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水处理膜基材的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28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E水处理膜基材的前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空间(1)、PE基材(2)、导入辊(3)、第一主动辊(4)、导出辊(8)和第二主动辊(9);PE基材(2)经过导入辊(3)进入净化空间(1),再依次经过净化空间(1)中的第一主动辊(4)和第二主动辊(9),第一主动辊(4)和第二主动辊(9)利用动力带动PE基材(2)同步旋转,并给PE基材(2)提供达到蠕变的温度,之后,达到水处理用PE基材的要求,PE基材(2)经过导出辊(8)出净化空间(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处理装置,能很好的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PE基材在传统大张力控制下解决平整性而易形变的缺点,从而确保了后续生产工艺的顺利实施。而确保了后续生产工艺的顺利实施。而确保了后续生产工艺的顺利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水处理膜基材的前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膜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PE水处理膜基材的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膜法水处理技术不仅在健康生活饮水领域独占鳌头外,还在造纸工业废水、石油、石化行业废水、纺织、印染废水等领域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0003]由于膜技术的应用面越来越广,市场对膜技术的核心材料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耐酸碱和抗氧化方面,还在成本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基于PE(polyethene,聚乙烯)材质的水处理膜材料顺势而出,而与传统膜材料所不同的是,此类膜材料在工艺上对设备的要求较为苛刻,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PE原材料的前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做好此种水处理膜材料的基础,基于以上重要原则,就要求从装置上根本的解决原材料的平整性、温湿度、及物理表观等。
[0004]传统PE处理装置,大多采用控制张力的方式解决料膜平整性,这样会对材料产生更多的应力变形,对于水处理膜材料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E水处理膜基材的前处理装置,以实现为生产高性能的PE水处理膜材料提供可靠的保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一种PE水处理膜基材的前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空间(1)、PE基材 (2)、导入辊(3)、第一主动辊(4)、导出辊(8)和第二主动辊(9);
[0009]所述的PE基材(2)经过导入辊(3)进入净化空间(1),再依次经过净化空间(1)中的第一主动辊(4)和第二主动辊(9),第一主动辊(4)和第二主动辊(9)利用动力带动PE基材(2)同步旋转,并给PE基材(2) 提供达到蠕变的温度,之后,达到水处理用PE基材的要求,PE基材(2) 经过导出辊(8)出净化空间(1)。
[0010]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架(16)、固定架二(17)、紧固杆 (7)、转动体(14)、进辊管(10)、出辊管(11)、旋转接头(13)和控温机组二(23);
[0011]固定架(16)与固定架二(17)通过连接紧固杆(7)固定连接,组成刚性体,第一主动辊(4)通过转动体(14)连接在固定架(16)、固定架二 (17)以及连接紧固杆(7)组成的刚性体中,旋转接头(13)连接在第一主动辊(4)端头,并与第一主动辊(4)之间依靠密封螺纹进行连接,进辊管 (10)和出辊管(11)的一端分别连接旋转接头(13)的进口和出口,另外一端分别连接控温机组二(23)的进口和出口,组成第一主动辊(4)的闭环的回路。
[0012]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传动电机(22)、电机支架(21)和连接件 (20);
[0013]所述传动电机(22)与电机支架(21)固定连接,电机支架(21)安装在固定架二(17)上,连接件(20)连接传动电机(22)与第一主动辊 (4)的轴头,实现向第一主动辊(4)可靠传递动力,第一主动辊(4)利用动力力带动基材(2)同步旋转,进行基材(2)的输送。
[0014]优选地,所述旋转接头(13)连接在第二主动辊(9)端头,并与第二主动辊(9)之间依靠密封螺纹进行连接,进辊管(10)和出辊管(11)的一端分别连接旋转接头(13)的进口和出口,另外一端分别连接控温机组二 (23)的进口和出口,组成第二主动辊(9)的闭环的回路。
[0015]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控温机组一(12);所述控温机组一(12)通过进辊管(10)和出辊管(11)实现对第二主动辊(9)的温度控制,控温机组二(23)通过进辊管和出辊管实现对第一主动辊(4)的温度控制。
[0016]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均布分风腔(5)、分风管(6)、送风机组 (15)和温湿度监测装置(19);
[0017]所述净化空间(1)的外围连接着均布分风腔(5),均布分风腔(5)上连接着温湿度监测装置(19),温湿度监测装置(19)作为送风机组对净化空间(1)所进的风温湿度的控制反馈,送风机组(15)通过分风管(6)送入所需要的经过净化和温湿控的气体。
[0018]优选地,在净化空间(1)上部留有与均布分风腔(5)大小一致的孔,均布分风腔(5)下部与净化空间(1)进行固定连接,分风管(6)与均布分风腔(5)上部固定连接,温湿度监测装置(19)固定于均布分风腔(5)的中间位置;
[0019]温湿度监测装置(19)测量出温湿度数据输送到送风机组(15)的控制中心,空气经过送风机组(15)自带的高效过滤器后,进入送风机组(15) 内部的相关工艺指标的控制处理过程,干净的空气通过分风管(6)送入净化空间(1)。
[0020]由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处理装置,能很好的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PE基材在传统大张力控制下解决平整性而易形变的缺点,从而确保了后续生产工艺的顺利实施。
[0021]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PE水处理膜基材的前处理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PE水处理膜基材的前处理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0024]1.净化空间;2.PE基材;3.导入辊;4.第一主动辊;5.均布分风腔;6分风管;7.紧固杆;8.导出辊;9.第二主动辊;10.进辊管;11.出辊管;12.控温机组一;13.转接头;14.转动体;15.送风机组;16.固定架;17.固定架二;18.送风监测装置;19.温湿度监测装置;20.连接件;21.电机支架;22. 传动电机;23.控温机组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
[0026]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27]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水处理膜基材的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空间(1)、PE基材(2)、导入辊(3)、第一主动辊(4)、导出辊(8)和第二主动辊(9),所述导入辊(3)设置在净化空间(1)的入口处,所述导出辊(8)设置在净化空间(1)的出口处,所述第一主动辊(4)、第二主动辊(9)和导出辊(8)设置在所述净化空间(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架(16)、固定架二(17)、紧固杆(7)、转动体(14)、进辊管(10)、出辊管(11)、旋转接头(13)和控温机组二(23);固定架(16)与固定架二(17)通过连接紧固杆(7)固定连接,组成刚性体,第一主动辊(4)通过转动体(14)连接在固定架(16)、固定架二(17)以及紧固杆(7)组成的刚性体中,旋转接头(13)连接在第一主动辊(4)端头,并与第一主动辊(4)之间依靠密封螺纹进行连接,进辊管(10)和出辊管(11)的一端分别连接旋转接头(13)的进口和出口,另外一端分别连接控温机组二(23)的进口和出口,组成第一主动辊(4)的闭环的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传动电机(22)、电机支架(21)和连接件(20);所述传动电机(22)与电机支架(21)固定连接,电机支架(21)安装在固定架二(17)上,连接件(20)连接传动电机(22)与第一主动辊(4)的轴头,实现向第一主动辊(4)可靠传递动力,第一主动辊(4)利用动力力带动基材(2)同步旋转,进行PE基材(2)的输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力陈真卢彦斌易肖卫任凤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水源分离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