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211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引线的配线容易、能小型.薄型化、连接器的连接也容易的液晶显示装置。照射液晶显示面板(2)的照明单元具备大致楔形状的导光板(5)、沿导光板(5)的一侧端的板厚面配设的线状光源(4)、与上述线状光源(4)的两端连接的引线(44)和收藏这些零件的机架(7)。上述引线(44)沿导光板(5)的另一侧端,收藏在上述机架(7)底壁的凹形沟(72b)内并从上述机架(7)的背面侧向外面导出。在驱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板(11),形成引导连接器的连接的引导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能用在行车导航装置以外,还能作为煮饭器等家电设备的显示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掩盖显示部背面的机架和设置在该机架背面的电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和其他显示装置比较,由于具有消费电功率低、轻、省空间等特征,所以能作为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行车导航、电视及各种OA设备等显示装置使用。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各种设备的多功能化、高性能化、便利性的提高和低成本化年年进展,追随该进展,该显示装置也进一步要求改善高品质化、低消费电功率化、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等。例如,在1DIN(高度50mm×宽度178mm)型的行车导航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当搭载在各种车上时,由于其安装空间受到限制,除了上述薄型·小型化外,还要求安装操作的容易性及防止灰尘等侵入。这些液晶显示装置,通常为了实现明亮的显示画面,附设具有各种光源的照明单元,用该照明单元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后照射光。而且,该照明单元,根据光源的安装位置大致区分成2个不同类型,其中一个是沿导光板侧端面配置线性光源的边缘光型,另一个是在导光板的背面配置光源的直下型。其中,边缘光型由于薄型化和发光面的亮度均匀性优良,多数采用在薄度优先的设备。直下型由于能配设大型光源,采用在要求高亮度的设备。然而,近几年,这种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向着小型、薄型、轻量化进展,随着这些,背照光也要求进一步小型、薄型化。该小型、薄型化等,通过使构成背照光的各个零件,例如,使光源、导光板和机架等小型、薄型、轻量化来完成,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机架内的配线想办法来完成。例如,特开2001-249621号公报介绍一种照明单元,将与光源连接的引线有效地收藏在机架内。该照明单元UT的构成,如图8所示,具有光源102、将来自该光源102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板101、配置在导光板101的下方及侧面方向的金属制的机架104,在导光板101的侧面和机架104之间夹入与光源102连接的引线103,同时用多个突起K按压该引线103,使其不从机架脱离。可是,在该照明单元,由于在导光板的侧面和机架之间设置间隙,引线收藏在该间隙中,所以机架必须要加大该收藏空间部分的,其结果,也使显示装置变大。例如,特开2002-150823号公报也公开了与光线连接的电线不使用片状配线的小型化背照光装置。该背照光装置110,如图9所示,具有侧端面作为入射面的导光板111、沿着入光面的侧端面横向设置的线状光源112和与该线状光源112的纵向一侧连接的引线113,上述引线113延设到线状光源112的纵向另一端侧。而且,导光板111具有板厚随着远离入光面变薄地倾斜的背面,同时被配置成随着板厚变薄,导光板背面的下方空间变大。上述引线113以从入光面留出间隔T的状态通到上述导光板110的背面侧,沿设至上述线状光源112的纵向另一端侧,同时位于随着导光板变薄而变大的导光板下方空间内,该引线113的一部分配设在作为入光面的导光板侧端面下缘的上方。可是,即使这种配线构成,由于从入射面留出间隔T并在下方框架的下侧配线引线,所以显示装置的厚度变厚。若想要使其厚度变薄,就有限定引线尺寸的问题。这种液晶显示装置设置有接收图像用信号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背面的较多,根据其位置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特开2002-351349号公报公开了能容易确认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具体地说,在框架上收藏液晶单元和背照光,用前面荧光屏盖(外框架)掩盖液晶单元的上面侧,用后面荧光屏盖掩盖下面侧,同时在对应于控制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后面荧光屏盖的位置开口了确认孔。其结果,从该确认孔能容易确认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但是,在将特开2002-351349号公报记载了的液晶显示装置使用于例如车载用导航装置等的需要薄型化的用途时,向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背面的连接器的连接,由于使从车侧的控制面板出来的配线和液晶显示装置的连接器连接,看不见连接器,操作性非常差。因此,频繁发生连接器的破损和连接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些已有技术拥有的课题而研制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的配线容易、能小型·薄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连接器的连接容易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能用以下的构成达到。即,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和照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照明单元,其特征是,上述照明单元具备具有板厚从一侧端向另一侧端变薄地倾斜的背面的大致楔形状的导光板、沿上述导光板的一侧端的板厚面配设的线状光源、分别与上述线状光源的两端连接的引线和收藏这些零件的机架,上述导光板以随着其板厚变薄上述导光板的背面和上述机架底壁的间隙扩大的方式设置,上述引线的一部分在上述间隙内,沿上述导光板的另一侧端配线,并从上述机架的背面侧向外面导出。若使用该构成,由于将导光板作成楔形状,因为在板厚薄的部分的底部配线线状光源的引线,不必要改变设置在机架和导光板之间配置引线的空间,因而能提供达到小型·薄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引线,其一部分收藏于在上述机架的底壁形成的沟内,通过上述沟向上述机架的外部导出;又一特征是,上述导光板,在其背面配设反射板,上述反射板有其一端大致弯曲成コ字状的弯曲部,在上述弯曲部内插入上述线状光源及上述导光板的板厚端缘。若使用该构成,用上述沟固定引线,在装配液晶显示装置时引线不妨碍,コ字状形成反射板,故能支持线状光源及导光板,所以线状光源及导光板的装配也容易,因而,能更简单进行液晶显示装置的装配。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机架背面,和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平行地安装搭载了驱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元件和连接器的电路板。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机架背面,形成引导主体侧连接器向上述连接器的连接的引导构件;又一特征是,上述电路板固定成高台面式(高床式),上述引导构件有向对着上述连接口的长边的面伸长的斜面;其另一特征是,上述引导构件是与上述机架整体形成的树脂制构件。若使用该构成,由于电路板和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平行安装,在上述机架的背面设置向连接器引导主体侧连接器的一部分是斜面的引导构件,所以能提供一种在限定空间的位置进行安装时也能容易安装的液晶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抽出放大了图3的一部分零件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的背面侧立体图。图6是图5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5的A-A剖面图。图8表示已有的照明单元,该图(A)是剖面图,该图(B)是俯视图。图9表示已有的背照光装置,该图(A)是剖面图,该图(B)是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图4,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1,如图1~图3所示,由液晶显示面板2,灯组件4,传递来自灯组件的光源41的光的导光板5,配置在导光板5表面的发光面上的光学片3,配置在导光板5的背面上的反射板6,收藏这些灯组件4、导光板5及反射板6的机架7,固定围绕该机架7的外周围的液晶显示面板等的外框架9,安装在机架7背面的电路板11,绝缘片12和掩盖该电路板11和绝缘片12的保护盖8等构成。照明单元用光学片3、灯组件4、导光板5和反射板6等构成。在电路板11的背面搭载驱动液晶显示面板2的电路元件和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和照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照明单元,其特征是,上述照明单元具备具有板厚从一侧端向另一侧端变薄地倾斜的背面的大致楔形状的导光板、沿着上述导光板的一侧端的板厚面配设的线状光源、分别与上述线状光源的两端连接 的引线和收藏这些零件的机架,上述导光板以随着其板厚的变薄上述导光板的背面和上述机架底壁间的间隙扩大的方式设置,上述引线的一部分在上述间隙内沿着上述导光板的另一侧端配线,从上述机架的背面侧向外面导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野稔生酒本洋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鸟取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