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动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53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2
能够直接检测回旋式夹紧装置的输出构件自身的动作,且使回旋动作变得平滑。夹紧装置在作动缸孔(2)中收容有输出构件(5)。在壳体(1)的下壁(1b)与输出构件(5)之间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的第一阀室(21)。第二阀室(23)被设置成使输出构件(5)呈挖空状向第一阀室(21)侧开放。阀杆(10c)从下壁(1b)插入到第二阀室(23)。在阀杆(10c)设置有将第二阀室(23)与外部空气连通的阀杆通路(10d),在阀杆(10c)与第二阀室(23)相对移动的周围的间隙设置有密封部(27)。以在阀杆(10c)与第二阀室(23)相对移动时的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压缩空气在两者的间隙中移动而存在被密封部(27)密封的区域和相对于密封开放的区域的方式形成有上述间隙。封开放的区域的方式形成有上述间隙。封开放的区域的方式形成有上述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动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动缸,尤其涉及适用于对夹紧对象物进行固定的夹紧装置等的作动缸。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使夹紧臂回旋并且下降而将夹紧对象物固定的回旋式夹紧装置。在该回旋式夹紧装置中,具备夹紧臂的夹紧杆(输出构件)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且能够绕轴心回旋的方式插入壳体内。在回旋式夹紧装置设置有检测夹紧杆的动作的动作检测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回旋式夹紧装置中,通过相对于夹紧杆的一端部一体地安装操作部,且操作部开闭设置于上下不同的位置的压力流体供给用的入口孔,检测夹紧杆的位置。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夹紧杆的一端部设置利用卡合滚珠使夹紧杆的上下移动暂时转换为半径方向的移动,并且使该卡合滚珠的向半径方向的移动转换为阀芯的上下移动的构造。该阀芯使朝向上下方向设置的加压空气通路的开口部开闭。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5626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02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专利文献1的动作检测装置中,由于在操作部开闭入口孔时操作部在入口孔的开口部周缘滑动,因此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有可能给关闭入口孔的性能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动作检测装置中,不像专利文献1那样滑动,而是能够通过阀芯的上下移动来开闭加压空气通路的开口部。但是,阀芯不与夹紧杆一体化,传递夹紧杆的动作的机械要素夹设于中途,因此存在不一定检测夹紧杆的动作本身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在由于阀芯的破损等而引起阀芯工作不良时,即使夹紧杆正常动作,也误检测为动作异常。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直接且准确地检测回旋式夹紧装置的输出构件自身的动作。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作动缸,其具有输出构件,该输出构件收容于在壳体内设置的作动缸孔,利用压力流体上下可动,其特征在于,该作动缸具有:第一阀室,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壁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第二阀室,使所述输出构件呈挖空状地向所述第一阀室侧开放而形成;以及阀杆,从所述下壁突出并插入到第二阀室,在所述阀杆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阀室开口的阀杆通路,在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二阀室之间且在所述阀杆的外周壁侧或所述第二阀室的内周壁侧设置有密封部,在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二阀室相对移动时,形成于所述第一阀室与所述第二阀室之间的压缩空气流路存在被所述密封部密封的遮蔽区域和相对于密封
开放的开放区域,从所述压缩空气流路的一端供给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流路的另一端向外部空气开放。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动作检测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示,相对于输出构件或夹紧杆的一端部一体地设置操作部这一点相同,但构成为尽量避免相对于入口孔的滑动。因此,在长期使用动作检测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减轻操作部的外周壁或入口孔的内周壁的磨损,能够长时间维持形成于该操作部与入口孔之间的滑动间隙的尺寸。因此,能够准确地检测夹紧杆的动作。另外,在操作部直接对阀进行开闭这一点上,中途不存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的传递夹紧杆的动作的机械要素,能够检测输出构件的动作本身。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回旋式夹紧装置的剖视图(松开状态)。
[0015]图2是图1所示的回旋式夹紧装置的局部剖视图(松开状态与夹紧状态之间的中途状态)。
[0016]图3是图1所示的回旋式夹紧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夹紧状态)。
[0017]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图4A表示松开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4B表示中途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4C表示夹紧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图5A表示松开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5B表示中途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5C表示夹紧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
[0019]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图6A表示松开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6B表示中途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6C表示夹紧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图7A表示松开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7B表示中途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7C表示夹紧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图8A表示松开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8B表示中途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8C表示夹紧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的作动缸装置的分解图。
[0023]图10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图10A表示上升进入状态的作动缸装置的剖视图,图10B表示中途状态的作动缸装置的剖视图,图10C表示下降退入状态的作动缸装置的剖视图。
[0024]图1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8,图11A表示松开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图11B表示夹紧状态的夹紧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输出构件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阀室,并设置有沿着轴线将输出构件向第一阀室呈挖空状开放的第二阀室和从第一阀室的下壁突出并插入第二阀室的阀杆。在阀杆设置有一端向第二阀室开放的阀杆通路。通过输出构件的上下移动,阀杆与第二阀室相对移动。这样,在第一阀室与阀杆通路之间形成有供压缩空气通过的压缩空气流路。压缩空气被供给到压缩空气流路的一端侧(第一阀室或者阀杆通路),并从压缩空气流路的另一端侧(阀杆通路或者第一阀室)向外部空气排出。在阀杆与第二阀室之间设置有遮蔽压缩空
气的移动的密封部。以在阀杆与第二阀室相对移动时,存在被该密封部密封的遮蔽区域和相对于密封开放的开放区域的方式形成有阀杆与第二阀室之间的间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间隙构成压缩空气流路。
[0026]也可以在相对于密封开放的开放区域中,在阀杆与第二阀室相对移动时的移动的过程中,以在压缩空气通过阀杆与第二阀室之间时产生不同的压力损失的方式设置间隙的截面积不同的区域。
[0027]另外,也可以相对于被密封的遮蔽区域,设置从第一阀室与阀杆通路连通的旁通路,相对于设置有旁通路的位置的上下的区域,产生基于旁通路的规定的压力损失。
[0028]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称为“上”或“下”的情况下,并不表示重力的方向,将输出构件引入壳体的方向称为“下”,将从壳体送出的方向称为“上”。
[0029]实施例1
[0030]利用图1至图3对实施例1进行说明。
[0031]首先,基于图1,首先对回旋式夹紧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壳体1通过多个螺栓(未图示)固定于作为固定台的工作台T。壳体1具备上壁(顶端壁)1a、下壁(基端壁)1b、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主体壁1c、以及形成于该主体壁1c的内侧的作动缸孔2。
[0032]输出构件5的一部分经由形成于壳体1的上壁1a的筒孔3贯穿到壳体1的外侧。输出构件5以能够绕轴线C回旋的方式且能够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作动缸,其具有输出构件,该输出构件收容于在壳体内设置的作动缸孔,利用压力流体上下可动,其特征在于,该作动缸具有:第一阀室,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壁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第二阀室,使所述输出构件呈挖空状地向所述第一阀室侧开放而形成;以及阀杆,从所述下壁突出并插入到第二阀室,在所述阀杆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阀室开口的阀杆通路,在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二阀室之间且在所述阀杆的外周壁侧或所述第二阀室的内周壁侧设置有密封部,在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二阀室相对移动时,形成于所述第一阀室与所述第二阀室之间的压缩空气流路存在被所述密封部密封的遮蔽区域和相对于密封开放的开放区域,从所述压缩空气流路的一端供给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流路的另一端向外部空气开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动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对于密封开放的区域中,以在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二阀室相对移动时的移动的过程中,在压缩空气通过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二阀室之间时产生不同的压力损失的方式,设置所述间隙的截面积不同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动缸,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密封的区域,设置将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阀杆通路连通的旁通路,相对于设置有所述旁通路的位置的上下的区域,产生基于旁通路的规定的压力损失。4.一种作动缸,其具有输出构件,该输出构件收容于在壳体内设置的作动缸孔,利用压力流体上下可动,其特征在于,该作动缸具有:第一阀室,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见昌宏
申请(专利权)人: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