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多孔分布器的船舶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99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多孔分布器的船舶脱硫吸收塔。它包括吸收塔本体,浆液池,喷淋系统,除雾装置;所述浆液池,喷淋系统和除雾装置均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内;所述浆液池位于所述吸收塔本体下部,所述除雾装置固定在所述吸收塔本体上部,所述喷淋系统两端固定在所述吸收塔本体中部;还包括预洗涤烟道和多孔分布器;所述多孔分布器设于所述吸收塔入口与所述喷淋系统之间;有吸收塔入口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侧壁上;所述预洗涤烟道与所述吸收塔入口连通;所述吸收塔入口位于所述浆液池与所述喷淋系统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能减排,加强烟气与吸收液的反应时间,提高脱硫效率,使得烟气得到分布,与上方喷淋系统喷淋的吸收液接触更充分的优点。充分的优点。充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多孔分布器的船舶脱硫吸收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多孔分布器的船舶脱硫吸收塔。

技术介绍

[0002]国际海事组织IMO下属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0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2020年在全球海域实行船舶燃油0.5%含硫上限的规定,之前划设的四大排放控制区仍然实行0.1%的限制。对于航运企业来说,燃油成本在船舶运营总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燃油成本巨大。船舶进入国外排放控制区内,更换高价低硫油所产生的成本,是一项重大的支出。
[0003]因此,一般采用加装船舶脱硫设备的方式降低污染,船东无需对发动机及供油系统进行改造,可以继续使用与主机性能匹配的廉价重油,避免了因为更换低硫油带来的各种船舶运行风险,以及为使用天然气做燃料所要负担的巨额改造成本,同时可为船东节约大量的燃油成本。传统船舶烟气脱硫的洗涤塔一般为填料塔,填料塔的系统背压较大,对系统的稳定性存在影响,且填料塔易堵塞,对于船舶烟气的脱硫洗涤塔来说难以清理维修;填料塔内所采用的雾化喷嘴均为结构相对简单的压力式机械雾化喷嘴,这类喷嘴的雾化机理相对较简单,其雾化效果不佳,且传统喷嘴产生的雾滴大,与烟气接触面积小,脱硫效率难以保证,系统的背压大,能耗也高。为达到烟气脱硫要求,必需建造体积庞大的脱硫塔,并且内部安装多层多只雾化喷嘴。
[0004]现有申请号为:2018104013047、专利名称为《一种船舶用单塔双区高效脱硫脱硝装置》,其并未对烟气进行预处理,影响脱硫效率,且对吸收塔的腐蚀性较高。
[0005]现有申请号为:CN2015105181050,专利名称为《二级折返式脱硫吸收塔及其脱硫吸收方法》,其塔体尺寸较大、且结构复杂,适用于电厂的脱硫。
[0006]因此,研发一种尺寸较小、节能减排、且脱硫效率高的船舶脱硫吸收塔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带多孔分布器的船舶脱硫吸收塔,尺寸较小,节能减排,加强烟气与吸收液的反应时间,提高脱硫效率,使得烟气得到分布,与上方喷淋系统喷淋的吸收液接触更充分。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多孔分布器的船舶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浆液池,喷淋系统,除雾装置;
[0009]所述浆液池,喷淋系统和除雾装置均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内;
[0010]所述浆液池位于所述吸收塔本体下部,所述除雾装置固定在所述吸收塔本体上部,所述喷淋系统两端固定在所述吸收塔本体中部;
[00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洗涤烟道和多孔分布器;所述多孔分布器设于所述吸收塔入口与所述喷淋系统之间;
[0012]有吸收塔入口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侧壁上;
[0013]所述预洗涤烟道与所述吸收塔入口连通;
[0014]所述吸收塔入口位于所述浆液池与所述喷淋系统之间。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孔分布器为开有多个小孔的薄板结构。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洗涤烟道呈L型。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系统有多层;
[0018]多层所述喷淋系统呈间隔设置。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系统上设有第一喷嘴;
[0020]所述除雾装置上设有第二喷嘴;
[0021]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嘴呈反向设置。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3](1)本技术烟气经过多孔分布器,一方面加强了烟气和吸收液的反应时间,提高脱硫效率,另一方面使烟气均匀通过均布装置,使得烟气得到分布,与上方喷淋系统喷淋的吸收液接触更充分;克服了传统的脱硫设备主要依靠增加喷淋量提高脱硫效率,对海水/碱液的用量较大,且系统背压较大的缺点;
[0024](2)本技术通过多孔分布器改善塔内烟气流场分布使其更加均匀化,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为达到烟气脱硫要求,必需建造体积庞大的脱硫塔,并且内部安装多层多只雾化喷嘴,耗费较大的缺点;
[0025](3)本技术适用于船舶烟气高效脱硫;且本技术设置了预洗涤烟道,对烟气进行预处理,提高脱硫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7]图1中,箭头A表示含硫烟气的排入方向;箭头B表示脱硫烟气的排出方向。
[0028]图中1-预洗涤烟道,2-吸收塔本体,3-浆液池,4-多孔分布器,5-喷淋系统,5.1-第一喷嘴,6-除雾装置,6.1-第二喷嘴,7-吸收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30]参阅附图1可知:一种带多孔分布器的船舶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2,浆液池3,喷淋系统5,除雾装置6;
[0031]所述浆液池3,喷淋系统5和除雾装置6均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2内;
[0032]所述浆液池3位于所述吸收塔本体2下部,所述除雾装置6固定在所述吸收塔本体2上部,所述喷淋系统5两端固定在所述吸收塔本体2中部;还包括预洗涤烟道1和多孔分布器4;有吸收塔入口7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2侧壁上;
[0033]所述预洗涤烟道1与所述吸收塔入口7连通;预洗涤烟道1对烟气进行预处理,对烟气进行初步喷淋,降低烟气温度,提高吸收塔内的脱硫效率;
[0034]所述吸收塔入口7位于所述浆液池3与所述喷淋系统5之间;
[0035]所述多孔分布器4设于所述吸收塔入口7与所述喷淋系统5之间;多孔分布器4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塔内烟气流场分布使其更加均匀化,节能减排。
[0036]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分布器4为开有多个小孔的薄板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多孔分布器上方会集聚一层吸收液(海水/碱液),下方的烟气穿过这些小孔和吸收液层时,会受到阻力,烟气利用自身的压力和流速克服其阻力,将上方吸收液层向上吹鼓,此吹鼓过程,一方面加强了烟气和吸收液的反应时间,提高脱硫效率,另一方面使烟气均匀通过均布装置,使得烟气得到分布,与上方喷淋层喷淋的吸收液接触更充分。
[0037]进一步地,所述预洗涤烟道1呈L型;预洗涤烟道1用于降低烟气温度。
[0038]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系统5有多层;
[0039]多层所述喷淋系统5在纵向上呈间隔设置;喷淋系统5用于与原烟气对流,将SO2溶解吸收。
[0040]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系统5上设有第一喷嘴5.1;
[0041]所述除雾装置6上设有第二喷嘴6.1;
[0042]所述第一喷嘴5.1与所述第二喷嘴6.1呈反向设置;提高脱硫效果,更好地达到烟气脱硫要求。
[0043]本技术所述的带多孔分布器的船舶脱硫吸收塔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4](1)预洗涤烟道1处理烟气;烟气进入吸收塔前通过预洗涤烟道,降低烟气温度至50℃左右后进入吸收塔入口箱;预洗涤烟道能够对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多孔分布器的船舶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2),浆液池(3),喷淋系统(5),除雾装置(6);所述浆液池(3),喷淋系统(5)和除雾装置(6)均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2)内;所述浆液池(3)位于所述吸收塔本体(2)下部,所述除雾装置(6)固定在所述吸收塔本体(2)上部,所述喷淋系统(5)两端固定在所述吸收塔本体(2)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洗涤烟道(1)和多孔分布器(4);所述多孔分布器(4)设于吸收塔入口(7)与所述喷淋系统(5)之间;吸收塔入口(7)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2)侧壁上;所述预洗涤烟道(1)与所述吸收塔入口(7)连通;所述吸收塔入口(7)位于所述浆液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岭武丹玲朱翔方攀丁浩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