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78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2:12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用于图像显示的正面、与所述正面相背设置的背面以及连接于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多个侧面,所述透明盖板设置在所述正面上。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的胶带,所述胶带包括遮光的胶带本体和局部覆盖所述胶带本体的缓冲层,所述胶带本体包括粘接面以及与所述粘接面相背设置的非粘接面,所述缓冲层为遮光的材质且粘贴于所述粘接面。所述胶带本体通过所述粘接面粘贴于所述背面的周边区域并沿至少一所述侧面弯折延伸至所述透明盖板,所述缓冲层夹设于至少一所述侧面和所述胶带本体之间。所述侧面和所述胶带本体之间。所述侧面和所述胶带本体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装置技术的发展,设计师一直追求显示装置的窄边框极致设计。现有的窄边框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贴合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透明盖板,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模组提供图像显示所需的背光。在设计窄边框的所述显示装置时,往往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的非显区且用于包裹所述显示装置的外框架的宽度也会进行窄化设计,这一方面会容易导致所述显示装置的结构强度不稳定,则导致所述显示装置受震时容易开裂而造成产品不良;另一方面,窄边框的设计如果没有较好的防漏光措施,易造成所述显示装置的侧壁和各个转角处出现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漏光和避震缓冲的设计。
[0004]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用于图像显示的正面、与所述正面相背设置的背面以及连接于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多个侧面,所述透明盖板设置在所述正面上;
[0005]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的胶带,所述胶带包括遮光的胶带本体和局部覆盖所述胶带本体的缓冲层,所述胶带本体包括粘接面以及与所述粘接面相背设置的非粘接面,所述缓冲层为遮光的材质且粘贴于所述粘接面;
[0006]所述胶带本体通过所述粘接面粘贴于所述背面的周边区域并沿至少一所述侧面弯折延伸至所述透明盖板,所述缓冲层夹设于至少一所述侧面和所述胶带本体之间。
[000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重叠的主区域以及连接所述主区域的边缘区,所述边缘区为所述透明盖板自所述主区域延伸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所述粘接面粘贴于所述边缘区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000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胶带本体包括第一部、第二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自所述中间部的相对边缘处反向延伸;所述第一部粘贴于所述透明盖板的所述边缘区,所述第二部粘贴于所述背面,所述中间部相对至少一所述侧面设置且所述中间部上设置有所述缓冲层。
[000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为遮光的泡棉。
[00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胶带本体环绕所述多个侧面形成封闭的一圈,且所述胶带本体上的所述缓冲层环绕所述多个侧面形成封闭的一圈或者沿所述多个侧面间隔设置。
[00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胶带,每相邻的两个
侧面连接处形成一个拐角,每一拐角处设置有一个所述胶带。
[001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于每一拐角处的所述胶带的缓冲层局部覆盖连接该拐角的两个侧面。
[00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于每一拐角处的所述胶带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开口以匹配该拐角的形状。
[00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拐角之间的所述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所述胶带。
[00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于每一侧面的所述胶带的缓冲层为连续的整体或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单元,设置于每一所述拐角处的所述胶带的所述缓冲层为连续的整体。
[0016]所述显示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遮光的所述胶带,则有利于防止所述显示装置漏光;所述胶带的胶带本体上设置有同样用于遮光的所述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夹设于所述胶带本体与所述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侧面之间,所述缓冲层有利于提升所述显示装置的防漏光性能,且当所述显示装置发生震动时所述缓冲层能起到避震缓冲的作用,从而使所述显示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0018]图2A为粘贴于所述显示装置的侧面上的胶带的平面图。
[0019]图2B为图2A的胶带折叠地粘贴于显示装置后的立体图。
[0020]图2C为粘贴于所述显示装置上拐角处的胶带的平面图。
[0021]图2D为图2C的胶带折叠地粘贴于显示装置后的立体图。
[0022]图2E为粘贴于所述显示装置上拐角处的又一胶带的平面图。
[0023]图2F为图2E的胶带折叠地粘贴于显示装置后的立体图。
[0024]图2G为粘贴于所述显示装置上拐角处的又一胶带的平面图。
[0025]图2H为图2G的胶带折叠地粘贴于显示装置后的立体图。
[0026]图2I为粘贴于所述显示装置上拐角处的又一胶带的平面图。
[0027]图2J为图2I的胶带折叠地粘贴于显示装置后的立体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边缘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0]显示装置100显示面板10背面11侧面12拐角13、13a、13b、13c、13d显示模组101背光模组102透明盖板20边缘区201胶带30胶带本体31
缓冲层32子单元321粘接面33非粘接面34第一部311中间部312第二部313胶框40光学胶层50
[003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实现,而并不应解释为仅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为全面和完整的公开,并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为了清晰可见,在图中,层和区域的尺寸被放大了。
[0033]除非另外定义,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比如在通用的辞典中所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环境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含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定义。
[0034]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100,其包括显示面板10以及覆盖所述显示面板10的透明盖板20。所述显示面板10具有用于图像显示的正面(图未示)、与所述正面相背设置的背面11以及连接于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11之间的多个侧面12,所述透明盖板20设置在所述正面上且所述正面被所述透明盖板20覆盖。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遮光的胶带30。
[0035]结合参照图1,所述胶带30包括遮光的胶带本体31和局部覆盖所述胶带本体31的缓冲层32,所述胶带本体31包括有粘接面33以及与所述粘接面33相背设置的非粘接面34,所述缓冲层32为遮光的材质且粘贴于所述粘接面33。所述胶带本体31通过所述粘接面33粘贴于所述背面11的周边区域并沿至少一所述侧面12弯折延伸至所述透明盖板20,且所述缓冲层32夹设于至少一所述侧面12与所述胶带本体31之间。所述缓冲层32可用于遮光,且当所述显示装置100震动时,所述缓冲层32起到的避震缓冲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面33为具有粘接性的表面,所述非粘接面34为具有非粘接性的表面。
[0036]所述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用于图像显示的正面、与所述正面相背设置的背面以及连接于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多个侧面,所述透明盖板设置在所述正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的胶带,所述胶带包括遮光的胶带本体和局部覆盖所述胶带本体的缓冲层,所述胶带本体包括粘接面以及与所述粘接面相背设置的非粘接面,所述缓冲层为遮光的材质且粘贴于所述粘接面;所述胶带本体通过所述粘接面粘贴于所述背面的周边区域并沿至少一所述侧面弯折延伸至所述透明盖板,所述缓冲层夹设于至少一所述侧面和所述胶带本体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重叠的主区域以及连接所述主区域的边缘区,所述边缘区为所述透明盖板自所述主区域延伸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所述粘接面粘贴于所述边缘区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本体包括第一部、第二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自所述中间部的相对边缘处反向延伸;所述第一部粘贴于所述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海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