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树脂制的遮光部与着色层重叠的区域的膜厚、和只形成有着色层的区域的膜厚之差小,液晶的配向受到的破坏少的高质量的滤色镜。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提供一种滤色镜,其具有:透明基板;遮光部,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至少含有遮光材料以及树脂;着色层,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的上述遮光部的开口部,且形成为覆盖上述遮光部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遮光部中,位于上述遮光部的中心部的、具有上述遮光部的最大膜厚的85%以上的膜厚的厚膜区域的宽度在遮光部线宽度的30%~60%范围内,位于上述遮光部的两侧部的、具有上述遮光部的最大膜厚的50%以下的膜厚的薄膜区域的各宽度在遮光部线宽度的10%~20%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液晶配向等的破坏少的高质量的滤色镜(color filter)。
技术介绍
在形成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滤色镜时,通常采用在形成滤色镜的透明基板上形成遮光部,并在其开口部上形成着色层的方法等。作为这样的遮光部,自以往采取对使铬等金属真空蒸镀的金属薄膜进行蚀刻加工,然而,近年来,涂布分散有黑色颜料等的树脂,通过光刻法等来进行图案形成,对由此形成的树脂制的遮光部进展开发,并使其实用化。在这样的树脂制的遮光部中,具有这样的优点与由金属薄膜构成的遮光部相比较,无需真空蒸镀等工序,也可适用于大面积的滤色镜。因此,与由铬等金属薄膜构成的遮光部相比,这种树脂制的遮光部为了获得充分的光学浓度,需要形成厚膜。因此,出于防止出现空白点等的目的,使形成为覆盖树脂制基体(matrix)的一部分的着色层的厚膜变厚,加大该遮光部与着色层叠层的区域、与只形成有着色层的区域的膜厚差。特别是,在形成有遮光部的透明基板上,经过多次形成红色(R)、绿色(G)、蓝色(B)等的着色层时,遮光部与着色层叠层的区域与只形成有着色层的区域的膜厚差变大。关于这种滤色镜的着色层形成方法,使用例如图4来进行说明。首先,在形成有遮光部2的透明基板1的开口部上,以部分覆盖遮光部2的方式,通过光刻法等来形成单色调的着色层3R,。然后,在形成有该着色层3R的透明基板1上涂布形成两色调的着色层的着色层形成用组成物4B(图4(b)),只使作为目的的区域硬化,而形成着色层3B(图4(c))。在此,当涂布上述着色层形成用组成物4B时,在透明基板1上形成有着色层3R,在形成有着色层3R的区域的附近,涂布于其上面的着色层形成用组成物4B的膜厚变厚。因此,通过使该着色层形成用组成物4B硬化而形成的着色层3B的着色层3R侧的膜厚变得比着色层3R的膜厚厚。同样,在涂布形成为三色调的着色层形成用组成物4G时(图4(d)),由于在形成该着色层的区域的两邻已形成了着色层3R以及3G,故在其附近的着色层形成用组成物4G的膜厚变高,在通过硬化等形成着色层3G时,与着色层3R以及3B相比,与遮光部2叠层的区域的膜厚变得更高(图4(e))。这样,在遮光部以及着色层叠层的区域与只形成有着色层的区域存在膜厚差时,出现如下的问题破坏形成于滤色镜上的液晶层中的液晶的配向,发生漏光,另外,ITO膜出现断线等。另外,还存在使滤色镜与对置基板对置时的间隙(gap)无法保持恒定等问题。还有,在具有条纹状着色层的滤色镜的场合,例如,如图5(a)所示,在形成有遮光部2的透明基板上,着色层3形成为条纹状。这里,遮光部2形成为在a方向上也与着色层3垂直相交,例如,如沿图5(a)中的b方向的剖视图(图5(b))所示,在遮光部2与着色层3垂直相交的部分,遮光部2将着色层3全部覆盖。此时,如上所述,在树脂制的遮光部2的膜厚较厚时,遮光部2与着色层3叠层的区域、和只形成有着色层3的区域的膜厚之差变大。另外,由于该膜厚差在a方向上连绵成线状,因而出现进一步致使液晶配向受破坏、ITO发生断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从以上的情况可知,希望的是,提供一种树脂制的遮光部与着色层重叠的区域的膜厚、和只形成有着色层的区域的膜厚之差小,液晶的配向受到的破坏少的高质量的滤色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色镜,具有透明基板;遮光部,其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至少含有遮光材料以及树脂;以及着色层,其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的上述遮光部的开口部,且形成为覆盖上述遮光部的一部分,该滤色镜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遮光部中,位于上述遮光部的中心部的、具有上述遮光部的最大膜厚的85%以上的膜厚的厚膜区域的宽度在遮光部线宽度的30%~60%范围内,位于上述遮光部的两侧部的、具有上述遮光部的最大膜厚的50%以下的膜厚的薄膜区域的各宽度在遮光部线宽度的10%~20%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位于上述遮光部的中心部的上述厚膜区域的宽度在上述范围内,而且位于上述遮光部的两侧部的上述薄膜区域的宽度都在上述范围内,因此可使位于遮光部中心部的膜厚变得比较薄,并可使遮光部形成为具有坡度小的形状。由此,例如在遮光部上涂布用于形成着色层的着色层形成用组成物等时,可使涂布于遮光部的中心部上的着色层形成用组成物的涂布量变少,并使着色层与遮光部重叠的部分的膜厚变低。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滤色镜例如为具有条纹型着色层等的滤色镜时,在例如条纹型着色层与遮光部垂直相交且条纹型着色层与遮光部叠层的部分,也可使形成于遮光部厚膜区域的条纹型着色层的膜厚变薄,并可使与只形成有条纹型着色层的区域的膜厚差变小。由此,在将滤色镜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时,可使形成于滤色镜上的液晶层的配向性受到的破坏变小,并可使ITO膜断线现象变少,而且减少与对置基板的间隙不一致的情况。另外,可以说在横向电场模式的滤色镜中,在使着色层形成为弯曲的图案的场合也具有同样的效果。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上述着色层重叠于上述遮光部的一部分上的重叠部的最大膜厚、和形成于上述遮光部开口部上的上述着色层的中央部的膜厚之差为0.5μm以下。由此,可进一步减少形成于本专利技术的滤色镜上的液晶层的配向的不均、以及ITO膜的断线等的发生。还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色镜具有透明基板;遮光部,其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至少含有遮光材料以及树脂;和着色层,其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的上述遮光部的开口部,且形成为覆盖上述遮光部的一部分,具有上述着色层和上述遮光部以使上述着色层覆盖上述遮光部的方式相交叉的交叉部,该滤色镜的特征在于,上述交叉部的最大膜厚、和形成于上述遮光部的开口部的上述着色层的中央部的膜厚之差为0.5μm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具有上述交叉部的例如条纹型的滤色镜、或着色层形成弯曲的图案的滤色镜等中,上述交差部的膜厚与着色层的膜厚之差在上述范围内,故可减少形成于本专利技术的滤色镜上的液晶层的配向性的不均,并减少与对置基板的间隙的不一致的情况等。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降低着色层与遮光部重叠的部分的膜厚。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滤色镜例如为具有条纹型着色层等的滤色镜的场合,在例如条纹型着色层与遮光部垂直相交且条纹型着色层与遮光部叠层的部分,也可使形成于遮光部厚膜区域上的条纹型着色层的膜厚变薄。由此,在将滤色镜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时,可使形成于滤色镜上的液晶层的配向性受到的破坏变小,并可使ITO膜断线现象变少,而且减少与对置基板的间隙的不一致的情况等。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滤色镜的说明图。图2是说明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遮光部的说明图。图3是说明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遮光部的说明图。图4是说明通常滤色镜的着色层的形成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图5是说明具有通常的条纹型着色层的的滤色镜的说明图。图6是说明横向电场模式的滤色镜中的形成弯曲图案状的着色层的说明图。图中,1…透明基板,2…遮光部,3…着色层,4…重叠部,5…垂直相交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可减少破坏液晶配向等的高质量的滤色镜,具有两种实施方式。以下分别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1.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滤色镜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一种滤色镜具有透明基板;遮光部,其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至少含有遮光材料以及树脂;着色层,其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的上述遮光部的开口部,并形成为覆盖上述遮光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色镜,具有:透明基板;遮光部,其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至少含有遮光材料以及树脂;以及着色层,其形成于上述透明基板上的上述遮光部的开口部,且形成为覆盖上述遮光部的一部分,该滤色镜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遮光部中,位于上述遮光部的中心部的、具有上述遮光部的最大膜厚的85%以上的膜厚的厚膜区域的宽度在遮光部线宽度的30%~60%范围内,位于上述遮光部的两侧部的、具有上述遮光部的最大膜厚的50%以下的膜厚的薄膜区域的各宽度在遮光部线宽度的10%~20%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野友信,古川幸绘,俵屋诚治,加藤千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