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表面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85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具有表面发光装置,如前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增加发射光的总量中有效用于显示的光量。光(a)通过穿过延迟板(11a)而变成线性偏振光的光分量。在反射偏振片(11b)中,只有反射偏振片(11b)的偏振轴分量的光(b)穿过反射偏振片(11b)进入光导(12)的端部。作为除反射偏振片(11b)的偏振轴分量以外的分量的光,在反射偏振片(11b)上反射。在反射偏振片(11b)上反射的光通过穿过延迟板(11a),从线性偏振光转变为圆偏振光。该圆偏振光(d)传输进光棒(10)中,并在光棒(10)中的反射膜上被反射。反射光(e)通过延迟板(11a)从圆偏振光转变为线性偏振光。线性偏振光(f)穿过反射偏振片(11b)的偏振轴,以便进入光导(12)的端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表面发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前光源作为表面发光装置的反射型或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反射型或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单元,该液晶单元包括一对相对的基板和位于所述相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且具有利用外部光来显示图象的所谓反射模式显示功能。该类型的装置设置有前光源,其是表面发光装置,用于将光从液晶单元的显示侧供给到该液晶单元,以便即使当外部光微弱时显示相同的反射模式。所述前光源主要由基本平行于液晶单元显示侧设置的光导和将光引入该光导端部的边沿光(侧光)部分构成的。来自该边沿光部分的光通过光导传输,并在光导内通过将其传播方向变为与该液晶单元相对的光导的下侧,而被引入到该液晶单元中,即液晶单元的显示侧。当这种前光源用于显示装置,如使用有限电池容量工作的蜂窝式电话时,就需要该前光源来保持低功率消耗。减小功率消耗需要增加的有效光量。也就是说,增加发射光总量中用于显示的有效光可以减小功率的消耗量。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通过在表面发光装置中的光导和光产生部件之间设置提高光效率的部件,从而增加在表面发光装置发射的所有光中用于有效显示的光量,从而提高从光产生部件发射到光导的光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考虑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表面发光装置,如前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增加所发射光的总量中有效地用于显示的光量,以及与其使用的表面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是这样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具有反射部件的液晶单元和用于将光供给到所述液晶单元的表面发光装置,所述表面发光装置包括光导,其具有反射棱镜面和与所述反射棱镜面相对的光发射面,其中入射光在所述光导内传输,所述的传输光在所述反射棱镜面上反射,且该反射光从所述光发射面发射到所述液晶单元;光产生部件,用于产生发射到所述光导的光;以及提高光效率的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光导和所述光产生部件之间,用于提高从所述光产生部件发射到所述光导的光的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发光装置包括光导,其具有反射棱镜面和与所述反射棱镜面相对的光发射面,其中入射光在所述光导内传输,所述的传输光在所述反射棱镜面上反射,且反射光从所述光发射面发射到所述液晶单元;光产生部件,用于产生发射到所述光导的光;以及提高光效率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光导和所述光产生部件之间,用于提高从所述光产生部件发射到所述光导的光的效率。这些结构使得可以增加光产生部件发射的光中有效用于显示的光,以及减小为获得显示所需的光量而需要的电功率。结果,这些结构可以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功率消耗。依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光效率的部件优选具有设置在光导侧面中的反射偏振片,和设置在反射偏振片与光产生部件之间的延迟板。依照本专利技术,所述延迟板优选设置为,使得在所述反射偏振片上反射的光改变所述反射偏振片内偏振轴的线性偏振光。依照本专利技术,该偏振轴的方向优选与该光导内的反射棱镜面的凹槽方向平行。依照本专利技术,光产生部件优选具有光源,和用于传输所述光源发射的光馈送到所述光导端部的光导部件,所述光导部件具有抗散射的形状,减小了来自所述光导端部的入射光的散射。依照本专利技术,所述光导优选具有抗散射的形状,减小了来自所述光导端部的入射光的散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种配置的视图;图2是出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视图; 图3是图2中X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2的液晶显示装置一部分的一种配置的视图;图5是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2的液晶显示装置一部分的另一种配置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面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1)图1是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种配置的视图。这里将解释液晶显示装置为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形。在图1中,实际存在如电极和滤色器这样的电子元件,但为了解释简便省略掉了对它们的描述。图1中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主要由液晶单元2和前光源1构成,所述前光源1是将光供给到液晶单元2的表面发光装置。前光源1设置有由作为光源的LED 10a组成的光产生部件,和光棒(光导)10,所述光棒是将LED 10a发射的光发射到光导的光导部件,其将在以后描述。如图2所示,在所述光产生部件中,LED 10a设置在光棒10端部的两侧。所述光产生部件意在通过光棒10,将如LED 10a的点光源的光变形为线光源的光,并发射所述光到光导的端部。对于该光产生部件,如果其至少允许发射线性光源的光,则除了包含LED 10a和光棒10的结构外的任意的结构也可接受。在光棒10的表面上形成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如溅射来形成。在该情形中,为了将所述光从光棒10供给到光导12,就有必要在与光导12相对的区域的反射膜上形成裂缝。此外,所述前光源具有在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具有反射棱镜面12a,而在另一个主表面上具有光发射面12b的光导12。该光导12具有在反射棱镜面12a上交替重复的突起和凹陷的形状。在该例子中,所述形状由平缓斜面L和陡峭斜面S的组合形成,所述平缓斜面在光导延伸的方向上具有相对平缓斜度的相对大的区域,所述陡峭斜面在光导延伸的方向上具有相对陡峭斜度的相对小的区域。形成在相邻突起之间的凹槽的纵向方向(凹槽方向)被设计成与光导12延伸的方向大致成直角。将用于增加在光产生部件发射的光总量中的有效用于显示的光的提高光效率部件11设置在所述光产生部件与光导板12之间。在该实施方案中,提高光效率部件11由设置在光导侧的反射偏振片11b和设置在反射偏振片11b与光产生部件之间的延迟板11a构成。这里,液晶单元偏振片的吸收轴优选在液晶面板的平面内垂直于该光导的凹槽方向。就是说,穿过上述偏振片的光的振动方向优选平行于上述的凹槽方向。这就增加了有效用于显示的光量。在该情形中,用于液晶单元显示的光优选仅为上述振动方向中的光。液晶单元2主要由彼此相对设置的一对玻璃基板20和23、以及位于其间的液晶层22构成。在一个玻璃基板20上接触液晶层22的区域内设置作为反射部件的反射层21。对于该反射层21,可以使用金属薄膜等,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如溅射,将所述金属薄膜形成在玻璃基板20上。在另一个玻璃基板23上不接触液晶层22的表面上设置偏振片24。可以通过将偏振片粘贴到玻璃基板23的表面上来设置偏振片24。对于液晶单元2,可以使用与那些用于反射型或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相似的液晶单元。在这种结构中的液晶单元2以距离前光源1预定的距离设置。就是说,液晶单元2和前光源1设置为,使得液晶单元2的偏振片24的表面与前光源1的光发射面12b相对。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中,如图2所示,LED 10a发射的光在所述光棒内部的光棒10的反射膜上反射,并通过提高光效率部件11发射到光导12。来自前光源的光进入光导12的端部。光导12使所述入射光在内部传输。在该传输过程中,光在光导12的陡峭斜面S上反射,其传输方向被彻底改变,并从底面(光发射面12b)发射到液晶单元12。前光源1发射的光穿过该偏振片24,玻璃基板23和液晶层22,在反射层21上反射,穿过液晶层22,玻璃基板23和偏振片24,并进一步穿过前光源1的光导12,并发射到外部。以这种方式,执行反射模式显示。随后,将解释前光源1的提高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具有反射部件的液晶单元和用于将光供给到所述液晶单元的表面发光装置,所述表面发光装置包括:光导,其具有反射棱镜面和与所述反射棱镜面相对的光发射面,其中入射光在所述光导内传输,所述传输的光在所述反射棱镜面上反射,且 该反射光从所述光发射面发射到所述液晶单元;光产生部件,用于产生发射到所述光导的光;提高光效率的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光导和所述光产生部件之间,用于提高从所述光产生部件发射到所述光导的光的效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津田旭光高桥悟HPM胡克那须康介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