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303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器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    控制透射光的相位分布的液晶层、    夹入并密封了上述液晶层的一对基片、    被配置在上述基片内侧向上述液晶层外加规定电压的一对电极,    在上述基片的内侧,设置用于使上述液晶层的厚度具有分布的凹凸部,并且,上述一对电极被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用在例如光盘系统、光磁盘系统、光卡系统等的光学记录再生装置中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提高光盘的信息记录容量,而使用了使光源波长变短了的兰色半导体激光器(LD)。另外,数值孔径(NA)高的物镜被采用。进而,在使用了这些的系统中,称作应用二层盘的技术正被实用化。但是,在使用了这些的光盘系统中,由于盘对光拾波器光轴的倾斜误差、罩厚度误差或二层盘的层间象差等扰动的缘故,再生信号的射束质量容易恶化,从而,难以维持良好的信号记录/再生特性。作为防止这样的信号质量恶化的现有技术,例如,为了降低由于上述盘的倾斜误差而产生的彗形象差,在被照射在光盘上的光束的光路中,插入补偿光学系统的技术被提出(特开2000-132854号公报)。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对盘的倾斜误差以外的罩厚度误差、或者二层盘的层间象差等种种扰动的考虑,尚不够充分。因此,本件申请人针对上述的种种扰动,提出了通过使用插入到光路中的液晶器件来控制射线的透射波面的相位分布,改进射束的质量的方法(特愿2001-179245号;以下称为在先申请)。也就是说,上述在先申请是根据液晶层的厚度和外加电压这2个参数来控制射束的透射波面的相位分布,特别是以液晶层的厚度分布来决定相位分布的形状,以外加电压值来决定相位的绝对量。但是,上述在先申请,由于电极是沿着液晶层的形状而被形成的,所以,实际上存在液晶层的厚度分布,不能准确地反映被供给到透射光的波面上的相位分布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电极沿着液晶层的形状被形成时,液晶层的厚度薄的部分,由于夹入液晶层的电极间隔窄,所以在向电极外加电压时,电场强度变强。相反,液晶层的厚度厚的部分,由于电极间隔宽,电场强度变弱。并且,液晶层给予透射波面的相位量,不仅依赖于液晶层的厚度,还依赖于该电场强度。因此,在液晶层的电场强度上产生分布的情况下,透过液晶的光的相位分布参数,不仅要考虑在上述在先申请中被指出的(1)液晶层的厚度,(2)外加电压值,而且还要考虑(3)电场强度分布。然而,由于电场强度如上所述依赖于液晶层的形状,因此,为了把透射波面的相位量控制在所期望的值,则连同液晶层的形状在内,也必须进一步最佳化。如上所述,在上述在先申请中,在电极沿着液晶层的形状而被形成的结构下,液晶层的形状不能准确地反映被提供到透射光上的相位分布,所以,为了能反映准确的相位分布,还必须考虑电场强度分布。因此,为了把所期望的相位分布提供给透射光,必须边考虑电场强度分布,边使液晶层的形状最佳化。也就是说,从由外加电压值和液晶层形状所决定的电场强度分布的计算,到提供给透射光上的相位分布的计算的非常复杂的计算是必须的,存在器件制造和装置评价难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而能向透射光提供所期望的相位分布并能容易进行制造和装置评价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控制透射光的相位分布的液晶层、夹入并密封了上述液晶层的一对基片、被配置在上述基片内侧向上述液晶层外加所规定电压的一对电极,在上述基片的内侧,设置用于使上述液晶层的厚度具有分布的凹凸部,并且,上述一对电极被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记录介质相对配置的物镜、向上述物镜供给激光的激光光源、被配置在从上述激光光源到物镜的光路内并控制透射光的相位分布的液晶器件,上述液晶器件具有控制透射光的相位分布的液晶层、夹入并密封了上述液晶层的一对基片、被配置在上述基片内侧并向上述液晶层外加所规定电压的一对电极,在上述基片的内侧,设置用于使上述液晶层的厚度具有分布的凹凸部,并且,上述一对电极被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是有关具有控制透射光的相位分布的液晶层、夹入并密封了上述液晶层的一对基片和被配置在上述基片内侧并向上述液晶层外加所规定电压的一对电极的液晶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基片的内侧,设置用于使上述液晶层的厚度具有分布的凹凸部的工序和使上述电极形成相互平行的平面状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由于在夹入液晶层的基片的内侧设置用于使液晶层的厚度具有分布的凹凸部、向液晶层外加所规定电压的电极形成为平面状并平行配置,所以,电场强度分布变得均匀,并能把液晶层的厚度分布准确地反映为提供给透射光的波面上的相位分布。从而,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则能把所期望的相位分布提供给透射光,其结果,则能容易地进行液晶器件的制造和其装置评价。另外,由于将同样的液晶器件配置到光拾波器的光路中,而能适当地控制透射光,并且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就能容易地使液晶器件最佳化并修正各种象差,能极大地促进光拾波器的特性的改善和制造的简易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记录介质相对配置的物镜、向上述物镜供给激光的激光光源、被配置在从上述激光光源到物镜的光路内并控制透射光的相位分布的液晶器件,上述液晶器件具有控制透射光的相位分布的液晶层、夹入并密封了上述液晶层的一对基片、被配置在上述基片内侧并向上述液晶层外加所规定电压的一对电极,在上述基片的内侧,设置用于使上述液晶层的厚度具有分布的凹凸部,并且,上述一对电极被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的光拾波器的整体结构例的说明图。图2A~2B是示出被设置在图1所示的光拾波器中的液晶器件概要的断面图和正面图。图3A~3B是示出图2A~2B所示的液晶器件的具体结构例的断面图。图4A~4B是示出图3A~3B所示的液晶器件的液晶分子的位移的断面图。图5A~5B是示出球面象差和彗形象差的波面的斜视图。图6A~6B是示出具有与图5A~5B所示的球面象差和彗形象差相对应的凹凸部的液晶器件的结构例的断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的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在上述在先申请中,之所以在电场强度上发生分布,是由于电极膜沿着液晶层的形状而形成,基于本实施方式例的液晶器件,注意到并废除这一构成,而将2枚电极膜形成为平面状,并相互平行配置,将它们分别配置在夹入液晶层的2枚基片的内部。另外,液晶层和电极之间,被用电解质充满,使在2个平面电极内侧夹入液晶层的电解质层的2枚表面形状,形成为液晶层的厚度分布与所期望的相位分布相似的凹凸形状。或者为了简单起见,只将一侧的电解质层的形状,形成为与打算提供给透射光的所期望的相位分布相似的凹凸形状,而剩下的一侧为平面形状。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作为用于使上述液晶层的厚度分布成为与所期望的相位分布相似的形状的方法,由于使用了采用模子使紫外线硬化树脂总括成型的方法和通过使用了光掩膜的图案形成工序来形成的方法,从而实现低成本化。这样被形成的液晶器件,尽管液晶层具有厚度分布,但是,由于在夹住液晶层的基片内部的2枚电极是平面状并且平行,所以,2个电极间隔总是是一样的,加在液晶层的电场分布是均匀的。因此,透过液晶的光接受的相位分布的形状,只取决于液晶层的厚度分布,其大小由加在电极上的外加电压值决定。也就是说,液晶层的厚度分布完全与所期望的相位分布相似。因此,由于使加在液晶层上的电场分布均匀化,当采用液晶层的厚度分布来计算透射光的相位分布时,不需要电场分布这个参数,就能容易并准确地算出。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拾波器(光头10)的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健二木岛公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