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留热管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49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留热管安装装置,焊接单元实施对散热鳍片与镍金属管外壁的焊接操作,导料轨道倾斜布置且低端位置设置有定位弧板,定位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热管轨道,热管轨道的低端位置设置有导送弧板,预留热管安装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管,安装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安装管水平移动且连动预留热管插置在散热鳍片的孔内,预留热管安装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管,动力单元驱动第二安装管且连动镍合金管套设在热管外,当散热鳍片打孔操作完毕后,预留热管插置在散热鳍片的孔内,而后动力单元驱动第二安装管且连动镍合金管套设在热管外,使得散热鳍片的打孔翻边抵靠在镍合金管外,增大与散热鳍片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留热管安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ED散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预留热管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的LED在实际使用时,LED模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对LED模组有效散热方能确保LED的正常使用,LED模组安装在散热模组上,一般的散热模组有散热鳍片和导热管狗证,散热鳍片相互连接为一体,并且在散热鳍片上设置热管,LED模组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导送至散热鳍片内,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对LED模组的散热效率。现有技术中,在实施对上述散热模组进行组装加工时,首先通过焊接设备,对散热鳍片进行焊接固定,在散热鳍片上预留有热管的接口,LED模组与热管连接后,热管通过弯曲与散热模组上预留的热管接口连接,进而形成LED的散热模组,上述LED散热模组在实际生产组装时,由于热管需要弯曲,呈现发散状与散热模组上的预留热管接口连接,因此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弯曲安装,导致LED散热模组的生产效率低下,热管的弯曲品质不高,与散热模组的贴合度不高,导致散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留热管安装装置,能够实现对上述结构的散热模组的自动化生产,提高散热模组的生产效率,确保散热模组的生产品质。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预留热管安装装置,包括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所述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将镍金属管套设在预留热管安装装置出口的热管外,所述焊接定位装置上设置有焊接单元,所述焊接单元实施对散热鳍片与镍金属管外壁的焊接操作,所述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板一侧的导料轨道,所述导料轨道倾斜布置且低端位置设置有定位弧板,所述定位弧板长度方向水平且与导料轨道长度方向垂直布置,所述定位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热管轨道,所述热管轨道的低端位置设置有导送弧板,所述导送弧板与定位弧板平行且同心布置,所述预留热管安装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水平且与导送弧板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安装管与安装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安装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安装管水平移动且连动预留热管插置在散热鳍片的孔内,所述预留热管安装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二安装管水平且与定位弧板平行布置,所述第二安装管与动力单元连接,所述动力单元驱动第二安装管且连动镍合金管套设在热管外。
[0005]本专利技术还存在如下特征:所述第一安装管上设置有定位弹片,所述定位弹片与第一安装管平行布置且沿着第一安装管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定位弹片与热管内壁抵靠。
[0006]所述第一安装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插接圈,所述第一插接圈与热管的一端抵靠且连动热管插置在散热鳍片的孔内,所述导送弧板的一端管口位置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安装管与热管构成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挡板实施对热管一端的阻挡,所述第一插接圈
与热管的一端抵靠时,所述第一挡板与热管一端远离。
[0007]所述第一安装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臂,所述安装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支臂上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安装管平行且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
[0008]所述第一挡板竖直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挡板与机架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支臂上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一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与第一滚轮抵靠或分离。
[0009]所述第二安装管的管腔呈台阶状,所述第二安装管的管口端为大尺寸端且与镍合金管构成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安装管的大尺寸端设置有条状开口,所述条状开口内设置有定位夹片,所述定位夹片沿着第二安装管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定位夹片沿着第二安装管周向方向设置多个。
[0010]所述定位弧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实施对镍合金管一端的阻挡,所述第二安装管的台阶位置与镍合金管的一端抵靠时,所述第二挡板与镍合金管一端远离。
[0011]所述第二安装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二支臂,所述动力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二支臂上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安装管平行且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接。
[0012]所述第二挡板竖直滑动设置在挡料机架上,所述第二挡板与挡料机架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支臂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第二折板,所述第二折板与第二滚轮抵靠或分离。
[0013]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当散热鳍片打孔操作完毕后,上述的安装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安装管水平移动且连动预留热管插置在散热鳍片的孔内,而后动力单元驱动第二安装管且连动镍合金管套设在热管外,使得散热鳍片的打孔翻边抵靠在镍合金管外,增大与散热鳍片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和图2是散热鳍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散热鳍片的主视图;图4是单片散热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分别是散热鳍片供料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7和图8是散热鳍片供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和图10是散热鳍片供料装置中的出料通道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1是间隙保持定位头的主视图;图12和图13是焊接定位装置及预留热管安装装置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的示意图;图14是图12的主视图;图15是焊接定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和图17是预留热管安装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8和图19是预留热管安装装置及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0和图21是预留热管安装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2是预留热管安装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3和图24是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5和图26是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下面结合整个散热器自动化生产系统,对专利技术的预留热管安装装置作详尽的说明:结合图1至图4所示,该散热器的结构包含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散热鳍片A构成,散热鳍片A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块,多片散热鳍片A的定位块相互卡接为一体,并且相互焊接,散热鳍片A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头a,多排散热鳍片A焊接后的上端的卡接头a构成卡置盖板B的卡接口,在盖板B上设置有截面为大半圆的卡槽,弯曲后的热管C穿置在卡槽内,并且在散热鳍片的一端设置有预留热管D及镍金属管E,热管C的一端插置在预留热管D的一端,即可构成整个散热器,而后与LED模块进行安装即可。
[0016]结合图1至图26所示,下面详尽说明该散热器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具体特征:一种散热器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散热鳍片供料装置100,所述散热鳍片供料装置100的出口与焊接定位装置200的入口连通,所述焊接定位装置200的旁侧设置有预留热管安装装置300,所述预留热管安装装置300实施对热管与散热鳍片的焊接固定,所述焊接定位装置200的旁侧设置有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600,所述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600将镍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留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600),所述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600)将镍金属管套设在预留热管安装装置(300)出口的热管外,所述焊接定位装置(200)上设置有焊接单元,所述焊接单元实施对散热鳍片与镍金属管外壁的焊接操作,所述镍金属管供料装装置(600)包括设置在定位板(220)一侧的导料轨道(610),所述导料轨道(610)倾斜布置且低端位置设置有定位弧板(620),所述定位弧板(620)长度方向水平且与导料轨道(610)长度方向垂直布置,所述定位板(220)的另一侧设置有热管轨道(630),所述热管轨道(630)的低端位置设置有导送弧板(640),所述导送弧板(640)与定位弧板(620)平行且同心布置,所述预留热管安装装置(300)还包括第一安装管(340),所述第一安装管(340)水平且与导送弧板(640)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安装管(340)与安装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安装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安装管(340)水平移动且连动预留热管插置在散热鳍片的孔内,所述预留热管安装装置(300)还包括第二安装管(350),所述第二安装管(350)水平且与定位弧板(620)平行布置,所述第二安装管(350)与动力单元连接,所述动力单元驱动第二安装管(350)且连动镍合金管套设在热管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管(340)上设置有定位弹片(341),所述定位弹片(341)与第一安装管(340)平行布置且沿着第一安装管(340)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定位弹片(341)与热管内壁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留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管(34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插接圈(342),所述第一插接圈(342)与热管的一端抵靠且连动热管插置在散热鳍片的孔内,所述导送弧板(640)的一端管口位置设置有第一挡板(641),所述第一安装管(340)与热管构成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挡板(641)实施对热管一端的阻挡,所述第一插接圈(342)与热管的一端抵靠时,所述第一挡板(641)与热管一端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留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管(34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臂(343),所述安装驱动单元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茂兵
申请(专利权)人:长丰吾道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