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94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包括:拉挤管芯材、拉挤管封口材料、复合材料腹板和复合材料面板;拉挤管芯材为矩形截面,其外表面缠绕有缠绕纤维布,并且由拉挤管封口材料进行封口;拉挤管芯材设有多个,多个拉挤管芯材拼叠形成组合构件,呈梁的形状,多个拉挤管芯材拼叠形成的组合构件其表面外包有外包纤维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以拉挤型材为芯材,以复合材料为面层及腹板,充分利用了拉挤型材和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两种的优点,使得构件抗压、抗弯、抗剪以及抗剥离能力显著提高解决了承载力低及界面剥离问题。承载力低及界面剥离问题。承载力低及界面剥离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目前桥梁(尤其是对重量特别敏感的悬索桥)为减轻结构重量,提出了复合材料承重梁的概念。
[0003]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因其较低的价格优势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应用广泛,常采用拉挤空腔式型材,但拉挤型材通常以纵向纤维为主,且在面板与腹板的交接处存在较大的剪力和应力集中现象,极易在面板中部或面板与腹板相交处发生劈裂破坏,因此承载力较低,且现有拉挤工艺难以成型大尺寸截面复材构件,故常用于受力不大的附属结构。
[0004]以蜂窝、泡沫和轻木等作为芯材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是工程应用中极为广泛的结构形式,通过芯材以增大截面惯性矩,获得较高的抗弯强度和刚度。但传统复合材料夹芯构件在制造与服役过程中极易发生面层与芯材界面剥离破坏,严重制约其轻质高强特性的发挥。
[0005]目前铁路桥上架设铁轨的木枕存在品质下降、防腐处理不彻底等问题,导致其使用性能和寿命日趋下降,制约了运营速度、轴重和运量的提高,而本技术正是日后铁路轨轨枕更新换代的主流产品。复合材料承重梁作为轨枕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轨距保持能力好、扣件安装灵活及生产机械化、连续化等优点,相对木枕具有较大优势,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夹芯构件在制造与服役过程中极易发生面层与芯材界面剥离破坏,严重制约其轻质高强特性的发挥。
[0007]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包括:拉挤管芯材、拉挤管封口材料、复合材料腹板和复合材料面板;所述拉挤管芯材为矩形截面,其外表面缠绕有缠绕纤维布,并且由所述拉挤管封口材料进行封口;所述拉挤管芯材设有多个,多个拉挤管芯材拼叠形成组合构件,呈梁的形状,所述拉挤管芯材拼叠的方式有:水平拼叠、竖直拼叠、多列拉挤管芯材水平拼叠和多层拉挤管芯材竖直拼叠;所述多个拉挤管芯材拼叠形成的组合构件其表面外包有外包纤维布;所述外包纤维布和树脂固化成复合材料面板;在所述组合构件内部,上下相邻和/或左右相邻的拉挤管芯材接缝位置的缠绕纤维布与树脂固化成复合材料腹板;所述复合材料腹板沿拉挤管芯材高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布置,形成空间格构腹板。
[0009]优选的,所述拉挤管封口材料为复合材料片材或结构泡沫块,所述复合材料片材
通过胶粘封口;所述结构泡沫块塞入所述拉挤管芯材的两端并固定进行封口;所述复合材料面板外部包裹有碳纤维布。
[0010]优选的,所述拉挤管芯材的尺寸、数量可根据结构实际受力灵活采用;所述缠绕纤维布的铺设方向与层数可根据需要灵活控制;所述外包纤维布的铺设方向与层数可根据需要灵活控制。
[0011]优选的,所述缠绕纤维布和所述外包纤维布的材质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杂交纤维布;所述缠绕纤维布和所述外包纤维布中纤维的轴向方向为:单轴向、双轴向或多轴向;所述拉挤管芯材内部填充有轻混凝土。
[0012]优选的,所述树脂选择以下的种类的树脂: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001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所述拉挤管芯材的两端使用所述拉挤管封口材料进行封口;
[0015]S2、对已完成封口的拉挤管芯外表面材铺设缠绕纤维布;所述缠绕纤维布的铺设层数及方向为:单层单向、单层双向或多层多向;
[0016]S3、拼叠步骤S2中的拉挤管芯材,形成组合构件,呈梁的形状;
[0017]S4、在所述组合构件的外表面在铺设一层或者多层外包纤维布;
[0018]S5、将步骤S4中获得的组合构件置于真空袋或模具中,在通过真空袋成型工艺、真空导入成型工艺或RTM成型工艺将树脂灌入到真空袋或模具中;
[0019]S6、等待树脂固化成型后,取出,所述外包纤维布和树脂固化成复合材料面板;在所述组合构件内部,上下相邻和/或左右相邻的拉挤管芯材接缝位置的缠绕纤维布与树脂固化成复合材料腹板,即制得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采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以复合材料拉挤型材为芯材,以复合材料为面层及腹板,充分利用了拉挤型材和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两种的优点,使得构件抗压、抗弯、抗剪以及抗剥离能力显著提高解决了承载力低及界面剥离问题,满足了实际工程需求。
[002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在铁路运输领域应用广泛,可以取代现有铁轨上的木枕,本技术相对与现有技术中的木枕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轨距保持能力好、扣件安装灵活及生产机械化、连续化等优点,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拉挤管芯材水平拼叠。
[0024]图2为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示意图,拉挤管芯材竖直拼叠。
[0025]图3为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示意图,多列拉挤管芯材水平拼叠。
[0026]图4为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示意图,多层拉挤管芯
材竖直拼叠。
[0027]图5为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的工程应用实例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中的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的断面图。
[0029]图7为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的纤维铺层示意图。
[0030]图8为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的工程应用于铁路轨枕的示意图。
[0031]图9为图8中的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中:1为拉挤管芯材,2为拉挤管封口材料,3为缠绕纤维布,4为外包纤维布,5为复合材料腹板,6为复合材料面板,7为碳纤维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参见图1,本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轴向纤维增强拉挤型材夹芯复合材料承重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挤管芯材、拉挤管封口材料、复合材料腹板和复合材料面板;所述拉挤管芯材为矩形截面,其外表面缠绕有缠绕纤维布,并且由所述拉挤管封口材料进行封口;所述拉挤管芯材设有多个,多个拉挤管芯材拼叠形成组合构件,呈梁的形状,所述拉挤管芯材拼叠的方式有:水平拼叠、竖直拼叠、多列拉挤管芯材水平拼叠和多层拉挤管芯材竖直拼叠;所述多个拉挤管芯材拼叠形成的组合构件其表面外包有外包纤维布;所述外包纤维布和树脂固化成复合材料面板;在所述组合构件内部,上下相邻和/或左右相邻的拉挤管芯材接缝位置的缠绕纤维布与树脂固化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王蕴天韩娟霍瑞丽杨晨蔡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