯形输送管转动,再上下移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通过调节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的间距来调节微生物菌剂的投放量,从而提高了投加微生物菌剂修复水质的工作效率。水质的工作效率。水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载式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河湖污染水质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船载式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用水量大幅度提高,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农业水源污染严重,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河道,支流的污染延伸至与其相接的大型水体,造成水体严重黑臭,已无法通过自净能力进行污染物的降解。
[0003]作为生物方法的投加微生物菌剂是修复水质的有效方法,其可通过人为增加优势微生物菌剂改善河湖的自净能力,然而部分用于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的船载修复设备在投加微生物菌剂时不能够根据河水的深度和水域面积合理的投放微生物菌剂,部分设备在投放微生物菌剂时出现投入量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因此不便对污染河水的修复,从而影响投加微生物菌剂修复水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载式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设备,通过在微生物菌剂放置筒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机构,通过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转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转动的边缘与弯形输送管的限位凹槽滑动卡接,当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缺口处转动到限位凹槽处时导致弯形输送管里面的微生物菌剂投放到水里,从而实现随着船体的移动间接性的投放微生物菌剂,通过在控制机构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的一号夹紧环与对应位置的弯形输送管转动套接,通过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调节限位环上的限位螺栓配合松动一号夹紧环外侧壁的一号夹紧螺栓,实现弯形输送管转动,再上下移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通过调节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的间距来调节微生物菌剂的投放量,从而提高了投加微生物菌剂修复水质的工作效率。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船载式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设备,包括微生物菌剂放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放置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搭载板,所述微生物菌剂放置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四个弯形输送管和电机,所述弯形输送管分布于电机四周,所述弯形输送管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所述弯形输送管顶部和底板连接并与微生物菌剂放置筒相通,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两个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外侧壁均旋合连接有限位螺栓,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底部分别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位于第二转盘的上方,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边缘均与弯形输送管上对应位置的限位凹槽滑动卡接。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控制机构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四个一号
夹紧环和二号夹紧环,所述一号夹紧环套接于弯形输送管顶端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夹紧环的内侧壁分别与对应位置处弯形输送管顶部的外侧壁转动套接,所述二号夹紧环套接于电机顶端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夹紧环的内侧壁与电机的外侧壁套接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一号夹紧环的外侧壁均旋合连接有一号夹紧螺栓。
[0009]优选的,所述二号夹紧环的外侧壁旋合连接有二号夹紧螺栓。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边缘均开设有缺口。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边缘缺口上下错位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边缘缺口宽度与限位凹槽的宽度相同。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微生物菌剂放置筒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机构,通过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转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转动的边缘与弯形输送管的限位凹槽滑动卡接,当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转动的缺口处转动到限位凹槽处时导致弯形输送管里面的微生物菌剂投放到水里,从而实现随着船体的移动间接性的投放微生物菌剂,通过在控制机构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的一号夹紧环与对应位置的弯形输送管转动套接,通过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调节限位环上的限位螺栓配合松动一号夹紧环外侧壁的一号夹紧螺栓,实现弯形输送管转动,再上下移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通过调节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的间距来调节微生物菌剂的投放量,从而提高了投加微生物菌剂修复水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旋转弯形输送管与底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中:100、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1、底板;102、搭载板;200、控制机构;201、弯形输送管;2011、限位凹槽;202、电机;2021、连接轴;203、第一转盘;204、第二转盘;205、限位环;2051、限位螺栓;300、调节机构;301、一号夹紧环;3011、一号夹紧螺栓;302、二号夹紧环;3021、二号夹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4所示的一种船载式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设备,包括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0,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搭载板102,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0包括底板101,底板101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机构200,控制机构200包括四个弯形输送管201和电机202,弯形输送管201分布于电机202四周,弯形输送管201的外侧壁均开设有
多个限位凹槽2011,弯形输送管201顶部和底板101连接并与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0相通,电机202输出端与连接轴2021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轴2021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两个限位环205,两个限位环205的外侧壁均旋合连接有限位螺栓2051,两个限位环205的底部分别与第一转盘203和第二转盘20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转盘203位于第二转盘204的上方,第一转盘203与第二转盘204的边缘均与弯形输送管201上对应位置的限位凹槽2011滑动卡接。
[0021]通过在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0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机构200,通过电机202带动连接轴2021转动,连接轴2021带动第一转盘203与第二转盘204转动,第一转盘203与第二转盘204转动的边缘与弯形输送管201的限位凹槽2011滑动卡接,当第一转盘203与第二转盘204的缺口处转动到限位凹槽2011处时导致弯形输送管201里面的微生物菌剂投放到水里,从而实现随着船体的移动间接性的投放微生物菌剂,提高了投加微生物菌剂修复水质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载式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设备,包括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搭载板(102),所述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0)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机构(200),所述控制机构(200)包括四个弯形输送管(201)和电机(202),所述弯形输送管(201)分布于电机(202)四周,所述弯形输送管(201)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2011),所述弯形输送管(201)顶部和底板(101)连接并与微生物菌剂放置筒(100)相通,所述电机(202)输出端与连接轴(202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2021)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两个限位环(205),两个所述限位环(205)的外侧壁均旋合连接有限位螺栓(2051),两个所述限位环(205)的底部分别与第一转盘(203)和第二转盘(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203)位于第二转盘(204)的上方,所述第一转盘(203)与第二转盘(204)的边缘均与弯形输送管(201)上对应位置的限位凹槽(2011)滑动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大型河湖污染水质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与控制机构(200)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300),所述调节机构(300)包括四个一号夹紧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煦曹吴昊吴丽华许鹏鹏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