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转向器、转向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182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转向器、转向系统和车辆,车辆的转向器包括壳体、输入轴、输出轴、转动件、动力机构和轴承组件,壳体具有开口,输出轴的部分穿过开口并伸出壳体外,输出轴相对壳体可移动,转动件设于壳体内,转动件可转动地套设在输出轴上,动力机构分别与输入轴和转动件相连,动力机构用于驱动转动件转动以带动输出轴移动,轴承组件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轴承组件设在转动件和壳体的内壁面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的转向器,当应用在车辆上时,输出轴可与车辆的转向直拉杆相连,使得车辆可取消垂臂,此外设置了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轴承组件,因此可提高转向器的承载能力,使得转向器能够应用在重型汽车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转向器、转向系统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转向器、转向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一些转向器的工作过程大多数是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增扭后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齿条螺母移动,而齿条螺母与输出轴之间是形成为齿轮齿条的配合形式的,因此齿条螺母移动可带动输出轴转动。又由于输出轴是与车辆的垂臂相连的,因此输出轴可带动垂臂转动,垂臂转动后带动转向直拉杆移动,转向直拉杆在转向球头的配合下带动前桥上的转向节臂做旋转运动,便可实现车轮的转向。这类转向器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导致自身的承载能力较小,一般多应用在轻、中型商用车上,难以应用在重型汽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转向器,转向器的承载能力较高,可应用在重型汽车上。
[0004]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向器的转向系统。
[0005]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向系统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转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部分穿过开口并伸出所述壳体外,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所述输出轴相对所述壳体可移动;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转动件相连,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输出轴移动;和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设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器,由于通过动力机构驱动转动件移动,转动件进而带动输出轴移动,因此当转向器应用在车辆上时,输出轴可与车辆的转向直拉杆相连,使得车辆可取消垂臂,精简整体结构,此外,转动件与壳体的内壁面设置了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轴承组件,因此有利于使得转动件在较为复杂的载荷情况(例如多载荷、重载荷)下,仍能稳定的工作,进而可提高转向器的承载能力,使得转向器能够应用在重型汽车上。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转动件的轴向两端以用于承受轴向载荷,所述第二轴承外套在所述转动件上以用于承受径向载荷。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为平面推力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滚针轴承。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的邻近所述开口的部分内周壁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的外周壁上限定有螺旋的滚道,所述
密封件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滚道配合的螺旋凸起。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法兰,所述密封法兰设有避让孔,所述密封法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避让孔。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法兰包括轴向两端敞开的套筒和翻边,所述套筒限定出所述避让孔,所述翻边设于所述套筒的轴向一端的外周壁并沿所述套筒的周向方向延伸成环形,所述翻边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套筒的轴向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和/或所述套筒的内周壁的部分与所述转动件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为减速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转动件相连。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转动件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转动件相连。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被构造成筒状,所述连接件的邻近所述开口的一端敞开,所述连接件的敞开端与所述转动件可拆卸相连,所述输出轴的部分通过所述敞开端伸入所述连接件内。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输入轴相连。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其中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连,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转动。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轴相对所述第一锥齿轮在预设角度内可转动。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轴的扭矩和/或转动角度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检测元件适于将所述检测信号传递给所述车辆的控制机构以便于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工作。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为螺母,所述输出轴为丝杆。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和所述丝杆组成为内循环式滚珠丝杆运动副。
[002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器,所述转向器为上述的转向器;转向操纵机构,所述转向操纵机构与所述输入轴相连;和转向传动机构,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轴相连。
[002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由于转向器通过动力机构驱动转动件移动,转动件进而带动输出轴移动,因此当转向器应用在车辆上时,输出轴可与车辆的转向直拉杆相连,使得车辆可取消垂臂,精简整体结构,此外,转动件与壳体的内壁面设置了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轴承组件,因此有利于使得转动件在较为复杂的载荷情况 (例如多
载荷、重载荷)下,仍能稳定的工作,进而可提高转向器的承载能力,使得转向器能够应用在重型汽车上。
[00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系统。
[002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由于转向器通过动力机构驱动转动件移动,转动件进而带动输出轴移动,因此当转向器应用在车辆上时,输出轴可与车辆的转向直拉杆相连,使得车辆可取消垂臂,精简整体结构,此外,转动件与壳体的内壁面设置了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轴承组件,因此有利于使得转动件在较为复杂的载荷情况(例如多载荷、重载荷)下,仍能稳定的工作,进而可提高转向器的承载能力,使得转向器能够应用在重型汽车上。
[002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9]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部分穿过开口并伸出所述壳体外,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所述输出轴相对所述壳体可移动;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转动件相连,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输出轴移动;和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设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转动件的轴向两端以用于承受轴向载荷,所述第二轴承外套在所述转动件上以用于承受径向载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为平面推力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滚针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邻近所述开口的部分内周壁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壁上限定有螺旋的滚道,所述密封件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滚道配合的螺旋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法兰,所述密封法兰设有避让孔,所述密封法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避让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法兰包括轴向两端敞开的套筒和翻边,所述套筒限定出所述避让孔,所述翻边设于所述套筒的轴向一端的外周壁并沿所述套筒的周向方向延伸成环形,所述翻边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套筒的轴向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和/或所述套筒的内周壁的部分与所述转动件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为减速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转动件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金兆江许娜邹军刘辉跃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