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14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包括固定钳片、活动钳片和手柄部分,还包括超声传感机构,超声传感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钳片前端的超声换能器和设置在手柄部分的超声控制模块,以及与超声控制模块连接的蜂鸣器,超声换能器用于检测固定钳片与活动钳片咬口处是否存在软组织,超声控制模块用于向超声换能器提供电信号,并接收超声换能器回传的回波电信号,再根据回波电信号控制蜂鸣器启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超声传感机构,能实现手术中对咬骨钳咬口处的骨质和软组织的准确快速识别,在检测到咬口处有软组织时,发出峰鸣报警,有效避免咬骨钳对软组织的损伤,大大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结构简单、可拆卸,满足术后消毒要求。满足术后消毒要求。满足术后消毒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

技术介绍

[0002]椎板咬骨钳是脊柱外科的常用手术器械,用于椎管内外异常增生骨质的精准去除。使用时,靠活动钳片在固定钳片上的滑动使两刃口实现对接来完成对椎板骨及其他脊柱骨的咬切和修整。
[0003]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椎板咬骨钳(Kerrison咬骨钳,又称冲击式枪式椎板咬骨钳,简称枪钳)是脊柱外科最主要的手动器械,有将近5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咬除椎板和异常增生的骨质以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受到的压迫。具体操作时手术者握持手柄,使相互嵌合的两个钳片咬口咬合,可切除咬口面积大小的骨质。该咬骨钳效率低,并且由于增生骨质和脊髓与神经根存在粘连,之间没有明确易分的界限。这样该咬骨钳每次用于咬骨时都有可能损伤到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出现脑脊液漏、一侧肢体瘫痪等医源性事故。所以该椎板咬骨钳对手术者的经验依赖性太强,手术安全性差。
[0004]过去10年来,虽然已经出现了多种改进型椎板咬骨钳,如高速磨钻(High-speed drills,HSDs)、超声骨刀(ultrasonic BoneScalpel,UBS)、超声抽吸器以及脊柱减压系统,但这些咬骨钳仍没有解决准确区别骨质与软组织,避免咬骨钳对软组织损伤的问题。近期,Pflugmacher分析了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管理局和全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两项全美范围的超大型管理性数据库(administrative databases)中,患者发生与上面几种器械相关的脑脊液漏的数据,并且依据针对这几种减压工具的单项文献报道作了校准,结论是总体脑脊液漏发生率都在3.5%左右。由于医源性脑脊液会明显增加患者术后不良事件(比如髓内感染和顽固性腰腿痛等)的发生率,并且增加住院周期和费用,因此,3.5%的脑脊液漏发生率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事件。
[0005]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椎板咬骨钳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使其能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区别骨质与软组织,避免咬骨钳对软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易拆装,易消毒,便于清洗,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使其能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区别骨质与软组织,避免咬骨钳对软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易拆装,易消毒,便于清洗,从而克服现有的椎板咬骨钳的不足。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包括固定钳片、活动钳片,和带动所述活动钳片在所述固定钳片上滑动的手柄部分,还包括超
声传感机构,所述超声传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钳片前端的超声换能器,和设置在所述手柄部分的超声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超声控制模块连接的蜂鸣器,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超声控制模块的连接线设置在所述固定钳片内部,所述超声换能器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固定钳片与活动钳片咬口处的软组织,所述超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超声换能器提供电信号,并接收所述超声换能器回传的回波电信号,再根据回波电信号控制所述蜂鸣器启闭。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
[0009]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外壳体厚度小于1mm,直径小于3mm。
[0010]进一步改进,所述超声控制模块包括数据处理模块、超声激励发射电路和回波接收电路,所述超声激励发射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指令,向所述超声换能器提供电信号,所述回波接收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用于接收所述超声换能器回传的回波电信号,并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超声激励发射电路上设置场效晶体管和场效晶体管驱动器。
[0012]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波接收电路上依次设置低噪声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和模拟数字转换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与所述超声换能器连接。
[0013]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部分包括固定手柄和铰接在其上的活动手柄,所述固定钳片的后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手柄的上端,所述超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手柄上,所述固定钳片的后端设有与所述超声控制模块连接的预留接口,所述固定钳片与所述固定手柄固定连接后,所述超声换能器通过所述预留接口与所述超声控制模块连通;
[0014]所述活动手柄的上端与所述活动钳片的后端通过可拆卸式销轴连接,所述活动手柄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活动钳片沿所述固定钳片滑动,实现所述活动钳片与固定钳片之间咬口的咬合。
[0015]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钳片与所述固定手柄之间通过卡合机构连接。
[0016]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部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手柄下端和活动手柄下端之间的弹片。
[0017]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技术椎板咬骨钳通过在增设超声传感机构,能实现手术中对咬骨钳咬口处的骨质和软组织进行准确快速的识别,在检测到咬口处有软组织时,发出峰鸣报警提示,提醒术者变换角度,有效避免对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损伤,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9]2.还通过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利用压电陶瓷本身所具有的正电压效应和逆电压效应来实现对电信号-声波-电信号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超声传感机构的检测可靠性。
[0020]3.还通过对压电陶瓷换能器外壳体的限定,使其在保证检测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固定钳片空间的占用,保证固定钳片的整体刚度。
[0021]4.还通过设置超声激励发射电路保证检测电路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以及通过设置具有两级放大处理的回波接收电路,能进一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0022]5.还通过将咬骨钳设置成分体的可拆卸结构,便于组装和拆卸,利于清洗,利于消毒,满足该椎板咬骨钳术后消毒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3]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中超声传感机构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椎板咬骨钳是在现有椎板咬骨钳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增设了超声传感机构,使其具有超声传感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该超声传感功能能准确识别咬骨钳前端咬口处是否存在神经、血管等软组织,若存在则发出报警,提醒术者注意,起到有效防止咬骨操作时损伤神经软组织的风险,降低脑脊液漏发生率。并且该椎板咬骨钳还通过设置成可拆卸结构,能实现易清洗、易消毒的有益效果。其具体的实施例如下。
[0027]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包括固定钳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包括固定钳片、活动钳片,和带动所述活动钳片在所述固定钳片上滑动的手柄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传感机构,所述超声传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钳片前端的超声换能器,和设置在所述手柄部分的超声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超声控制模块连接的蜂鸣器,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超声控制模块的连接线设置在所述固定钳片内部,所述超声换能器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固定钳片与活动钳片咬口处的软组织,所述超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超声换能器提供电信号,并接收所述超声换能器回传的回波电信号,再根据回波电信号控制所述蜂鸣器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外壳体厚度小于1mm,直径小于3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超声传感功能的椎板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控制模块包括数据处理模块、超声激励发射电路和回波接收电路,所述超声激励发射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指令,向所述超声换能器提供电信号,所述回波接收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用于接收所述超声换能器回传的回波电信号,并传送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栋华罗杨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