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392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包括加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加压装置包括双涡旋气泵,双涡旋气泵进气口设有过滤组件,双涡旋气泵出气口管道连接第一储气桶,第一储气桶连接刹车总泵,驱动装置包括刹车分泵外壳,刹车分泵外壳与刹车总泵间设有辅助加压组件,刹车分泵外壳内套接推杆,刹车分泵外壳内设有密封组件,刹车分泵外壳侧壁设有排气组件,推杆一侧设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包括凸轮,凸轮底部铰接推杆,凸轮侧壁连接传动轴,传动轴一端连接转动块,转动块一侧设有制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便于气泵加压空气的,便于储气桶快速集气的,便于刹车分泵快速进气进行制动的,制动距离短的重卡刹车系统气压装置。制动距离短的重卡刹车系统气压装置。制动距离短的重卡刹车系统气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刹车系统的
,具体为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刹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汽车进行制动。
[0003]根据申请号为CN201220019927.6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挂车用双向双管路制动装置可知,该产品包括一套气压刹车系统和断气刹车系统,所述气压刹车系统和断气刹车系统包括串联的换向阀、双腔弹簧膜片制动室、释放阀、快放阀、紧急继动阀、储气桶、放水阀和气压表,其特征是:还包括两端配有快速接头的控制管路,所述控制管路通过气压刹车系统和断气刹车系统的气压表与挂车上的气压刹车系统和的断气刹车系统接头并联。该产品在原有挂车制动系统保留的情况下,提供了两端均可与牵引车连接的管路接头,方便了挂车的使用。
[0004]上述专利中的挂车用双向双管路制动装置,便于挂车的制动,但在制动过程中刹车分泵进气量较慢,造成制动距离延展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气泵加压空气的,便于储气桶快速集气的,便于刹车分泵快速进气进行制动的,制动距离短的重卡刹车系统气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包括加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双涡旋气泵,所述双涡旋气泵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双涡旋气泵进气口设有过滤组件,所述双涡旋气泵出气口管道连接第一储气桶,所述第一储气桶连接刹车总泵,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刹车分泵外壳,所述刹车分泵外壳固定在车架底部,所述刹车分泵外壳与所述刹车总泵间设有辅助加压组件,所述刹车分泵外壳内套接推杆,所述刹车分泵外壳内壁进气口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刹车分泵外壳侧壁设有排气组件,所述推杆一侧设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底部铰接推杆一端,所述凸轮侧壁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车架底部,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一侧设有制动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一端连接双涡旋气泵进气口,所述第一套管内壁套接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内壁设有两个滤网。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过滤组件便于对进入双涡旋气泵的空气进行过滤。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一端均设有挂耳台,所述第一套管内壁设有防转凹槽,所述第二套管外壁设有防转凸台。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挂耳台便于两套管间固定,通过防转凸台与防转凹槽配合便于两套管间定位。
[0009]优选的,所述辅助加压组件包括第二储气桶以及继动阀,所述第二储气桶进气端
连接双涡旋气泵出气端,所述继动阀两进气口分别连接第二储气桶出气端以及刹车总泵出气端,所述继动阀出气口连接刹车分泵外壳进气端。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辅助加压组件便于储气桶内气体快速进入刹车分泵外壳内,便于快速刹车减少制动距离。
[0010]优选的,所述刹车分泵外壳远离进气口一端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刹车分泵外壳内设有限位凸台。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排气孔便于推杆的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连杆,所述第一挡板底部铰接刹车分泵外壳内部侧壁,所述第二挡板底部铰接刹车分泵外壳内壁底部,所述连杆两端分别铰接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侧壁。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密封组件便于进气密封以及泄压排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挡板覆盖所述刹车分泵外壳进气口。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实现进气密封。
[0013]优选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通连接刹车分泵外壳侧壁,所述排气管内壁固定小弹簧,所述小弹簧顶部接触第二挡板。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排气组件便于泄压时顶起第二挡板进行泄压排气。
[0014]优选的,所述制动组件包括两个制动块,所述制动块设于轮胎内部,两个所述制动块一端均接触转动块,两个所述制动块另一端均滑动连接固定块,两个所述制动块间设有收缩弹簧。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制动块与车轮内壁摩擦实现车轮制动。
[0015]优选的,所述转动块为s形,所述转动块外壁接触两个圆柱块,两个所述圆柱块分别接触转动块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两个所述圆柱块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制动块一端。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实现两个制动块的分离,实现制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加压装置提供高压空气,加压装置中采用双涡旋气泵压缩空气高效快速,通过过滤组件便于对进入双涡旋气泵的空气进行过滤,过滤组件中通过挂耳台便于两套管间固定,通过防转凸台与防转凹槽配合便于两套管间定位,通过辅助加压组件便于储气桶内气体快速进入刹车分泵外壳内,便于快速刹车减少制动距离,通过驱动装置为制动装置提供驱动力,驱动装置中通过排气孔便于推杆的移动,通过密封组件便于进气密封便于推杆移动,推杆移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转动块转动,通过制动装置进行车轮制动,制动装置中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实现两个制动块的分离,两个制动块与车轮内壁摩擦实现车轮制动。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轴侧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刹车分泵外壳结构轴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装置结构轴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组件结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结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19]附图说明:1、加压装置;11、双涡旋气泵;12、过滤组件;121、第一套管;1211、挂耳台;1212、防转凹槽;122、第二套管;1221、防转凸台;123、滤网;13、第一储气桶;14、刹车总泵;15、辅助加压组件;151、第二储气桶;152、继动阀;2、驱动装置;21、刹车分泵外壳;211、排气孔;212、限位凸台;22、推杆;23、密封组件;231、第一挡板;232、第二挡板;233、连杆;24、排气组件;241、排气管;242、小弹簧;3、制动装置;31、凸轮;32、传动轴;33、转动块;34、制动组件;341、制动块;3411、圆柱块;342、固定块;343、收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包括加压装置(1)以及驱动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1)包括双涡旋气泵(11),所述双涡旋气泵(11)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双涡旋气泵(11)进气口设有过滤组件(12),所述双涡旋气泵(11)出气口管道连接第一储气桶(13),所述第一储气桶(13)连接刹车总泵(14),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刹车分泵外壳(21),所述刹车分泵外壳(21)固定在车架底部,所述刹车分泵外壳(21)与所述刹车总泵(14)间设有辅助加压组件(15),所述刹车分泵外壳(21)内套接推杆(22),所述刹车分泵外壳(21)内壁进气口处设有密封组件(23),所述刹车分泵外壳(21)侧壁设有排气组件(24),所述推杆(22)一侧设有制动装置(3),所述制动装置(3)包括凸轮(31),所述凸轮(31)底部铰接推杆(22)一端,所述凸轮(31)侧壁连接传动轴(32),所述传动轴(32)转动连接车架底部,所述传动轴(32)一端连接转动块(33),所述转动块(33)一侧设有制动组件(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2)包括第一套管(121),所述第一套管(121)一端连接双涡旋气泵(11)进气口,所述第一套管(121)内壁套接第二套管(122),所述第二套管(122)内壁设有两个滤网(1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21)与所述第二套管(122)一端均设有挂耳台(1211),所述第一套管(121)内壁设有防转凹槽(1212),所述第二套管(122)外壁设有防转凸台(12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卡刹车系统用的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压组件(15)包括第二储气桶(151)以及继动阀(152),所述第二储气桶(151)进气端连接双涡旋气泵(11)出气端,所述继动阀(152)两进气口分别连接第二储气桶(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六零T一三二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迪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