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149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涉及次氯酸钠发生器技术领域,包括两端敞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口为进盐口,所述壳体的下端口为进水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进盐口与所述进水口的隔离网;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隔离网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次氯酸钠发生器不能以固体盐块为原料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能够与次氯酸钠发生器一体设置,使得次氯酸钠发生器可以直接以固体盐块为原料,不再需要单独的溶盐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次氯酸钠发生器
,特别涉及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次氯酸钠发生器是水处理消毒杀菌设备的一种,该设备以盐水作为原料,通过电解反应产生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能够起到净水、杀菌、消毒的作用,主要用于医院含菌污水处理和电镀含氰废水处理,还广泛应用于游泳池、生活饮用水、生活污水消毒、食品加工厂环境、医疗器械及酒店、餐厅的餐饮具消毒等。
[0003]目前市场上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种类很多,但都只能以盐水溶液为原料,不能够直接以固体盐块作为原料,但盐水溶液在存储和运输上都有很大的难度,使用单位直接采购盐水溶液很不现实。因此,现有的次氯酸钠发生器都需要再配备一套溶盐设备,先由溶盐设备将固体盐块溶解成盐水溶液,然后再加入到次氯酸钠发生器内进行电解反应。目前的溶盐设备大都为罐式结构,体积较大,只能与次氯酸钠发生器分体设置,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安装维护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此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与次氯酸钠发生器一体设置,使得次氯酸钠发生器可以直接以固体盐块为原料,不再需要单独的溶盐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包括两端敞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口为进盐口,所述壳体的下端口为进水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进盐口与所述进水口的隔离网;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隔离网的上方。
[0007]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插接为一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口为所述进盐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口为所述进水口,所述隔离网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
[0008]其中,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叠加的位置,同时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0009]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为直筒结构。
[0010]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为两端粗细不等的变径结构,包括大径部、小径部及连接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的变径连接部,所述第一壳体插接在所述大径部内。
[0011]其中,所述进水口为内丝接头,所述进水口固定在所述小径部内。
[0012]其中,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小径部的内壁之间填塞有两端敞口的补芯组件,所述进水口固定在所述补芯组件的内侧。
[0013]其中,所述变径连接部与所述小径部相衔接部位的内侧设有径向凸出的限位环,所述隔离网夹持固定在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补芯组件之间。
[0014]其中,所述补芯组件包括多个直径不等的补芯,各所述补芯依次套接为一体。
[0015]其中,所述隔离网为金属网。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由于本技术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包括两端敞口的壳体,壳体的上端口为进盐口,壳体的下端口为进水口,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隔离进盐口与进水口的隔离网;壳体的侧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位于隔离网的上方。本技术溶盐装置上端进盐,下端进水,能够充分快速的将固体盐块溶解成盐水溶液,盐水溶液由出液口流出进行电解,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能够与次氯酸钠发生器一体设置,使得次氯酸钠发生器可以直接以固体盐块为原料,不再需要单独的溶盐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次氯酸钠发生器不能以固体盐块为原料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能够与次氯酸钠发生器一体设置,使得次氯酸钠发生器可以直接以固体盐块为原料,不再需要单独的溶盐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21]图3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0022]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0023]图中:10、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22、大径部,24、小径部,26、变径连接部,28、限位环,30、出液口,40、进水口,50、隔离网,60、第一补芯,62、第二补芯,64、第三补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0026]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结构,其上端口为进盐口,固体盐块由进盐口自上而下加入,其下端口为进水口40,用于溶解盐块的水自下而上加入。壳体内设置有隔离网50,隔离网50设置在进盐口与进水口40之间,将进盐口与进水口40隔离开,即能保证水的通过,又可防止固体盐块落下堵住进水口40。壳体的侧部设有出液口30,出液口30位于隔离网50的上方,固体盐块溶解后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盐水溶液由出液口30流出,进入电解器内进行电解反应,从而产出次氯酸钠溶液。本技术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可通过调节进水量来控制盐水溶液的浓度,保证溶解后的盐水溶液的浓度符合电解要求。
[0027]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第一壳体10的上端口为进盐口,第一壳体10的下端口插接在第二壳体20的上端口内,第二壳体20的下端口为进水口40。隔离网50固定在第二壳体
20的内部。出液口30位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叠加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优选出液口30为一内丝接头,出液口30同时径向贯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即出液口30的轴向方向与壳体的径向方向一致。
[0028]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壳体10为两端敞口的直筒结构。第二壳体20为两端粗细不等的变径结构,具体包括大径部22、小径部24及连接在大径部22与小径部24之间的变径连接部26。第一壳体10的下端插接在大径部22内。本实施方式优选进水口40为一内丝接头,固定在小径部24内,进水口40的轴向方向与壳体的轴向方向一致。
[0029]如图3所示,因管件规格的原因,本实施方式优选在进水口40与小径部24内壁之间填塞有补芯组件,进水口40固定在补芯组件的内侧,从而将进水口40牢固的固定在小径部24的内侧。本实施方式中补芯组件包括多个直径不等的补芯,各补芯依次套接为一体,具体的本实施方式补芯组件包括三个补芯,由外向内依次命名为第一补芯60、第二补芯62和第三补芯64。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补芯60、第二补芯62和第三补芯64均为端部开口的帽状管件,第一补芯60的端部可作为第二补芯62的限位,第二补芯62的端部可作为第三补芯64的限位,即第二补芯62套扣在第三补芯64的外侧,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敞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口为进盐口,所述壳体的下端口为进水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进盐口与所述进水口的隔离网;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隔离网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插接为一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口为所述进盐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口为所述进水口,所述隔离网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叠加的位置,同时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直筒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氯酸钠发生器用溶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为两端粗细不等的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青郝益源郄增平刘德汉毛士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