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身工装及具有该翻身工装的翻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193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身工装及具有该翻身工装的翻身系统,该翻身工装用于管桩的翻身,包括起升梁、第一吊梁、第二吊梁和第三吊梁,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起升梁铰接,所述第一吊梁与所述第二吊梁铰接,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第三吊梁之间设有伸缩结构,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结构动作以带动所述第三吊梁上升或下降;所述起升梁上设有至少一个起升吊点,所述第一吊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吊点,所述第三吊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吊点。该翻身工装的结构设计,只用一个吊装设备的一个吊钩部与其配合就可以实现管桩由水平姿态向直立姿态的翻身作业,能够降低管桩施工的作业成本和作业时间。工的作业成本和作业时间。工的作业成本和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身工装及具有该翻身工装的翻身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海上风电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身工装及具有该翻身工装的翻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管桩作为海上风电场的基础形式之一,在施工时,需要将其由水平姿态翻身至直立姿态,才能进行后续的安装作业。
[0003]随着海上风电场的大规模发展,管桩的直径和重量越来越大,现有的管桩重量可达1000~2000吨。
[0004]为实现管桩自水平姿态向直立姿态的翻身,管桩的桩身上通常设有三个吊耳,位于管桩一端的两个主吊耳和位于管桩另一端的一个翻身吊耳;在翻身时,可通过一个浮吊的主、副吊钩的配合实现管桩的翻身,也可通过两个浮吊的两个吊钩的配合实现管桩的翻身。
[0005]采用一个浮吊对管桩进行翻身时,将该浮吊的主吊钩与管桩的两个主吊耳挂接配合,该浮吊的副吊钩与管桩的一个翻身吊耳挂接配合,通过使主吊钩上升,副吊钩下降来实现管桩的翻身,此种方式,该浮吊的主吊钩和副吊钩之间需要满足一定的间距才能使管桩顺利翻身,随着管桩长度和重量的增加,浮吊的主吊钩和副吊钩的受力增大,主吊钩和副吊钩之间的距离需求也越大,目前的浮吊还无法满足该要求。
[0006]采用两个浮吊对管桩进行翻身时,对两者配合作业的要求较高,施工成本较高,且浮吊的资源紧缺,可能会影响管桩的施工作业,施工耗时较长。
[0007]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翻身工装,使得利用一个浮吊即可完成对管桩的翻身作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身工装及具有该翻身工装的翻身系统,只用一个吊装设备的一个吊钩部与该翻身工装配合就可以实现管桩由水平姿态向直立姿态的翻身作业,能够降低管桩施工的作业成本和作业时间。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翻身工装,用于管桩的翻身,包括起升梁、第一吊梁、第二吊梁和第三吊梁,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起升梁铰接,所述第一吊梁与所述第二吊梁铰接,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第三吊梁之间设有伸缩结构,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结构动作以带动所述第三吊梁上升或下降;所述起升梁上设有至少一个起升吊点,所述第一吊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吊点,所述第三吊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吊点。
[0010]如上所述的翻身工装,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起升梁的铰接轴线与所述起升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0011]如上所述的翻身工装,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起升梁的铰接轴线与所述第一吊梁与
所述第二吊梁的铰接轴线重合。
[0012]如上所述的翻身工装,所述第一吊梁靠近所述第二吊梁的一侧固设有防撞支撑块,和/或,所述第二吊梁靠近所述第一吊梁的一侧固设有防撞支撑块。
[0013]如上所述的翻身工装,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起升梁的铰接轴线与所述第一吊梁与所述第二吊梁的铰接轴线相平行。
[0014]如上所述的翻身工装,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卷筒、绳索、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一滑轮组安装于所述第二吊梁,所述第二滑轮组安装于所述第三吊梁,所述绳索缠绕于所述卷筒、所述第一滑轮组和所述第二滑轮组之间;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卷筒转动以收回或放出所述绳索以带动所述第三吊梁上升或下降。
[0015]如上所述的翻身工装,所述起升梁上固接有安装座,所述卷筒和所述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
[0016]如上所述的翻身工装,所述起升梁具体设有两个所述起升吊点,所述安装座位于两个所述起升吊点之间。
[0017]如上所述的翻身工装,所述驱动部件具体为电动机。
[00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翻身系统,包括吊装设备,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翻身工装,所述翻身工装通过所述起升吊点与所述吊装设备的吊钩部挂接配合。
[0019]本技术提供的翻身工装,只需一个吊装设备的一个吊钩部与其配合即可实现对管桩的翻身;具体地,作业时,吊装设备的吊钩部与翻身工装的起升梁的起升吊点挂接,翻身工装的第一吊梁通过其两个第一吊点与管桩的两个主吊耳挂接,翻身工装的第三吊梁通过其第二吊点与管桩的翻身吊耳挂接,之后,操控吊装设备将其吊钩部起升,翻身工装和与翻身工装挂接的管桩随之一起起升,待起升到设定高度时,操控翻身工装的驱动部件,使伸缩结构动作以带动第三吊梁下降,从而使管桩与第三吊梁挂接的一端下降,管桩由水平姿态向直立姿态翻转,驱动部件驱动伸缩结构动作至管桩处于直立姿态为止,此过程中,第二吊梁相对起升梁转动,第一吊梁随第二吊梁一起动作,且也能相对第二吊梁转动,以适应管桩的翻身动作。
[0020]由上可见,利用该翻身工装,只需要一个吊装设备就可以实现管桩的翻转,且该吊装设备只需有一个与翻身工装挂接的吊钩部即可,无需主、副吊钩的配合,规避了
技术介绍
中主、副吊钩之间间距无法满足需求或者受力不够的问题,也无需两个吊装设备的配合,施工相对简单,且施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翻身工装与管桩、吊装设备的吊钩部挂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B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翻身工装翻转管桩至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翻身工装的正视图,其中省去了第三吊梁及其与第二吊梁之间的连接结构。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起升梁110,起升吊点111,安装座112,耳板113;
[0028]第一吊梁120,第一吊点121,第二吊梁130,第三吊梁140,第二吊点141,第一滑轮组150,第二滑轮组160,绳索170,卷筒180,驱动部件190;
[0029]起升吊索210,第一吊索220,第二吊索230;
[0030]防撞支撑块310;
[0031]吊钩部400,管桩500,主吊耳510,翻身吊耳520,重心S。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3]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翻身工装及具有该翻身工装的翻身系统一并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重复论述。
[0034]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翻身工装与管桩、吊装设备的吊钩部挂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翻身工装翻转管桩至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翻身工装的正视图,其中省去了第三吊梁及其与第二吊梁之间的连接结构。
[0035]该实施例中,翻身系统包括吊装设备和翻身工装,可用于海上风电的基础之一管桩500的翻身作业,即将管桩500由水平姿态(图1中所示状态)翻身至直立姿态,管桩500处于水平姿态,其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管桩500处于直立姿态,其轴线与竖直方向平行。
[0036]该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工装,用于管桩的翻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升梁、第一吊梁、第二吊梁和第三吊梁,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起升梁铰接,所述第一吊梁与所述第二吊梁铰接,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第三吊梁之间设有伸缩结构,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结构动作以带动所述第三吊梁上升或下降;所述起升梁上设有至少一个起升吊点,所述第一吊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吊点,所述第三吊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吊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起升梁的铰接轴线与所述起升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起升梁的铰接轴线与所述第一吊梁与所述第二吊梁的铰接轴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梁靠近所述第二吊梁的一侧固设有防撞支撑块,和/或,所述第二吊梁靠近所述第一吊梁的一侧固设有防撞支撑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梁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涛赵迎九逯鹏宋云峰裴立勤王小合陈冲宪凯袁新勇陈春平魏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