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003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竖井掘进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系统由位于井口的井架支撑,包括管夹,等间隔固定设置于管路上,用于与管路驱动装置配合带动管路移动;主体呈弧形的管路导槽,位于管路的移动路径上,用于管路移动时对管路进行支撑和导向;管路驱动装置,设置于井架上方,以驱动管夹沿管路导槽移动;管路导槽沿管路的移动方向,对称设置于管路驱动装置两侧;管路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管路驱动装置与井下设备同步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井架作为基础,提高整体稳定性。采用管夹固定管路,使管路排布整齐稳定,向下输送时承载主要重量。采用管路驱动装置驱动管夹向前向后运动。采用信号控制技术提升管路输送的同步性。输送的同步性。输送的同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竖井盾构机
,具体是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竖井盾构机、反井钻机,多采用地面驱动,即井下部件大多为纯机械部件,也有极少采用井下驱动或需在井下使用动力部件,进而采用总分的管、线路形式,因此向井下输送动力源比如电缆卷盘、油管卷盘均数量较少,进而极大的限制了部分动作的完成。而较大直径的竖井的管路输送装置无法满足多管路、长距离且随掘进过程同步进行等要求,并且多数情况下无法判断管路受力情况。此外,随着竖井深度的增加,输送线路重量随之增加,对于管路输送架的稳定性要求也比较苛刻,由于断线风险等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掘进进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其解决了现有的竖井管路输送装置中多管路混乱排放、长距离输送无法判断管路受力、无法使管路与竖井掘进设备同步升降等技术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7]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系统由位于井口的井架支撑,包括:管夹,等间隔固定设置于管路上,用于与管路驱动装置配合带动管路移动;管路导槽,主体呈弧形,位于管路的移动路径上,用于管路移动时对管路进行支撑和导向;管路驱动装置,设置于井架上方,以驱动管夹沿管路导槽移动;管路导槽沿管路的移动方向,对称设置于管路驱动装置两侧;管路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管路驱动装置与井下设备同步运动。
[0008]可选地,管路导槽包括由金属管组成的格栅结构,格栅结构的两侧设置有挡板。
[0009]可选地,挡板内侧设有凹槽,凹槽的高度大于管夹的高度,以使管夹在凹槽内移动。
[0010]可选地,管夹为用于固定管路的孔板结构。
[0011]可选地,每一管夹皆与其相邻的管夹以钢丝绳相连。
[0012]可选地,钢丝绳的长度小于相邻的两个管夹之间的管路的长度。
[0013]可选地,管路驱动装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井架上方的两侧,包括减速机、滚链、主动滚轮以及从动滚轮;管路驱动装置通过基座固定在井架的上方,并位于管路移动路径的一侧;基座上设置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滚轮,滚链套设于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的外部,并与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啮合,以在减速机的驱动下,带动滚链循环转动;滚链包括等间隔设置的若干拨叉组,每个拨叉组包含两个相对设置的拨叉,滚链转动时,相对设置的两个拨叉之间形成的空隙与管夹配合,通过拨叉推动管夹移动。
[0014]可选地,相邻两个拨叉组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个管夹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5]可选地,基座上设有延伸方向与管路移动方向一致的过渡导槽,过渡导槽的两端分别与过渡导槽前后的管路导槽连接。
[0016]可选地,控制装置还与井内设备上的位移传感器连接,位移传感器将井内设备的进给数据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接收位移传感器传递的数据,以控制管路驱动装置与井内设备同步运动。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为竖井掘进机提供一种可靠的、自动化的与施工工况相匹配的管路伺服系统,实现为井下驱动设备提供动力源,并且是在管路排布、防止受拉及自动输送等多个方面有集中体现的配套系统,进一步完善竖井配套管路服务设备,提升掘进设备整体可靠性,实用性和自动化程度。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管夹,可以实现管路的顺序固定,使多排管路同时下井的顺序一致,管路排布直观、不混乱;采用管夹将管路固定,在管路输送时承担主要载荷,井架可承受井下长度80米管路载荷;管路驱动装置传动使管路进井出井与掘进机主体设备同步自动进行,实现自动化。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井架作为基础,提高整体稳定性。采用管夹固定管路,使管路排布整齐稳定,向下输送时承载主要重量。采用管路驱动装置驱动管夹向前向后运动。采用信号控制技术提升管路输送的同步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管路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管路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管夹在管路驱动装置上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井架;
[0029]2:管路导槽;21:挡板;
[0030]3:管夹;31:孔洞;
[0031]4:管路驱动装置;41:减速机;42:滚链;43:主动滚轮;44:从动滚轮;45:拨叉;
[0032]5:钢丝绳;
[0033]6:基座;
[0034]7:过渡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
[0036]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
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7]实施例: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该系统由井架1支撑,主要包括:管路导槽2,管夹3和管路驱动装置4。其中,井架1起到固定和支撑管路的作用;管路驱动装置4为主要核心部件,为管路前后移动提供动力;管路导槽2起到支撑和导向管夹3的作用;管夹3起到固定管路,带动管路前进的作用,另外还可以起到使管路不受载荷的作用,用于保护管路。通过设置的管夹3,可以实现管路的顺序固定,使多排管路同时下井的顺序一致,管路排布直观、不混乱。
[0038]具体地,井架1用于支撑固定在井架1上的管路导槽2;井架1的前后均固定有管路导槽2,管路导槽2用于支撑和导向管夹3和管路。
[0039]管夹3等间隔固定设置于管路上,用于与管路驱动装置4配合以带动管路移动;管路穿过管夹3上设置的孔洞31并与管夹3相对固定。
[0040]管路导槽2位于管路的移动路径上,其主体呈弧形,用于管路移动时对管路进行支撑和导向。
[0041]管路驱动装置4设置于井架1上方,以驱动管夹3沿管路导槽2移动。
[0042]管路导槽2沿管路的移动方向,对称设置于管路驱动装置4两侧;管路驱动装置4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管路驱动装置4与井下设备同步运动。
[0043]井架1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管夹3移动的管路驱动装置4。管夹3与管路相对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所述系统由位于井口的井架(1)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夹(3),等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管路上,用于与管路驱动装置(4)配合带动所述管路移动;主体呈弧形的管路导槽(2),位于所述管路的移动路径上,用于所述管路移动时对管路进行支撑和导向;管路驱动装置(4),设置于所述井架(1)上方,以驱动所述管夹(3)沿所述管路导槽(2)移动;所述管路导槽(2)沿所述管路的移动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管路驱动装置(4)两侧;所述管路驱动装置(4)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管路驱动装置(4)与井下设备同步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导槽(2)包括由金属管组成的格栅结构,所述格栅结构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高度大于所述管夹(3)的高度,以使管夹(3)在凹槽内移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3)为用于固定管路的孔板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管夹(3)皆与其相邻的管夹(3)以钢丝绳(5)相连。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5)的长度小于相邻的两个管夹(3)之间的管路的长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用管路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明东徐振洪许彦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