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76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包括进水水管连接头、出水水管连接头、前置滤芯和反渗透膜元件,其中进水水管连接头一端与上游自来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前置滤芯的进水口连接,前置滤芯的出水口通过管件与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膜元件的出水口与出水水管连接头连接,出水水管连接头出水端分为两路,一路与水龙头连接,一路与下游自来水管路连接,其中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为低压耐污染膜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常规净水机无电控系统、无增压泵、限流阀等,结构简单,不用接电,既不用预留接电口,又无触电风险,还可节约电能。还可节约电能。还可节约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净水设备是采用压力驱动利用反渗透膜将市政自来水等水源进行过滤的净水装置,常规的反渗透设备包括几个部分:增压泵、反渗透模组、电路板、储水罐、PP棉及活性炭滤芯、水龙头、进水电磁阀等。常规净水工艺为电控系统根据储水罐液位或压力桶内压力变化控制增压泵及进水阀的开启,开启增压泵后增压泵向管路内自来水原水增压,原水首先通过PP棉及活性炭过滤及吸附,后进入反渗透模组,原水在压力作用下部分透过反渗透膜过滤,成为产水,产水进入储水罐或直饮,未过滤的原水及浓缩的原水成为浓水,通过限流阀控制浓水流量来调整废水与产水的比例。
[0003]常规反渗透净水设备在家庭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废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净水设备需要使用电来驱动增压泵产生压力克服渗透压,在净水机的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接水接电,使用过程中存在漏电触电风险;净水机采用压力桶或储水罐来储存过滤后的净化水,储水桶或压力罐存在生菌等二次污染风险;净水机配件多、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维修不便捷。
[0004]因此,需要一种不用电且无废水的净水设备来解决现有净水设备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做到自来水常压下满足家用水量需求,无需增压泵增压,不用外接电源,并且通过与家用自来水管路进行合理分配,可达到无废水的要求。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包括进水水管连接头、出水水管连接头、前置滤芯和反渗透膜元件,其中进水水管连接头一端与上游自来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前置滤芯的进水口连接,前置滤芯的出水口通过管件与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膜元件的出水口与出水水管连接头连接,出水水管连接头出水端分为两路,一路与水龙头连接,一路与下游自来水管路连接,其中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为低压耐污染膜元件。
[0008]所述的低压耐污染膜元件,可采用4040型或更大面积的耐污染超低压膜元件,由于膜元件面积大,产水量高,故在低压下膜元件产水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膜元件的面积较大,死端过滤时盐分容纳量大,故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死端过滤使用,耐受无机污染。
[0009]优选地,所述前置滤芯为PP棉和活性炭滤芯。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针对浓水排放问题与家庭进水管路进行整合,可做到保证家庭正
常用水及膜元件正常寿命的同时,无废水排放;
[0012](2)本技术利用低压耐污染膜元件,可达到自来水常压下即可直饮水的目的,不需要增压泵增压,无二次污染;
[0013](3)本技术相对于常规净水机无电控系统、无增压泵、限流阀等,结构简单,不用接电,既不用预留接电口,又无触电风险,还可节约电能;本技术不用电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低压耐污染膜元件,即在自来水常压0.2Mpa下即可达到1L/min以上的产水量要求,可达到不需增压泵即可达到直饮要求,并且耐污染性强,可死端过滤使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容易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描述。该附图仅绘出了本申请的典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其中:
[0015]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的实施方式,其包括进水水管连接头、出水水管连接头、前置滤芯3和反渗透膜元件6,其中进水水管连接头一端与上游自来水管路1连接,上游自来水管路1与进水水管连接头之间设置进水阀门2,另一端与前置滤芯3的进水口连接,前置滤芯3的出水口通过管件与反渗透膜元件6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膜元件6的出水口与出水水管连接头连接,出水水管连接头出水端分为两路,即产水管路9和浓水管路8,产水管路9与水龙头7连接,浓水管路8与下游自来水管路5连接,浓水管路8与下游自来水管路5之间设置出水阀门4,其中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为低压耐污染膜元件,比如可采用4040型或更大面积的耐污染超低压膜元件,由于膜元件面积大,产水量高,故在低压下膜元件产水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膜元件的面积较大,死端过滤时盐分容纳量大,故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死端过滤使用,耐受无机污染。所述前置滤芯3选用PP棉和活性炭滤芯。
[0018]本技术无废水是通过将反渗透浓水管与自来水管路联通,当家庭使用自来水时膜元件为冲洗状态,当单独使用净水设备时管路为死端过滤,故净水设备的进水管需与自来水的上游进水管路相连接,越靠近总进水管越有利于净水设备的冲洗,为保证净水设备寿命稳定,单次使用产水建议控制在5L内,浓水管路与下游自来水管路连接,当家庭其它场所使用自来水时,自来水流经净水设备对反渗透膜进行冲洗,当开启净水设备时自来水在压力作用下透过反渗透膜,从产水管路流出。需要在反渗透膜组前设置PP棉滤芯来过滤自来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防止反渗透膜被此类物质堵塞,还需增加前置活性炭滤芯来对自来水中余氯物质进行吸附,防止反渗透膜元件被氧化。
[0019]本技术可以以其他具体的形式进行体现,但并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用电无废水的反渗透直饮净水设备,包括进水水管连接头、出水水管连接头、前置滤芯和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进水水管连接头一端与上游自来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前置滤芯的进水口连接,前置滤芯的出水口通过管件与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膜元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力赵旭裴志强刘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水源分离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