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109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包括:上加强筋、下加强筋、旋转中轴、角度控制电动机、固定钢架、扇形转盘、旋转控制电动机、中轴旋转齿轮、旋转控制线套管、泥浆套管、软管、管盘、旋转控制开关、纵轴、污泥吸头、纵轴移动控制齿轮组、排泥管、泥浆泵,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技术领域,该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及方法通过污泥吸头接近罐底,并采用负压排泥技术,对中上层水质影响较小,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负担,并且污泥吸头只有一个,吸收力更集中,负压不会分散,污泥吸头吸力足,能够更容易地吸收、清除罐底的含油污泥,纵轴的螺旋运动将会全面扫描罐底,有利于干净地清除罐底含油污泥,并减少清水的使用量。并减少清水的使用量。并减少清水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
,具体为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避免油田采出水直接外排损害环境以及保持油藏地层压力平衡,油田常将采出水处理合格后回注至地层,采出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通过沉降罐去除采出水中的大粒径固体颗粒,然而,沉降至罐底的固体颗粒将会形成含油污泥,若不及时排出将会影响水质,甚至引起水质粒径中值、悬浮固体物含量超标。
[0003]目前,去除沉降罐中含油污泥的常用方法有人工法,负压排泥法以及静压排泥法,大庆油田的金彦雄等根据负压排泥技术、静压排泥技术,在现场开展了负压排泥试验以及静压排泥试验,中石油工程设计公司谭博寅等在华北油田试验了一种均匀布置吸盘的排泥装置,并取得了较好结果,能有效延长清罐周期,中原油田的龚险峰等,通过改进排泥器内部结构,增强了排泥器的负压效果,更加有利于罐底污泥的排除。
[0004]在实践过程中,上述排泥技术存在着不同的使用特点,人工排泥,是停运沉降罐,工人到罐中将含油污泥全部清除,具有清除彻底的优点;但是,存在后续工艺流程负担加重,甚至停运的弊端,负压排泥技术的优点则是可以在不停运沉降罐的情况下,排除沉降罐中的污泥,但存在用水量大、易将罐底含油污泥二次冲洗至水中、远离吸盘口的污泥不易清除等缺点,静压排泥技术是利用静压穿孔管排除罐底污泥,但容易出现排泥不均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人工排泥用水量大以及工艺流程负担重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包括:上加强筋、下加强筋、旋转中轴、角度控制电动机、固定钢架、扇形转盘、旋转控制电动机、中轴旋转齿轮、旋转控制线套管、泥浆套管、软管、管盘、旋转控制开关、纵轴、污泥吸头、纵轴移动控制齿轮组、排泥管、泥浆泵。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加强筋和所述下加强筋与所述固定钢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架与罐壁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中轴位于所述固定钢架中心。
[0009]进一步地,所述角度控制电动机与所述固定钢架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控制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扇形转盘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控制电动机固定在所述扇形转盘上,所述旋转控制电动机下端与所述中轴旋转齿轮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控制线套管与所述旋转中轴相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线套管的内部为控制线。
[0012]进一步地,所述泥浆套管与所述旋转控制线套管相连接,所述软管与所述泥浆套
管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泥浆套管筒身固定连接,所述排泥管另一端与所述泥浆泵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软管收纳于所述管盘上,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污泥吸头固定连接,所述纵轴移动控制齿轮组与所述纵轴相连接。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污泥吸头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盘,所述滑动盘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弧度块;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固定于所述软管的一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动槽,并且固定块上开设有限位槽。
[0015]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开启泥浆泵,开启角度控制电动机、开启旋转控制电动机;
[0017]S2、含油污泥通过污泥吸头进入软管,经过管盘到达泥浆套管;泥浆套管外接排泥管,在泥浆泵抽排作用下,含油污泥被排出沉降罐;
[0018]S3、角度控制电动机驱动扇形转盘,将旋转控制电动机驱动至预定位置,旋转控制电动机驱动中轴旋转齿轮,旋转中轴开始旋转,并带动纵轴移动控制齿轮组转动,驱动纵轴移动,直至旋转控制开关与旋转中轴触碰;当旋转控制开关与旋转中轴接触后,角度控制电动机反向转动,旋转控制电动机移至另一预定位置,旋转中轴开始反向转动,纵轴也将反向移动,污泥吸头沿反方向螺旋轨迹线移动并吸收含油污泥,直至到达与旋转中轴的触碰点。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该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及方法,通过污泥吸头接近罐底,并采用负压排泥技术,对中上层水质影响较小,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负担,并且污泥吸头只有一个,吸收力更集中,负压不会分散,污泥吸头吸力足,能够更容易地吸收、清除罐底的含油污泥,纵轴的螺旋运动将会全面扫描罐底,有利于干净地清除罐底含油污泥,并减少清水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扇形转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扇形转盘的俯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泥浆套管的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纵轴移动控制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负压排泥装置开关控制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7中限位筒的侧视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7中A处放大图。
[0030]图中:101-上加强筋、102-下加强筋、103-旋转中轴、104-角度控制电动机、105-固定钢架、106-扇形转盘、107-旋转控制电动机、108-中轴旋转齿轮、109-旋转控制线套管、110-泥浆套管、111-软管、112-管盘、113-旋转控制开关、114-纵轴、115-污泥吸头、116-纵轴移动控制齿轮组、117-排泥管、118-泥浆泵、2-连接组件、21-固定块、22-固定槽、23-复位
弹簧、24
-ꢀ
滑动盘、25-滑动杆、26-弧度块、3-限位组件、31-限位筒、32-限位杆、33
-ꢀ
滑动槽、34-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第一实施例
[0033]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包括:上加强筋101、下加强筋102、旋转中轴103、角度控制电动机104、固定钢架105、扇形转盘106、旋转控制电动机107、中轴旋转齿轮108、旋转控制线套管109、泥浆套管110、软管111、管盘112、旋转控制开关113、纵轴114、污泥吸头115、纵轴移动控制齿轮组116、排泥管117、泥浆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加强筋(101)、下加强筋(102)、旋转中轴(103)、角度控制电动机(104)、固定钢架(105)、扇形转盘(106)、旋转控制电动机(107)、中轴旋转齿轮(108)、旋转控制线套管(109)、泥浆套管(110)、软管(111)、管盘(112)、旋转控制开关(113)、纵轴(114)、污泥吸头(115)、纵轴移动控制齿轮组(116)、排泥管(117)、泥浆泵(1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筋(101)和所述下加强筋(102)与所述固定钢架(10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架(105)与罐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中轴(103)位于所述固定钢架(105)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电动机(104)与所述固定钢架(105)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控制电动机(104)的输出端与扇形转盘(106)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控制电动机(107)固定在所述扇形转盘(106)上,所述旋转控制电动机(107)下端与所述中轴旋转齿轮(108)传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控制线套管(109)与所述旋转中轴(103)相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线套管(109)的内部为控制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套管(110)与所述旋转控制线套管(109)相连接,所述软管(111)与所述泥浆套管(110)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所述排泥管(117)与所述泥浆套管(110)筒身固定连接,所述排泥管(117)另一端与所述泥浆泵(118)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油田沉降罐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11)收纳于所述管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亮洪炳沅蔡淇何雨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