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坡度截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55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坡度截水结构,包括篦子、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加固结构、防水层和篦子固定结构,其中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之间设有空腔,加固结构设于第一混凝土层上,并与第二混凝土层的侧部相连接,篦子固定结构与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均相连接,篦子设于篦子固定结构上,并位于空腔的顶部,空腔的侧壁和底部上连接有防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空腔能便于坡度上的雨水的流入,从而减少通过汽车坡度流入到地下室的雨水,且通过设置加固结构,能提高第二混凝土层处的强度,既减少第二混凝土层因汽车压力的挤压发生的变形,又能减少空腔中的积水对第二混凝土层的挤压变形。凝土层的挤压变形。凝土层的挤压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坡度截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坡度截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拥有率的上升,现在不少人会将汽车停在地下室中,而为了便于汽车的进出地下室,现在地下室中通常会设有一定的汽车坡度,来连接地下室的地上和地下。
[0003]地下室汽车坡度虽然方便了汽车进入到地下室中,但是也因此使得雨水能沿着汽车坡度流入到地下室中,雨水的进入容易造成地下室的积水,而地下室一旦积水,其处理难度很大,而尤其是在台风暴雨的情况下,有时地下室的积水甚至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坡度截水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坡度截水结构,包括篦子、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加固结构、防水层和篦子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加固结构设于第一混凝土层上,并与第二混凝土层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篦子固定结构与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均相连接,所述篦子设于篦子固定结构上,并位于空腔的顶部,所述空腔的侧壁和底部上连接有防水层。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的设置,能便于在汽车坡度上形成空腔,而空腔能便于坡度上的雨水的流入,从而减少通过汽车坡度流入到地下室的雨水,降低使用本技术的地下室积水的概率,而且通过设置加固结构,能提高第二混凝土层处的强度,既减少第二混凝土层因汽车压力的挤压发生的变形,又能减少空腔中的积水对第二混凝土层的挤压变形,而篦子和篦子固定结构的设置,则能更好地方便汽车通过空腔处,也不会过度妨碍雨水进入到空腔内。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三混凝土层和素土层,所述素土层设于第一混凝土层上,所述第三混凝土层设于素土层上,所述第三混凝土层和素土层均与第二混凝土层的侧部相连接。素土层更为结实,承重性能好,其能有效提高本技术的抗压性能,而第三混凝土层的强度高,能适合于汽车的通过。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篦子固定结构包括第一篦子座和第二篦子座,所述第一篦子座嵌装在第一混凝层上,所述第二篦子座嵌装在第二混凝土层上。第一篦子座和第二篦子座的设置能便于篦子的安装和固定。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篦子座的底部的宽度为48mm~52mm,所述第二篦子座的底部的宽度为48mm~52mm。在上述参数下的第一篦子座和第二篦子座下,能避免后续所设置的篦子太小而无法让雨水进入空腔,又能避免篦子太大造成该位置的强度不足,而影响汽车的正常通过。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篦子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角钢件和第二角钢件,所述第一
角钢件嵌于第一混凝层内,并与第一篦子座相连接,所述第二角钢件嵌于第二混凝土层内,并与第二篦子座相连接。第一角钢件和第二角钢件的设置能提高第一篦子座和第二篦子座的固定可靠性。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第一防滑条,所述第一防滑条嵌装在第一混凝土层上。第一防滑条能减少汽车通过第一混凝土层时发生打滑的概率。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第二防滑条,所述第二防滑条连接在加固结构上。第二防滑条能减少汽车通过加固结构时发生打滑的概率。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和侧部之间设有圆弧段,所述圆弧段的半径不小于50mm。由此,能减少砂石于防水层底部和侧部的连接处的堆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坡度截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汽车坡度截水结构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16]图中:1.篦子、2.第一混凝土层、3.第二混凝土层、4.加固结构、5.防水层、6.篦子固定结构、10.空腔、41.第三混凝土层、42.素土层、61.第一篦子座、62.第二篦子座、63.第一角钢件、64.第二角钢件、7.第一防滑条和8.第二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坡度截水结构,包括篦子1、第一混凝土层2、第二混凝土层3、加固结构4、防水层5、篦子固定结构6、第一防滑条7和第二防滑条8。
[0019]第一混凝土层2为C25混凝土层,而第二混凝土层3为C20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3固定连接在第一混凝土层2上,且第一混凝土层2和第二混凝土层3之间设有空腔10,即第一混凝土层2和第二混凝土层3分别形成了空腔10的两个侧壁,且第一混凝土层2还形成了空腔10的底部。
[0020]而加固结构4包括第三混凝土层41和素土层42,第三混凝土层41也为C25混凝土层,而素土层42固定连接在第一混凝土层2上,第三混凝土层41固定连接在素土层42上,且第三混凝土层41和素土层42均与第二混凝土层3的侧部固定连接。
[0021]而篦子固定结构6包括第一篦子座61和第二篦子座62,第一混凝土层2的顶部上设有缺口,第一篦子座61嵌装在第一混凝层2的该缺口上,第二混凝土层3的顶部上也设有缺口,第二篦子座62嵌装在第二混凝土层3的该缺口上。且第一篦子座61的底部的宽度在48mm到52mm之间,第二篦子座62的底部的宽度在48mm到52mm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篦子座61的底部的宽度a优选为50mm,第二篦子座62的底部的宽度b优选为50mm。
[0022]篦子固定结构6还包括第一角钢件63和第二角钢件64,第一角钢件63嵌于第一混凝层2内,且第一角钢件63与第一篦子座6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第二角钢件64嵌于第二混凝土层3内,且第二角钢件64与第二篦子座6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0023]而篦子1的一端卡装在第一篦子座61上,另一端卡装在第二篦子座62上,即篦子1设于篦子固定结构6上,且设置后的篦子1位于空腔10的顶部,且篦子1呈倾斜状。
[0024]空腔10的侧壁和底部上连接有防水层5,防水层5可以是掺有3%防水剂的水泥砂浆
层。防水层5的底部和侧部之间设有圆弧段,圆弧段的半径不小于50mm,本实施例中,圆弧段的半径r优选为50mm。
[0025]第一防滑条7嵌装在第一混凝土层2上,而第二防滑条8固定连接在加固机构4的第三混凝土层41上,以此提高汽车在经过本技术时的摩擦力,以降低汽车发生打滑的概率。
[0026]本技术能应用于地下室的汽车坡度上,且空腔10可以与外部排水机构相连通。则当雨水流到本技术上时,雨水可以通过篦子1流入到空腔10内,再通过空腔10流到外部排水机构上。且本技术能不阻碍汽车的通行,并且通过设置加固结构4,能提高第二混凝土层3处的强度,既减少第二混凝土层3因汽车压力的挤压发生的变形,又能减少空腔10中的积水对第二混凝土层3的挤压变形,保证本技术的可靠性。
[00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坡度截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篦子、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加固结构、防水层和篦子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加固结构设于第一混凝土层上,并与第二混凝土层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篦子固定结构与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均相连接,所述篦子设于篦子固定结构上,并位于空腔的顶部,所述空腔的侧壁和底部上连接有防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坡度截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三混凝土层和素土层,所述素土层设于第一混凝土层上,所述第三混凝土层设于素土层上,所述第三混凝土层和素土层均与第二混凝土层的侧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坡度截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篦子固定结构包括第一篦子座和第二篦子座,所述第一篦子座嵌装在第一混凝层上,所述第二篦子座嵌装在第二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堂吴祥锦戴开元黄玉兴林智勇戴丽清戴建洪王维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顺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