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火电机组参数至650℃的汽轮机回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278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火电机组参数至650℃的汽轮机回热系统,包括高压缸和中压缸;一级抽汽口与第一外置蒸汽冷却器连接,第一外置蒸汽冷却器与第一高压加热器连接;高压缸排汽口分两路,一路去锅炉再热器,一路与第二高压加热器连接;三级抽汽口与第二外置式蒸汽冷却器连接,第二外置蒸汽冷却器与第三高压加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回热系统,可显著降低一级、三级抽汽过热度,减少不可逆损失(损),改善高压加热器运行工况,降低加热器制造成本,同时将一级、三级抽汽多余的热量用于加热锅炉给水,起到一定的节煤效果,提高了机组循环效率,对于发展火电机组65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临界发电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临界发电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火电机组参数至650

的汽轮机回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
,涉及一种提升火电机组参数至650℃的汽轮机回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化石能源中煤炭仍然占主导地位,“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要的一次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煤炭是从源头上降低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最有效的手段,其中高效、清洁煤电技术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主要途径,而发展高效率的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提高火电厂的发电效率,减少火电厂的煤炭消耗,是高效、清洁煤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0003]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部分国家先后启动了先进的7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研发计划,但700℃超超临界机组需要大量使用价格极其昂贵的镍基合金,致使电厂造价大幅上升,预计7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在较长时期内无法实现工程应用。近年高温材料的研究开发有了新的进展,在7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研发过程中开发出了一些成本相对较低、性能中端的材料,目前已有一批可用的铁素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及铁镍基合金等材料,且技术经济性能较好,因此65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将成为当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发展方向。
[0004]火电机组主、再热蒸汽温度提至650℃后,原汽轮机回热系统各级加热器抽汽过热度均明显升高,导致对应的加热器进汽温度过高,运行工况恶劣,制造成本提高,同时超高过热度利用能级不合理,加热器换热温差大,导致不可逆损失(损)增加,机组能耗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火电机组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提效改造的需求,提供一种提升火电机组参数至650℃的汽轮机回热系统,降低汽轮机回热系统高压加热器抽汽过热度,减少不可逆损失(损),降低加热器制造成本,同时提高机组循环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提升火电机组参数至650℃的汽轮机回热系统,包括:
[0008]高压缸,所述高压缸与中压缸同轴连接,高压缸的一级抽汽口通过调热系统连接回热单元,高压缸的进汽为锅炉主蒸汽,其排汽口分两路,第一路连接锅炉再热器,第二路连接回热单元;
[0009]中压缸,所述中压缸的进汽为锅炉再热蒸汽,中压缸的三级抽汽口通过调热系统连接回热单元;
[0010]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的入口连接除氧器,出口连接锅炉省煤器,调热系统和回热单元均设置在给水管道上,且回热系统设置在调热系统的上游方向。
[0011]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0012]所述调热系统包括沿给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分流口、第二阀门组、第二汇流口、第一分流口、第一阀门组以及第一汇流口;第一阀门组上并联有第一外置蒸汽冷却器,第二阀门组上并联有第二外置蒸汽冷却器。
[0013]所述第一分流口将给水分为两路,第一路输送至第一阀门组,第二路通过第三阀门组输送至第一外置蒸汽冷却器的水侧入口,第一外置蒸汽冷却器的水侧出口连接第一汇流口;所述第二分流口将给水分为两路,第一路输送至第二阀门组,第二路通过第四阀门组输送至第二外置蒸汽冷却器的水侧入口,第二外置蒸汽冷却器的水侧出口连接第二汇流口;
[0014]第一外置蒸汽冷却器的汽侧入口连接高压缸的一级抽汽口,汽侧出口连接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外置蒸汽冷却器的汽侧入口连接中压缸的三级抽汽口,汽侧出口连接第二高压加热器。
[0015]所述回热单元包括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以及第三高压加热器;第一高压加热器的汽侧入口连接第一外置蒸汽冷却器的汽侧出口,第一高压加热器的疏水口与第二高压加热器相连,第二高压加热器的疏水口与第三高压加热器相连,第三高压加热器的疏水口与除氧器相连;第二高压加热器的汽侧入口连接高压缸的排汽口,第三高压加热器的汽侧入口连接第二外置蒸汽冷却器的汽侧出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火电机组主、再热蒸汽温度提至650℃后,原汽轮机回热系统各级加热器抽汽过热度均大幅升高,一级和三级抽汽尤为明显,本技术提出的回热系统,可显著降低一级、三级抽汽过热度,减少不可逆损失(损),改善高压加热器运行工况,降低加热器制造成本,同时将一级、三级抽汽多余的热量用于加热锅炉给水,起到一定的节煤效果,提高了机组循环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高压缸;2-中压缸;3-高压缸排汽口;4-一级抽汽口;5-三级抽汽口;6-第一外置蒸汽冷却器;7-第二外置蒸汽冷却器;8-给水管道;9-第一高压加热器;10-第二高压加热器;11-第三高压加热器;12-第一汇流口;13-第一阀门组;14-第一分流口;15-第二汇流口;16-第二阀门组;17-第二分流口;18-第三阀门组;19-第四阀门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
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2]本技术公开的上下文中,当将一层/元件称作位于另一层/元件“上”时,该层/元件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层/元件上,或者它们之间可以存在居中层/元件。另外,如果在一种朝向中一层/元件位于另一层/元件“上”,那么当调转朝向时,该层/元件可以位于该另一层/元件“下”。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火电机组参数至650℃的汽轮机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缸(1),所述高压缸(1)与中压缸(2)同轴连接,高压缸(1)的一级抽汽口(4)通过调热系统连接回热单元,高压缸(1)的进汽为锅炉主蒸汽,其排汽口分两路,第一路连接锅炉再热器,第二路连接回热单元;中压缸(2),所述中压缸(2)的进汽为锅炉再热蒸汽,中压缸(2)的三级抽汽口(5)通过调热系统连接回热单元;给水管道(8),所述给水管道(8)的入口连接除氧器,出口连接锅炉省煤器,调热系统和回热单元均设置在给水管道(8)上,且回热系统设置在调热系统的上游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火电机组参数至650℃的汽轮机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热系统包括沿给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分流口(17)、第二阀门组(16)、第二汇流口(15)、第一分流口(14)、第一阀门组(13)以及第一汇流口(12);第一阀门组(13)上并联有第一外置蒸汽冷却器(6),第二阀门组(16)上并联有第二外置蒸汽冷却器(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火电机组参数至650℃的汽轮机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口(14)将给水分为两路,第一路输送至第一阀门组(13),第二路通过第三阀门组(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文平谢天屈杰马汀山黄嘉驷薛朝囡范庆伟雒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