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912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信息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信息显示装置具有信息显示面板,所述信息显示面板是在至少一方透明的2张基板间封入显示介质,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使显示介质移动来显示图像等信息,其中,在信息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部的外侧部分电连接一张基板上设有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设有的电极时,在基板间的规定部分设置含有直径小于基板上设置的电极间距离的导电性间隔粒子的粘合剂,通过压合设有粘合剂部分的基板,使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信息显示面板的,所述信息显示面板是在至少一方透明的2张基板间封入显示介质,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使显示介质移动来显示图像等信息。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作为代替液晶(LCD)的信息显示装置,提出了利用电泳方式、电致发光显示方式、热方式、双色粒子旋转方式等技术的信息显示装置。与LCD比较,上述现有技术具有能得到接近普通印刷品的大视野角、电消耗小、具有存储功能等优点,因此考虑将其作为能用于下一代廉价的信息显示装置的技术,期待便携终端用信息显示、电子纸等的开发。特别是在最近,提出将由分散粒子和着色溶液组成的分散液进行微胶囊化,并将其配置在对置基板间的电泳方式。但是,在电泳方式中,由于粒子在液体中泳动,因此存在液体的粘性阻力导致应答速度迟缓的问题。而且,由于将氧化钛等高比重的粒子分散在低比重的溶液中,所以,存在容易沉降、难以维持分散状态的稳定性、欠缺反复显示·重写时的稳定性的问题。即使通过微胶囊化使单元(cell)尺寸处于微胶囊水平,也只是在表面上使上述缺点不容易表现出来,并没有解决任何本质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利用在溶液中的行为的电泳方式,还首次提出不使用溶液,将导电性粒子和电荷传递层组合入基板的一部分的方式(例如,赵国来、另外3人、“新型墨水显示设备(I)”、1999年7月21日、日本图像学年度大会(第83届)“Japan Hardcopy’99”论文集、p.249-252)。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配置电荷传递层、及电荷发生层,使结构复杂化,同时,由于难以将电荷稳定地注入导电性粒子,所以,也存在欠缺显示行为稳定性的问题。作为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的方法之一,已知具有信息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装置,所述信息显示面板是在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之间,形成以隔壁彼此隔开的单元,单元内封入显示介质,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通过库仑力等使显示介质移动来显示图像等信息。上述现有的信息显示装置所具有的信息显示面板必须连接其背面基板上设有的电极与透明的前面基板上设有的电极,例如在背面基板的端部连接外部电路的连接端子。图14(a)~(d)分别表示现有的信息显示装置中的信息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之一例。首先,准备如图14(a)所示的背面基板51,该基板设有用于向形成各信息显示部的单元提供电源的电极B1~B4及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连接端子的电极A1~A4,同时,准备如图14(b)所示的透明的前面基板52,该基板设有用于向形成各信息显示部的单元提供电源的透明电极F1~F4。然后,如图14(c)所示在背面基板51上的信息显示部的外侧涂布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53。所述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53,只有用○标示的电极A1~A4及前面基板52的电极F1~F4的连接处才具有导电性。最后,如图14(d)所示,将前面基板52通过粘合剂53粘合在背面基板51上,使电流从背面基板51的电极A1~A4流向前面基板52的电极F1~F4。另外,54表示图像显示部。具有上述结构的信息显示面板,在连接其背面基板51与前面基板52时,仅使用了各向异性导电性粘合剂53。因此,在电连接和机械连接两方面,存在连接不完好、可靠性低的问题。另外,具有上述结构的信息显示面板,形成在背面基板51的单面上设有电极A1~A4、B1~B4的构造。因此,如图15(a)所示,重合背面基板51与前面基板52后,如图15(b)所示切断基板的四边,保留背面基板51的对应部分的同时仅切断前面基板52的端部,露出电极A1~A4、B1~B4的W标记部分,如图15(c)所示,在露出的电极A1~A4部分连接外部电路55的连接端子是必要的。其结果是加工变困难的同时,也存在非显示面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能解决上述问题,可进行完好的电极连接,达到高可靠性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可解决上述问题,简化加工,减小非显示面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项专利技术的是具有信息显示面板的,所述信息显示面板是在至少一方透明的2张基板间封入显示介质,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使显示介质移动来显示图像等信息,其特征为,在信息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部的外侧部分,电连接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时,将含有直径小于基板上所设电极间距离的导电性间隔粒子的粘合剂设置在基板间的规定部分,通过压合设有粘合剂部分的基板,连接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第1项专利技术的的优选例子,其中,粘合剂中所含有的导电性间隔粒子的直径为5~50μm。本专利技术的第2项专利技术的是具有信息显示面板的,所述信息显示面板是在至少一方透明的2张基板间封入显示介质,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使显示介质移动来显示图像等信息,其特征为,在信息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部的外侧部分,电连接一张基板上设有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设有的电极时,将含有导电性间隔粒子的粘合剂设置在基板间规定部分的同时,通过在设有包含导电性间隔粒子的粘合剂的邻接电极间设置间隔物,连接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2项专利技术的的优选例子,其中,信息显示面板在基板间形成被隔壁彼此隔开的单元时,隔壁与间隔物同时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第3项专利技术的是具有信息显示面板的,所述信息显示面板是在至少一方透明的2张基板间封入显示介质,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使显示介质移动来显示图像等信息,其特征为,准备其中一张基板,在该基板的表面及里面设置电极,电极之间通过通孔进行电连接,叠合所准备的基板与另一张基板,并在该基板里面的电极上连接外部电路的连接端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显示介质的优选例子,有粒子组或粉流体。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3项专利技术的的优选例子,其中,表面及里面形成电极的一张基板是背面基板。本专利技术的第1项专利技术的为,在信息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部的外侧部分,电连接一张基板上设有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设有的电极时,将含有直径小于基板上所设电极间距离的导电性间隔粒子的粘合剂设置在基板间规定部分,通过压合设有粘合剂部分的基板,可进行完好的电极连接,实现高可靠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项专利技术的为,在信息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部的外侧部分,电连接一张基板上设有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设有的电极时,将含有导电性间隔粒子的粘合剂设置在基板间规定部分的同时,通过在设有含导电性间隔粒子的粘合剂的邻接电极间设置间隔物,可进行完好的电极连接,实现高可靠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3项专利技术的为,准备其中一张基板,在该基板的表面及里面配置电极,电极之间通过通孔形成电连接,叠合所准备的其中一张基板与另一张基板,使所述基板的里面的电极与外部电路的连接端子相连接,可简化加工,减小非显示面。附图说明图1(a)、(b)分别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面板的构成之一例。图2(a)~(e)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项专利技术的之一例。图3(a)、(b)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项专利技术的信息显示面板之一例。图4(a)、(b)分别说明现有的信息显示面板之一例。图5(a)~(d)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项专利技术的之一例。图6(a)、(b)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项专利技术的信息显示面板之一例子。图7表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项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8表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项专利技术的比较例。图9(a)~(c)分别说明现有的信息显示装置中的背面基板之一例。图10(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信息显示装置具有信息显示面板,所述信息显示面板是在至少一方透明的2张基板间封入显示介质,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使显示介质移动来显示图像等信息,其特征为,在信息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部的外侧部分电连接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时,将含有直径小于基板上所设电极间距离的导电性间隔粒子的粘合剂设置在基板间的规定部分,通过压合设有粘合剂部分的基板,使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与另一张基板上所设的电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良庄子隆德平冈英敏小林太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