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8412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其技术方案:包括PLC控制器、移动机构、感应机构、限位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移动机构用于输送移动容器移动,感应机构安装于移动机构上,用于感应移动容器,限位机构安装于移动机构之间,通过限位机构对移动容器本体进行限位,再通过定位机构对移动容器进行定位。实现移动式容器的自动输送,自动定位,且允许的负载大,定位精度高,定位完成后可满足自动投料的要求,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高产品卫生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
本技术涉及移动容器定位
,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粉体设备在新能源电池行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当下,设备的上升空间将进一步提高,同时正面临着必须满足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严峻挑战。粉体设备在服从装置规模经济化和品种多样化的同时,要向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方面发展。现有的移动式容器,使用人工手推的方式进行对位操作,该方式存在人工推力有限,不能推着太重的物料,影响投料的效率;人工对位精度不高,对位精度不高,容易造成粉体投料时的漏粉现象;人工操作,工作强度大,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移动式容器定位装置,实现移动式容器的自动输送,自动定位,且允许的负载大,定位精度高,定位完成后可满足自动投料的要求,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高产品卫生水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移动机构、感应机构、限位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移动机构用于输送移动容器移动,感应机构安装于移动机构上,用于感应移动容器,限位机构安装于移动机构之间,通过限位机构对移动容器本体进行限位,再通过定位机构对移动容器进行定位。优选的:移动机构包括底座、输送座、驱动电机、长驱动轴以及若干滚轴,输送座安装于底座上侧,输送座中间设置有安装座,输送座两侧安装挡板,安装座两侧和挡板之间分别转接有滚轴,每根滚轴一端设有齿轮,且相邻齿轮通过链条连接,输送座底部安装驱动电机和长驱动轴,驱动电机通过链条带动长驱动轴转动,长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两侧的其中一根滚轴进行连接,连接方式采用链条。驱动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可以驱动长驱动轴正反转,从而带动两边的滚轴进行正反转动,方便移动容器来回移动。优选的:底座上侧四周设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位于输送座与底座之间。可以对移动容器进行称重,可以复核下落到移动容器内的粉体重量,从而判断粉体是否下落完全。优选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缓冲限位器、第一硬限位器、第二缓冲限位器和第二硬限位器,第一缓冲限位器和第一硬限位器位于安装座一侧,第二缓冲限位器和第二硬限位器位于安装座另一侧,第一缓冲限位器与第二缓冲限位器结构相同,第一硬限位器位与第二硬限位器位结构相同。通过第一硬限位器位与第二硬限位器可以将移动容器粗定位在其之间,移动容器完成粗定位。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限位器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安装块、第一气缸、第一升降块以及油压缓冲器,第一安装块连接在第一底板上侧,第一安装块内底部固定第一气缸,第一安装块上侧与第一升降块活动配合,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升降块进行升降,第一升降块上安装油压缓冲器。通过油压缓冲器可以对移动中的容器进行缓冲,吸收移动容器的冲击。优选的:所述第二硬限位器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安装块、第二气缸、第二升降块、可调螺杆和撞块,第二安装块连接在第二底板上侧,第二安装块内底部固定第二气缸,第二安装块上侧与第二升降块活动配合,第二气缸带动第二升降块进行升降,第二升降块上安装可调螺杆,可调螺杆一端固定撞块。通过撞块可以直接使移动容器停止。优选的:感应装置包括第一光电感应器、第二光电感应器、第三光电感应器和第四光电感应器。第一光电感应器和第二光电感应器作为一对使用,第三光电感应器和第四光电感应器作为另一对使用,使得移动容器无论正反移动,都可以通过对应的一对感应器使用。优选的:定位机构由一对定位组件和一对调节组件组成,调节组件与定位组件平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气缸、活动块以及定位销,第三气缸连接在安装座上,第三气缸上的活塞杆连接活动块,活动块上侧安装定位销,活动块两侧设置有导杆。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第四气缸、调节板以及至少两个牛眼轴承,所述第四气缸上的活塞杆连接调节板,调节板上安装牛眼轴承。牛眼轴承用于调整移动容器的位置,最终通过定位销与移动容器上的定位销孔连接,完成定位。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为:通过驱动电机可以带动滚轴进行正反转动,方便移动容器来回移动,感应机构用于感应移动容器是否接近,从而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减缓速度或停止。通过限位机构对移动容器进行两边粗步定位,最后通过定位销与移动容器上的定位销孔连接,完成定位。本技术通过重载型的滚轴线可以搬运装有重载物料的移动容器,在物料移动过程中,整条滚轴线可以高速运行,在定位时又可通过感应机构检测进行减速,以减少定位时的冲击,实现自动定位,且允许的负载大,定位精度高,定位完成后移动容器可满足自动投料的要求,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高产品卫生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定位机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缓冲限位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一缓冲限位器内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第二硬限位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粉体管道下料对接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PLC控制器;2、移动机构;21、底座;22、输送座;23、驱动电机;24、长驱动轴;25、滚轴;26、安装座;27、挡板;3、感应机构;31、第一光电感应器;32、第二光电感应器;33、第三光电感应器;34、第四光电感应器;4、第一缓冲限位器;41、第一底板;42、第一安装块;43、第一气缸;44、第一升降块;45、油压缓冲器;5、第一硬限位器;6、第二缓冲限位器;7、第二硬限位器;71、第二底板;72、第二安装块;73、第二升降块;74、可调螺杆;75、撞块;8、定位机构;81、第三气缸;82、活动块;83、定位销;84、导杆;85、第四气缸;86、调节板;87、牛眼轴承;9、称重传感器;10、升降驱动气缸;11、上料管;12、下料管;13、伸缩软管;14、升降对接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10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包括PLC控制器1、移动机构2、感应机构3、限位机构以及定位机构8,移动机构2用于输送移动容器移动,移动机构2包括底座21、输送座22、驱动电机23、长驱动轴24以及若干滚轴25。底座21上侧四周设有称重传感器9,称重传感器9位于输送座22与底座21之间,可以对移动容器进行称重,可以复核计量罐下落到移动容器内的粉体重量,从而判断计量罐内粉体是否下落完全。输送座22安装于底座21上侧,输送座22中间设置有安装座26,输送座22两侧安装挡板27,安装座26中间设有下料腔,下料腔设置有粉体管道下料对接机构,粉体管道下料对接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气缸10、上料管11、下料管12、伸缩软管13和升降对接头14,上料管11与下料管12套接,且相互之间安装伸缩软管13,上料管11与升降对接头14连接,升降驱动气缸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移动机构、感应机构、限位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移动机构用于输送移动容器移动,感应机构安装于移动机构上,用于感应移动容器,限位机构安装于移动机构之间,通过限位机构对移动容器本体进行限位,再通过定位机构对移动容器进行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移动机构、感应机构、限位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移动机构用于输送移动容器移动,感应机构安装于移动机构上,用于感应移动容器,限位机构安装于移动机构之间,通过限位机构对移动容器本体进行限位,再通过定位机构对移动容器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包括底座、输送座、驱动电机、长驱动轴以及若干滚轴,输送座安装于底座上侧,输送座中间设置有安装座,输送座两侧安装挡板,安装座两侧和挡板之间分别转接有滚轴,每根滚轴一端设有齿轮,且相邻齿轮通过链条连接,输送座底部安装驱动电机和长驱动轴,驱动电机通过链条带动长驱动轴转动,长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两侧的其中一根滚轴进行连接,连接方式采用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底座上侧四周设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位于输送座与底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容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缓冲限位器、第一硬限位器、第二缓冲限位器和第二硬限位器,第一缓冲限位器和第一硬限位器位于安装座一侧,第二缓冲限位器和第二硬限位器位于安装座另一侧,第一缓冲限位器与第二缓冲限位器结构相同,第一硬限位器位与第二硬限位器位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华杜建军吕瑛俏沈宏杰陈积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家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