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气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135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及其系统,该火炬气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脱硫步骤;压缩步骤;冷却步骤;超重力脱硫步骤;闪蒸步骤。其中,在超重力脱硫步骤中,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超重力脱硫。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脱硫胺液作为喷液,同时在压缩部分配置预吸收器、超重力机等强化传质设备,在压缩部分完成吸收过程,因此无需设置吸收塔,从而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并提高了脱硫效率。并提高了脱硫效率。并提高了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炬气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及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炼油生产工艺中带有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的火炬气进行压缩脱硫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炼厂火炬气一般通过压缩机增压后并入燃料气管网回收利用,因为介质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并入燃料气管网前需要先进行脱硫处理。目前,火炬气回收利用主要采用无油工艺螺杆压缩机增压加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湿法脱硫的处理工艺,但实际运行和相关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压缩与脱硫装置相互独立,设备投资与能耗大。为提高脱硫效果,压缩机出口设计压力、吸收过程脱硫液用量逐渐增大,导致设备投资与装置能耗升高;此外,传统压缩过程喷柴油冷却,存在柴油挥发和分离效率导致的持续性消耗;2、湿法脱硫效率低。目前炼厂主要采用板式塔或者填料塔进行吸收脱硫,效率相对较低,胺液再生能耗高。化工过程强化是当前化学工程优先发展技术之一,通过强化可以提升传质效果,缩小设备体积,但相关技术在火炬气回收系统中应用较少;3、国内相关专利主要是单独针对压缩过程或脱硫过程的研究,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研究较少。一种炼厂气压缩与脱硫工艺(申请公布号CN 104307341A)首次提出引用吸收脱硫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作为压缩机喷液,但流程上依然保持了压缩与脱硫两个单元,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及其系统,其无需采用专门的脱硫装置,且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脱硫步骤:将脱硫胺液雾化喷入预吸收器中,与引入所述预吸收器中的火炬气接触传质,进行预脱硫;压缩步骤:预吸收器内的火炬气和雾化脱硫胺液一并输出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冷却步骤:从压缩机输出的火炬气和脱硫胺液进入冷却器中,与输入冷却器的冷源换热后输出;超重力脱硫步骤:将冷却后的火炬气和脱硫胺液、以及补充的脱硫胺液输入第一超重力机,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第一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超重力脱硫,脱硫后的火炬气从第一超重力机输出;
闪蒸步骤:通过闪蒸罐闪蒸来自所述第一超重力机的脱硫胺液。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包括预吸收器、压缩机、冷却器、第一超重力机和闪蒸罐;预吸收器具有火炬气进口、胺液入口及出口;胺液入口安装有雾化喷头,以将流入胺液入口的脱硫胺液雾化后喷入到预吸收器中;压缩机的入口与预吸收器的出口连通,用于对预吸收器输出的火炬气和雾化脱硫胺液进行压缩;冷却器的热侧入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冷却器还具有供冷源进出的冷侧入口和冷侧出口,冷却器用于将压缩机输出的火炬气及脱硫胺液与冷源进行热交换;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入口与冷却器的热侧出口连通,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二入口用于接收补充的脱硫胺液,第一超重力机用于使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第一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超重力脱硫,并将脱硫后的火炬气从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出口输出;闪蒸罐的入口与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二出口连通,闪蒸罐用于闪蒸第一超重力机输出的脱硫胺液。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脱硫步骤:将第一路脱硫胺液和来自第二超重力机的第二路脱硫胺液分别雾化喷入预吸收器中,与引入预吸收器中的火炬气接触传质,进行预脱硫;压缩步骤:预吸收器内的火炬气和雾化脱硫胺液一并输出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冷却步骤:从压缩机输出的火炬气和脱硫胺液进入冷却器中,与输入冷却器的冷源换热后输出;初次超重力脱硫步骤:将冷却后的火炬气和脱硫胺液输入第一超重力机,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第一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超重力脱硫,脱硫后的火炬气从第一超重力机输出;闪蒸步骤:通过闪蒸罐闪蒸来自所述第一超重力机的脱硫胺液;二次超重力脱硫步骤:将第一超重力机输出的火炬气、以及补充的脱硫胺液输入第二超重力机,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第二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二次超重力脱硫,二次超重力脱硫后的火炬气从第二超重力机输出,第二超重力机输出的脱硫胺液雾化喷入到所述预吸收器中。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包括预吸收器、压缩机、冷却器、第一超重力机、第二超重力机和闪蒸罐;预吸收器具有火炬气进口、第一胺液入口、第二胺液入口及出口;第一胺液入口和第二胺液入口分别安装有雾化喷头,以将流入第一胺液入口和第二胺液入口的脱硫胺液雾化后喷入到预吸收器中;压缩机的入口与预吸收器的出口连通,用于对预吸收器输出的火炬气和雾化脱硫胺液进行压缩;冷却器的热侧入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冷却器还具有供冷源进出的冷侧入口和冷侧出口,冷却器用于将压缩机输出的火炬气及脱硫胺液与冷源进行热交换;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入口与冷却器的热侧出口连通,第一超重力机用于使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第一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超重力脱硫,并将脱硫后的火炬气从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出口输出;第二超重力机的
第一入口与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二超重力机的第二入口用于接收补充的脱硫胺液,第二超重力机用于使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第二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二次超重力脱硫,并将二次超重力脱硫后的火炬气从第二超重力机的第一出口输出;第二超重力机的第二出口与所述预吸收器的第二胺液入口连通,以向预吸收器输出脱硫胺液;闪蒸罐的入口与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二出口连通,闪蒸罐用于闪蒸第一超重力机输出的脱硫胺液。
[0008]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投资费用降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脱硫胺液作为喷液,同时在压缩部分配置预吸收器、超重力机等强化传质设备,在压缩部分完成吸收过程,因此无需设置吸收塔,从而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2、操作费用降低。由于传质效果增强,脱硫液用量下降,泵送系统负荷降低,再生系统热负荷降低;节省了原压缩过程的柴油消耗;3、由于脱硫胺液在压缩机入口喷入时的气化潜热能降低介质气温度,压缩机入口体积流量降低,出口冷却器热负荷减小。
附图说明
[0009]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包括预吸收器1、压缩机2、冷却器3、第一超重力机41和闪蒸罐5。
[0012]预吸收器1具有火炬气进口11、胺液入口12及出口13。胺液入口12安装有雾化喷头(图中未示出),以将流入胺液入口12的脱硫胺液(本实施例中为再生的胺液)雾化后喷入到预吸收器1中。通过设置雾化喷头,可使胺液液滴达到微米级,有效扩大了相间传质面积。
[0013]压缩机2的入口21与预吸收器1的出口13连通,用于对预吸收器1输出的火炬气和雾化脱硫胺液进行压缩。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采用无油喷液螺杆压缩机。
[0014]冷却器3的热侧入口31与压缩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脱硫步骤:将脱硫胺液雾化喷入预吸收器中,与引入所述预吸收器中的火炬气接触传质,进行预脱硫;压缩步骤:预吸收器内的火炬气和雾化脱硫胺液一并输出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冷却步骤:从压缩机输出的火炬气和脱硫胺液进入冷却器中,与输入冷却器的冷源换热后输出;超重力脱硫步骤:将冷却后的火炬气和脱硫胺液、以及补充的脱硫胺液输入第一超重力机,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第一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超重力脱硫,脱硫后的火炬气从第一超重力机输出;闪蒸步骤:通过闪蒸罐闪蒸来自所述第一超重力机的脱硫胺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超重力脱硫步骤中,补充的脱硫胺液雾化喷入到第一超重力机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胺液为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4.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吸收器、压缩机、冷却器、第一超重力机和闪蒸罐;所述预吸收器具有火炬气进口、胺液入口及出口;所述胺液入口安装有雾化喷头,以将流入胺液入口的脱硫胺液雾化后喷入到所述预吸收器中;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预吸收器的出口连通,用于对预吸收器输出的火炬气和雾化脱硫胺液进行压缩;所述冷却器的热侧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却器还具有供冷源进出的冷侧入口和冷侧出口,冷却器用于将所述压缩机输出的火炬气及脱硫胺液与所述冷源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入口与所述冷却器的热侧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二入口用于接收补充的脱硫胺液,所述第一超重力机用于使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第一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超重力脱硫,并将脱硫后的火炬气从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出口输出;所述闪蒸罐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闪蒸罐用于闪蒸所述第一超重力机输出的脱硫胺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无油喷液螺杆压缩机。6.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脱硫步骤:将第一路脱硫胺液和来自第二超重力机的第二路脱硫胺液分别雾化喷入预吸收器中,与引入所述预吸收器中的火炬气接触传质,进行预脱硫;压缩步骤:
预吸收器内的火炬气和雾化脱硫胺液一并输出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冷却步骤:从压缩机输出的火炬气和脱硫胺液进入冷却器中,与输入冷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周波罗建根王有才高延杰徐延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齐耀螺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