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穿舱结构
本申请属于穿舱密封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线缆穿舱结构。
技术介绍
船舶舱壁是由许多列钢板排列组合焊接而成的结构件,它将船体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个舱室,还有其他一些潜水设备均具有舱壁。舱壁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密封性好,因此当线缆要贯穿舱壁时,线缆与舱壁之间的密封性成为关键。但是目前常见的线缆与舱壁之间的密封结构复杂,且密封效果不好,容易出现水渗透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船舶或潜水设备下沉等危险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穿舱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缆船舱密封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缆穿舱结构,包括:舱壁,开设有内外贯通的穿舱孔;穿舱管,轴向贯穿所述穿舱孔,所述穿舱管外壁与所述穿舱孔内壁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线缆,轴向贯穿所述穿舱管;两个密封结构,分别套设于所述线缆上并分别安装于所述穿舱管的轴向两端;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密封件及至少两个压紧件,至少两个所述压紧件依次套设于所述线缆上,设于所述穿舱管与所述压紧件之间的密封件被所述压紧件轴向挤压以抵紧于所述穿舱管内壁与所述线缆外壁之间,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压紧件之间的密封件被相邻两个所述压紧件轴向挤压以抵紧于其中一所述压紧件内壁与所述线缆外壁之间。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密封结构的压紧件的数量相同;或者两个所述密封结构的压紧件的数量不同。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穿舱管的材料与所述舱壁的材料相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舱壁(10),开设有内外贯通的穿舱孔(11);/n穿舱管(20),轴向贯穿所述穿舱孔(11),所述穿舱管(20)外壁与所述穿舱孔(11)内壁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n线缆(30),轴向贯穿所述穿舱管(20);/n两个密封结构(40),分别套设于所述线缆(30)上并分别安装于所述穿舱管(20)的轴向两端;/n所述密封结构(40)包括至少两个密封件(41)及至少两个压紧件(42),至少两个所述压紧件(42)依次套设于所述线缆(30)上,设于所述穿舱管(20)与所述压紧件(42)之间的密封件(41)被所述压紧件(42)轴向挤压以抵紧于所述穿舱管(20)内壁与所述线缆(30)外壁之间,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压紧件(42)之间的密封件(41)被相邻两个所述压紧件(42)轴向挤压以抵紧于其中一所述压紧件(42)内壁与所述线缆(30)外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舱壁(10),开设有内外贯通的穿舱孔(11);
穿舱管(20),轴向贯穿所述穿舱孔(11),所述穿舱管(20)外壁与所述穿舱孔(11)内壁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
线缆(30),轴向贯穿所述穿舱管(20);
两个密封结构(40),分别套设于所述线缆(30)上并分别安装于所述穿舱管(20)的轴向两端;
所述密封结构(40)包括至少两个密封件(41)及至少两个压紧件(42),至少两个所述压紧件(42)依次套设于所述线缆(30)上,设于所述穿舱管(20)与所述压紧件(42)之间的密封件(41)被所述压紧件(42)轴向挤压以抵紧于所述穿舱管(20)内壁与所述线缆(30)外壁之间,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压紧件(42)之间的密封件(41)被相邻两个所述压紧件(42)轴向挤压以抵紧于其中一所述压紧件(42)内壁与所述线缆(30)外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密封结构(40)的压紧件(42)的数量相同;
或者两个所述密封结构(40)的压紧件(42)的数量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舱管(20)的材料与所述舱壁(10)的材料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舱管(20)的内壁延伸有挡板(21),靠近所述穿舱管(20)的压紧件(42)能够将对应的所述密封件(41)轴向抵紧于所述挡板(21)上以使所述密封件(41)径向变形抵接于所述穿舱管(20)内壁与所述线缆(30)外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位于所述穿舱管(20)的轴向中间位置,所述挡板(21)呈环形,所述穿舱管(20)轴向两端上的压紧件(42)分别将对应的密封件(41)压紧于所述挡板(21)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1)为O型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线缆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40)包括第一压紧件(421)和第二压紧件(4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松,刘陈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