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03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侧壁均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通风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外侧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口,同时过滤网与通风口配合安装,所述通风管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通风管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套管,且套管的内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上方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板和缓冲弹簧,可以对该通风管进行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避免了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遭受撞击和挤压,容易导致通风管变形或损坏,提高了该通风管实用性,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
本技术涉及消防管道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
技术介绍
消防管道是指用于消防方面,连接消防设备、器材,输送消防灭火用水,气体或者其他介质的管道材料,由于特殊需求,消防管道的厚度与材质都有特殊要求,并喷红色油漆,输送消防用水,故此我们需要用到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现有的消防用通风管道,噪音较大和防尘效果差,使得我们在使用该管道时,因防尘效果差,导致在通风时空气中参杂了大量的灰尘,使得人们在吸入参杂大量灰尘的空气时,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降低了该管道的使用安全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解决了现有的消防用通风管道,噪音较大和防尘效果差,使得我们在使用该管道时,因防尘效果差,导致在通风时空气中参杂了大量的灰尘,使得人们在吸入参杂大量灰尘的空气时,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降低了该管道的使用安全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侧壁均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通风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外侧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口,同时过滤网与通风口配合安装,所述通风管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通风管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套管,且套管的内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上方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孔。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端与缓冲弹簧的顶端之间为焊接,且缓冲弹簧在隔板的内部呈等间距设置。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表面与通风管的表面均为开孔式设计,且通风口在挡板的外侧呈等间距设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侧与防尘网的外侧活动连接,且安装槽的内侧为凹槽状设置,所述防尘网的外侧为凸出状设置。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转轴与通风管旋转连接,且套管的内侧与转轴的外侧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通过连接轴与连接块旋转连接,且连接块为“凹”字形结构设置。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在固定杆的外侧上方等间距分布,且固定杆以通风管中轴线对称设置。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隔板和缓冲弹簧,可以对该通风管进行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避免了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遭受撞击和挤压,容易导致通风管变形或损坏,提高了该通风管实用性,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2、本技术通过挡板和通风口,再通风管进行通风时,通过通风口和挡板,减少了通风时所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该通风管降噪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使用舒适度。3、本技术通过安装槽和防尘网,可以对通风管起到很好的防尘效果,避免了因防尘效果差,导致在通风时空气中参杂了大量的灰尘,使得人们在吸入参杂大量灰尘的空气时,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提高了该管道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过滤网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防尘网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通风管;2、隔板;3、缓冲弹簧;4、挡板;5、通风口;6、过滤网;7、安装槽;8、防尘网;9、套管;10、转轴;11、连接块;12、固定套筒;13、连接轴;14、固定杆;15、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过滤网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防尘网连接结构示意图。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1,通风管1的内侧壁均设置有隔板2,且隔板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3,通风管1的内部均设置有挡板4,且挡板4的外侧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口5,同时过滤网6与通风口5配合安装,通风管1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且安装槽7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8,通风管1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套管9,且套管9的内侧设置有转轴10,转轴10的外侧上方设置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的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套筒12,固定套筒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13,且连接轴1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孔15。隔板2的底端与缓冲弹簧3的顶端之间为焊接,且缓冲弹簧3在隔板2的内部呈等间距设置,通过隔板2和缓冲弹簧3,可以对该通风管1进行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避免了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遭受撞击和挤压,容易导致通风管1变1形或损坏,提高了该通风管1实用性,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挡板4的表面与通风管1的表面均为开孔式设计,且通风口5在挡板4的外侧呈等间距设置,通过挡板4和通风口5,再通风管1进行通风时,通过通风口5和挡板4,减少了通风时所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该通风管1降噪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使用舒适度。安装槽7的内侧与防尘网8的外侧活动连接,且安装槽7的内侧为凹槽状设置,防尘网8的外侧为凸出状设置,通过安装槽7和防尘网8,可以对通风管1起到很好的防尘效果,避免了因防尘效果差,导致在通风时空气中参杂了大量的灰尘,使得人们在吸入参杂大量灰尘的空气时,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提高了该管道的使用安全性。连接块11通过转轴10与通风管1旋转连接,且套管9的内侧与转轴10的外侧活动连接,通过转轴10和套管9,以便于在对该管道进行安装时,通过转轴10和套管9对固定杆14旋转角度调节,减少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固定杆14通过连接轴13与连接块11旋转连接,且连接块11为“凹”字形结构设置,通过连接轴13和固定套筒12,以便于对固定杆14进行旋转角度调节,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限位孔15在固定杆14的外侧上方等间距分布,且固定杆14以通风管1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限位孔15设置有多个,以便于根据安装需要,将固定杆14与相邻装置进行安装固定,提高了安装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首先我们将该管道运输至指定位置,然后通过设置哎通风管1内侧的隔板2和缓冲弹簧3,可以对该通风管1进行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避免了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遭受撞击和挤压,容易导致通风管1变形或损坏,提高了该通风管1实用性,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其次我们再通过设置在通风管1外侧上方的转轴10和套管9,以便于在对该管道进行安装时,通过转轴10和套管9对固定杆14旋转角度调节,减少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最后我们再通过设置在通风管1外侧前方的安装槽7和防尘网8,可以对通风管1起到很好的防尘效果,避免了因防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的内侧壁均设置有隔板(2),且隔板(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3),所述通风管(1)的内部均设置有挡板(4),且挡板(4)的外侧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口(5),同时过滤网(6)与通风口(5)配合安装,所述通风管(1)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且安装槽(7)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8),所述通风管(1)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套管(9),且套管(9)的内侧设置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侧上方设置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的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套筒(12),所述固定套筒(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13),且连接轴(1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的内侧壁均设置有隔板(2),且隔板(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3),所述通风管(1)的内部均设置有挡板(4),且挡板(4)的外侧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口(5),同时过滤网(6)与通风口(5)配合安装,所述通风管(1)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且安装槽(7)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8),所述通风管(1)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套管(9),且套管(9)的内侧设置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侧上方设置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的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套筒(12),所述固定套筒(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13),且连接轴(1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消防用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底端与缓冲弹簧(3)的顶端之间为焊接,且缓冲弹簧(3)在隔板(2)的内部呈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任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鑫隆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