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式光热发电中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29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槽式光热发电中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钢梁、两对钢柱、两对斜撑、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两个起重机桥;两对钢柱的底部以屋面中心线为基准对称且可活动地固定在两根钢梁的两侧,两对钢柱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屋面横梁;利用一对斜撑固定连接在一对钢柱与屋面横梁之间进行加固,另一对斜撑固定连接在另一对钢柱和两根钢梁之间;所述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固定设置在两根钢梁之间,并且两根钢梁上固定设置两个起重机桥,所述两个起重机桥之间存在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三维照相设备在旋转检测过程中的测量精度,具有稳定、防冲击的特点,可满足设备mm级的测量精度,安装高效、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槽式光热发电中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槽式光热发电中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属于光热发电设备的


技术介绍

[0002]光热发电作为新型的一种能源发电形式。虽在国内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因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能源转型中逐步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003]槽式光热发电是光热发电几种形式中,商业化运营经验最为丰富,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槽式光热发电的核心在于聚光系统集热器。12m长的集热器作为收集太阳热能的设备有着毫米级的精度要求。集热器是由钢结构和反射镜组成。钢结构支撑着反射镜,由反射镜完成太阳热量的收集。所以钢结构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着集热器的光学效率,集热器钢结构精度要求高,涉及到的形位公差多。常规的测量设备精度低,效率慢,很难达到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要求。按照国际惯例,集热器钢结构的检测是引入德国一家专业服务于太阳能光热电站公司的三维照相检测设备。该三维照相检测设备是通过对放置在集热器上的标靶进行成像测量分析,需要对成品集热器进行型面精度、长度以及集热管支架相对位置度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高精度照相设备360
°
旋转检测过程中运行稳定性以及设备安装的方便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槽式光热发电中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通过改进的结构实现固定,提高设备测量精度。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槽式光热发电中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钢梁、两对钢柱、两对斜撑、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两个起重机桥;两对钢柱的底部以屋面中心线为基准对称且可活动地固定在两根钢梁的两侧,两对钢柱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屋面横梁;利用一对斜撑固定连接在一对钢柱与屋面横梁之间进行加固,另一对斜撑固定连接在另一对钢柱和两根钢梁之间进行加固;所述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固定设置在两根钢梁之间,并且两根钢梁上固定设置两个起重机桥,所述两个起重机桥之间存在间距。
[0006]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对钢柱的底部分别采用螺栓形式固定在两根钢梁的两侧。
[0007]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采用焊接形式固定设置在两根钢梁之间。
[0008]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为30mm厚钢板。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通过将两根钢梁、两对钢柱、两对斜撑支撑实现固定
架构,同时将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固定设置在两根钢梁之间,两个起重机桥由此可稳固地固定在两根钢梁上,结构精简,且可以保证三维照相设备在旋转检测过程中的测量精度,具有稳定、防冲击的特点。该安装工装的使用,极大保证了集热器的产品质量,可满足设备mm级的测量精度,同时具有安装高效、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槽式光热发电中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柱与钢梁之间斜撑的连接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两根钢梁的局部俯视图。
[0013]其中标号解释:1-钢梁、2-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3-钢柱、4-斜撑、5-螺栓、6-屋面横梁、7-起重机桥。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001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槽式光热发电中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该工装主要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钢梁1、两对钢柱3、两对斜撑4、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2、两个起重机桥7。其中,两对钢柱3的底部以屋面中心线为基准对称且可活动地固定在两根钢梁1的两侧,两对钢柱3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屋面横梁6;利用一对斜撑4固定连接在一对钢柱3与屋面横梁6之间进行加固,另一对斜撑4固定连接在另一对钢柱3和两根钢梁1之间进行加固,其连接如图2所示,由此利用两对斜撑实现加固作用;所述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2固定设置在两根钢梁1之间,并且两根钢梁1上固定设置两个起重机桥7,所述两个起重机桥7之间存在间距,起重机桥7之间存在间距,其在两根钢梁1上形成的间距如图3所示。
[0016]本专利技术的工装,将两根钢梁1、两对钢柱3、两对斜撑4支撑实现固定架构,同时将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2固定设置在两根钢梁1之间,两个起重机桥7由此可稳固地固定在两根钢梁上,结构精简。
[0017]进一步地,为确保安装水平度,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2优选为30mm厚钢板,并对表面进行机加工处理,控制其平面度0.2以内。
[0018]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2与钢梁1之间的固定采用焊接形式,焊脚高度为7,可保证焊接过程中驱动装配平台连接板变形量,确保该部分整体水平度,增加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0019]三维照相检测高精度测量,对水平度要求较高,需考虑能对安装工装进行水平度调节,优选地两对钢柱3的底部分别采用螺栓5形式固定在两根钢梁1的两侧,钢柱3与钢梁1之间通过采用高强度的螺栓连接形式,可对安装完成后的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2进行调整,确保其水平度。
[0020]本专利技术的工装,在实施中可按如下进行设置,但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采用两根钢柱:根据标准图集结构预制钢柱,并用立式台钻钻孔,预制时为保证底部水平,需考虑厂房斜梁5%坡度。以斜梁中心线为基准对称点焊,对钢柱的垂直度进行调整后进行焊接。钢柱的底部与钢梁可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形式。
[0021]采用一个驱动装配平台连接板:驱动装配平台连接板采用32mm厚钢板,对其表面进行双面铣面至30mm,并控制整体平面度0.2。
[0022]驱动装配平台连接板与两根钢梁的连接:根据厂房结构布置以及钢柱螺栓孔位置,用台钻在工字梁上进行钻孔,驱动装配平台连接板与钢梁采用焊接形式,考虑焊接变形量,工字梁与连接板焊脚高度为7。驱动装配平台连接板与钢梁整体吊装,分别在钢梁端部使用电动葫芦进行整体吊装,并用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
[0023]两个起重机桥:为保证设备安装方便,在两根钢梁上驱动装配平台连接板位置及距离驱动装配平台连接板6m位置分别安装一个起重机桥,两个起重机桥存在间距,确保设备本体在地面预组装完成后可进行整体吊装,提高设备的安装效率。
[0024]考虑到设备对水平度的要求,安装完成后可以调平,由于钢柱的底部与钢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形式,可对安装完成后的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进行调整,确保其水平度。然后,可以使用600mm长数显水平尺置于驱动装配平台连接板两侧,使用1mm、50丝、20丝垫片对整体平面度进行调节,确保整体平面度1以内。
[0025]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保证三维照相设备在旋转检测过程中的测量精度,具有稳定、防冲击的特点。该安装工装的使用,极大保证了集热器的产品质量,可满足设备mm级的测量精度,同时具有安装高效、稳定的特点。
[0026]上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式光热发电中三维照相设备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钢梁、两对钢柱、两对斜撑、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两个起重机桥;两对钢柱的底部以屋面中心线为基准对称且可活动地固定在两根钢梁的两侧,两对钢柱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屋面横梁;利用一对斜撑固定连接在一对钢柱与屋面横梁之间进行加固,另一对斜撑固定连接在另一对钢柱和两根钢梁之间进行加固;所述驱动装配平台连接钢板固定设置在两根钢梁之间,并且两根钢梁上固定设置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华闫冬冬杨宇肖晓东陶正龙杜树森王延强郭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核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