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源性蛋白素肉的加工工艺及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75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22
本申请涉及一种植源性蛋白素肉的加工工艺及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涉及食品加工的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混合:将水、大豆分离蛋白、植物油、淀粉、食用盐、紫苏、棕榈油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料;S2、制作成型:将混合料进行挤压膨化,挤出得到特定形状的素肉条,将素肉条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冷冻;S3、解冻:将冷冻的素肉条用温水进行浸泡,至素肉条内无冰晶及硬块且恢复其应有的柔软度及弹性;S4、油炸:将解冻后的素肉条捞出并进行炸制;S5、卤制:将油炸后的素肉条放入卤水中进行卤煮,卤煮的时间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源性蛋白素肉的加工工艺及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


[0001]本申请涉及休闲素肉制品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源性蛋白素肉的加工工艺及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休闲肉制品-牛肉干、猪肉干迅速发展,深获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肉类原料价格贵、成本高,生产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动物肉制品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肥胖、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不宜多吃。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过多的摄入肉食,这无形中增加了糖尿病、冠心病、胆固醇高等各种疾病形成的隐患,因此现代人们倡导素食主义,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0003]植物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植物蛋白为素食者饮食中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可用以制成形、味、口感等与相应动物食品相似的仿肉制品。大豆蛋白肉是以优质大豆为原料,通过加热、挤压、喷雾干燥等工艺过程把大豆蛋白粉制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瘦肉片状植物蛋白,因此被称为“蛋白肉”,其含脂量低,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传统的植物蛋白制作的素食产品,仿肉程度不高,口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素肉产品的肉质口感,本申请提供一种植源性蛋白素肉的加工工艺及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混合: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4-7份、大豆分离蛋白3.5-6份、植物油0.2-0.5份、淀粉1-1.5份、食用盐0.05-0.07份、紫苏0.02份、棕榈油0.03份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料;S2、制作成型:将混合料进行挤压膨化,挤出得到特定形状的素肉条,将素肉条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冷冻;S3、解冻:将冷冻的素肉条用温水进行浸泡,至素肉条内无冰晶及硬块且恢复其应有的柔软度及弹性;S4、油炸:将解冻后的素肉条捞出并进行炸制;S5、卤制:将油炸后的素肉条放入卤水中进行卤煮,卤煮的时间为20-25min,将卤煮后的素肉条进行摊凉;S6、包装:将摊凉后的素肉条进行气调包装。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物油能够增强素肉条的柔软度,使素肉条口感更加筋道,淀粉能够使素肉条制作后更加疏松柔软,保证素肉条的口感更加爽滑,使用紫苏和棕榈
油混合配比后能够更好消除豆腥味儿,提高素肉制品的口感,将素肉条做成特定的形状能够丰富素肉制品的外观,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素肉条进行油炸使素肉条有咀嚼感,也为素肉条提供了脂肪感,口感接近肉味,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持特定的形状,增强素肉制品的美观度,卤煮使素肉条口味更加丰富,同时具有肉脂香气,吸引消费者食用,制作时,将素肉条先采用油炸后卤煮,能够使素肉条外酥里嫩,口感更加接近肉味,美味可口,卤煮时间20-25min,既能够保证素肉条良好的入味,也不至于卤煮时间过长,增加成本。
[0008]优选的,步骤S3中温水的温度为40-50℃,浸泡时间40-90min。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40-50℃的温水浸泡解冻素肉条,能够较快的对素肉条进行解冻,温度小于40℃时素肉条的解冻时间较长,降低工作效率,温度大于50℃时,容易将素肉条浸泡损坏,影响产品的质量。
[0010]优选的,步骤S4中控制油温保持在145℃-150℃,油炸的时间为4-6min。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油温的温度保持在145℃-150℃,使素肉条在炸制时表面金黄,色泽良好,同时也能够定型,使素肉条保持较好的特定形状,油炸的时间为4-6min,既能保证素肉条表面金黄的色泽,也使素肉条不至于炸制时间过长表面过硬,影响素肉条酥软的口感。
[0012]优选的,步骤S5中卤煮后将素肉条在卤水中浸泡,浸泡的时间为10-15min。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卤制后,将素肉条进行浸泡,能够更好的利用余温对素肉条进行浸泡,使卤水的香味更好的浸透到素肉条内部,提升素肉条整体的肉味感,以降低生产成本,不超过15min以防止浸泡时间过长素肉条的表面损坏,影响产品的美观度。
[0014]优选的,步骤S5中素肉条在卤煮时不断的进行翻动且翻动的频率为1次/2-3min。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卤锅中卤煮时需不断的翻动素肉条且翻动的频率为1次/2-3min,使素肉条不易粘附在卤锅的内侧壁上,同时也使素肉条全方位的与卤水接触,使素肉条的各处的口味更佳的均匀,同时也不会因为翻动频率过高造成素肉条损坏。
[0016]优选的,步骤S5卤制时素肉条与卤水的重量比不大于1:4。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素肉条卤煮的口感,每次放入卤锅素肉条的重量和卤水的重量不大于1:4,能够使素肉条与卤水充分接触,使素肉条的口感更佳丰富,当每次放入卤锅素肉条的重量和卤水的重量大于1:4,容易造成卤水的味道渗透不到素肉条内部,使素肉条口感较差。
[0018]优选的,步骤S5中素肉条摊凉至15℃以下。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卤制好的素肉条摊凉至15℃以下,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包装,同时15℃以下的温度,有利于素肉条的冷藏,防止细菌的快速滋生。
[0020]优选的,步骤S5中卤水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15-55份、糖0.5-2.3份,食盐0.2-1.3份,鸡精0.2-0.7份、味精0.2-0.8份、辣椒油0.2-1份、花椒粉0.02-0.15份、孜然粉0.05-0.12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卤水采用上述配比使素肉条的咸甜适中、口感更佳、风味独特,孜然粉能够增加素肉制品的肉味口感,同时孜然粉还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增强素肉制品的自然保存期。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采用如上述所述的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素肉产品,以素食原料加工而成,也适合素食主义和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食用,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美味的需求。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素肉条做成特定的形状能够丰富素肉制品的外观,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素肉条进行油炸使素肉条有咀嚼感,也为素肉条提供了脂肪感,口感接近肉味,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持特定的形状,增强素肉制品的美观度,卤煮使素肉条口味更加丰富,同时具有肉脂香气,吸引消费者食用,制作时,将素肉条先采用油炸后卤煮,能够使素肉条外酥里嫩,口感更加接近肉味,美味可口;2.为了保证素肉条卤煮的口感,每次放入卤锅素肉条的重量和卤水的重量不大于1:4,能够使素肉条与卤水充分接触,使素肉条的口感更加丰富;3.采用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素肉产品,以素食原料加工而成,也适合素食主义和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食用,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美味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混合: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4-7份、大豆分离蛋白3.5-6份、植物油0.2-0.5份、淀粉1-1.5份、食用盐0.05-0.07份、紫苏0.02份、棕榈油0.03份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料;S2、制作成型:将混合料进行挤压膨化,挤出得到特定形状的素肉条,将素肉条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冷冻;S3、解冻:将冷冻的素肉条用温水进行浸泡,至素肉条内无冰晶及硬块且恢复其应有的柔软度及弹性;S4、油炸:将解冻后的素肉条捞出并进行炸制;S5、卤制:将油炸后的素肉条放入卤水中进行卤煮,卤煮的时间为20-25min,将卤煮后的素肉条进行摊凉;S6、包装:将摊凉后的素肉条进行气调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温水的温度为40-50℃,浸泡时间40-90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源性蛋白素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控制油温保持在145℃-150℃,油炸的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富裕田宏伟张宇黄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周黑鸭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