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28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包括:第一安装座;支撑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被配置为支撑叶片试样;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与叶片试样接触的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件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摆动;第二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方;以及加载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加载组件被配置为向叶片试样施加载荷。在试验过程中,至少一个支撑件的支撑部的方位会随着叶片试样的变形而自动调整,从而避免因支撑位置和方位不协调而导致附加载荷的引入,提高施加载荷和试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航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飞行器的喷气式发动机具有转子和静子两类工作叶片,工作过程中,这些叶片或对气流做功,或气流对叶片做功。为了提高气流做功效率,这些叶片均为双曲型面。在做功过程中,叶片会承受很大载荷,比如离心载荷、温度载荷和气流载荷等,从而产生很高的内应力。为了验证这些叶片抵抗载荷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一般要开展试验。其中,对于风扇叶片而言,尤其是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由于其尺寸较大,且各向异性,在开展零件级性能试验前,一般要开展元件级试验,即将叶片切割,获得不同区域的局部试样,对这些试样开展性能测试。由于这些试样是从叶片中切割下来的,会带有叶片的双曲型面特征。所以这些试样不同于标准平板试样,若继续采用试验标准中推荐的试验夹具,则在试验过程中,随着载荷的施加,试样发生变形后,加载点的位置和方位会发生变化,支撑点的位置和方位也会发生变化,而此时夹具中的加载点和支撑点的位置和方位并不能跟随调整,从而在试样中引入超出设计预期的载荷,导致试验目的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用于对航空发动机叶片开展试验。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包括:第一安装座;支撑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被配置为支撑叶片试样;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与叶片试样接触的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件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摆动;第二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方;以及加载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加载组件被配置为向叶片试样施加载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滑槽结构,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滑轨滑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移动,以调节所述支撑组件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滑槽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滑轨和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互平行,且均沿叶片试样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配合沿所述第一安装座移动,以调节位置;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槽的配合沿所述第一安装座移动,以调节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载组件包括第一加载件和第二加载件,所述第一加载件和所述第二加载件均包括与叶片试样接触的加载部,所述第一加载件或所述第二加载件的加载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摆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加载组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轨滑槽结构,所述加载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滑轨滑槽结构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移动,以调节所述加载组件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轨滑槽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加载件的第三滑轨和设于所述第二加载件的第四滑轨,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相互平行,且均沿叶片试样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载件通过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三滑槽的配合沿所述第二安装座移动,以调节位置;所述第二加载件通过所述第四滑轨与所述第四滑槽的配合沿所述第二安装座移动,以调节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限制叶片试样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摆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顶部均设有用于限位叶片试样的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限位组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三滑轨滑槽结构,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第三滑轨滑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移动,以调节所述限位组件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三滑轨滑槽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五滑轨和设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六滑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互平行,且均沿叶片试样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所述第五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配合沿所述第一安装座移动,以调节位置;所述第二限位件通过所述第六滑轨与所述第二滑槽的配合沿所述第一安装座移动,以调节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安装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安装部可转动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安装部与支撑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安装部与支撑部之间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叶片试样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支撑件、第一加载件、第二加载件和第二支撑件,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摆动,所述第一加载件的加载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摆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载件包括安装部和加载部,所述第一加载件的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加载件的加载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加载件的安装部可转动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载件的安装部与加载部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加载件的安装部与加载部之间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部被构造为与叶片试样的形状相适配的弧形;所述第一加载件和所述第二加载件的加载部被构造为与叶片试样的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从叶片试样的底部支撑叶片试样,通过加载组件从叶片试样的顶部向叶片试样施加载荷;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的支撑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第一安装座摆动,试验过程中至少一个支撑件的支撑部的方位会随着叶片试样的变形而自动调整,从而避免因支撑位置和方位不协调而导致附加载荷的引入,提高施加载荷的准确性和试验的准确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图2(a)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座的俯视示意图;图2(b)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座的侧视示意图;图3(a)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安装座的仰视示意图;图3(b)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安装座的侧视示意图;图4(a)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件的主视示意图;图4(b)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件的左视示意图;图4(c)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件的俯视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安装座(1);/n支撑组件(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被配置为支撑叶片试样(10);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所述第一支撑件(3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32)均包括与叶片试样(10)接触的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件(31)或所述第二支撑件(32)的支撑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摆动;/n第二安装座(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上方;以及/n加载组件(4),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2)之间,所述加载组件(4)被配置为向叶片试样(10)施加载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座(1);
支撑组件(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被配置为支撑叶片试样(10);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所述第一支撑件(3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32)均包括与叶片试样(10)接触的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件(31)或所述第二支撑件(32)的支撑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摆动;
第二安装座(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上方;以及
加载组件(4),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2)之间,所述加载组件(4)被配置为向叶片试样(10)施加载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与所述支撑组件(3)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滑槽结构,所述支撑组件(3)通过所述第一滑轨滑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移动,以调节所述支撑组件(3)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滑槽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的第一滑轨和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2)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槽(11)和所述第二滑槽(12)相互平行,且均沿叶片试样(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31)通过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11)的配合沿所述第一安装座(1)移动,以调节位置;所述第二支撑件(32)通过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槽(12)的配合沿所述第一安装座(1)移动,以调节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组件(4)包括第一加载件(41)和第二加载件(42),所述第一加载件(41)和所述第二加载件(42)均包括与叶片试样(10)接触的加载部,所述第一加载件(41)或所述第二加载件(42)的加载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摆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与所述加载组件(4)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轨滑槽结构,所述加载组件(4)通过所述第二滑轨滑槽结构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上移动,以调节所述加载组件(4)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滑槽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的第三滑槽(21)和第四滑槽(2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加载件(41)的第三滑轨和设于所述第二加载件(42)的第四滑轨,所述第三滑槽(21)和所述第四滑槽(22)相互平行,且均沿叶片试样(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载件(41)通过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三滑槽(21)的配合沿所述第二安装座(2)移动,以调节位置;所述第二加载件(42)通过所述第四滑轨与所述第四滑槽(22)的配合沿所述第二安装座(2)移动,以调节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组件(5),所述限位组件(5)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32)之间,所述限位组件(5)被配置为限制叶片试样(10)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摆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升旺覃文源魏铭瑛陈璐璐刘文李继保王小庆杨凌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