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01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余压阀,包括外框,外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叶,且第一阀叶的正端面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阀叶的正端面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正面上方连接有阀叶轴,所述第一阀叶的正端面安装有平衡块,且第一阀叶的后端面连接有拦截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当将固定块位置固定好之后,在固定块的内部开设螺纹槽,将滑块从固定块上方滑入,当使用时需要对第一阀叶两侧调压时,则可以将滑块位置移动,由于第一阀叶自重与平衡块匹配重量设计平衡,第一阀叶上设计上下可滑动调节滑块调节控制第一阀叶一侧维持一定的正压,当压力超过平衡值,第一阀叶打开自动排气,直至两侧压力相等,阀门关闭并维持一侧一定正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压阀
本技术涉及余压阀
,尤其涉及一种余压阀。
技术介绍
现代的空调房与通风系统之中,都会使用到余压阀,余压阀能够实现不同区域的正压的无能耗自动控制,具有转到灵活、关闭严密、反应灵敏、调节方便、外形美观、不耗能源等特点。现有的余压阀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些重锤来进行调节,这样操作只会是单一的压力差,从而使得排气效果不是精确,而本实用中采用阀叶自重与平衡块匹配重量设计平衡,阀叶上设计上下可滑动滑块调节控制阀叶一侧维持一定的正压,当压力超过平衡值,阀叶打开自动排气,直至两侧压力相等,阀门关闭并维持一侧一定正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余压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余压阀,解决了现有的操作只会是单一的压力差,从而使得排气效果不是精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压阀,包括外框,外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叶,且第一阀叶的正端面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阀叶的正端面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正面上方连接有阀叶轴,所述第一阀叶的正端面安装有平衡块,且第一阀叶的后端面连接有拦截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内部包括有拧头,且拧头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优选的,所述滑块通过拧头与固定块构成固定结构,且滑块通过滑槽与第一阀叶构成活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内部包括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正端面安装有刻度尺,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阀叶构成固定结构,且连接块关于第一阀叶的中轴线相对称。优选的,所述拦截机构内部包括有拦截网,且拦截网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外部设置有卡槽,且卡块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优选的,所述拦截网通过第二螺栓与外框构成固定结构,且拦截网通过卡块、卡槽与外框构成活动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压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在固定机构的作用下,当工作人员将固定块与第一阀叶之间进行连接时,则需要将固定块相接的连接块内部开设螺纹槽与第一阀叶外壁开设的螺纹槽对齐,然后将第一螺栓放入拧紧,这样使得固定块的有效的固定,同理另一只固定块也以此操作,再将刻度尺粘贴在左侧固定块的表面,这样使得方便下一步调节工作的操作。2、本技术中,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当将固定块位置固定好之后,在固定块的内部开设螺纹槽,将滑块从固定块上方滑入,当使用时需要对第一阀叶两侧调压时,则可以将滑块位置移动,由于第一阀叶自重与平衡块匹配重量设计平衡,第一阀叶上设计上下可滑动调节滑块调节控制第一阀叶一侧维持一定的正压,当压力超过平衡值,第一阀叶打开自动排气,直至两侧压力相等,阀门关闭并维持一侧一定正压。3、本技术中,在拦截机构的作用下,当余压阀打开后,会使得空调房的空气从该阀门内部向外流出,为了保证第一阀叶不会与室内空气灰尘接触,则使得在入口处安装拦截网,拦截网采用HEPA高效过滤网,从而保证第一阀叶不会与室内灰尘接触,避免第一阀叶长期使用表面覆盖灰尘影响阀门的平衡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压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提供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提供的拦截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框;2、第一阀叶;3、固定机构;301、固定块;302、刻度尺;303、连接块;304、第一螺栓;4、调节机构;401、拧头;402、滑块;403、滑槽;5、阀叶轴;6、平衡块;7、拦截机构;701、拦截网;702、卡块;703、卡槽;704、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压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提供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提供的拦截机构结构示意图。一种余压阀,包括外框1、第一阀叶2、固定机构3、固定块301、刻度尺302、连接块303、第一螺栓304、调节机构4、拧头401、滑块402、滑槽403、阀叶轴5、平衡块6、拦截机构7、拦截网701、卡块702、卡槽703和第二螺栓704,外框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叶2,且第一阀叶2的正端面连接有固定机构3,第一阀叶2的正端面安装有调节机构4,且调节机构4的正面上方连接有阀叶轴5,第一阀叶2的正端面安装有平衡块6,且第一阀叶2的后端面连接有拦截机构7,调节机构4内部包括有拧头401,且拧头401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402,滑块402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403,其中滑块402的内部开设螺纹槽,使得拧头401与滑块402螺纹连接,且拧头401的直径大于两只固定块301之间的距离,使得拧头401能够拧紧将滑块402位置固定。进一步的,滑块402通过拧头401与固定块301构成固定结构,且滑块402通过滑槽403与第一阀叶2构成活动结构,其中阀叶轴5与第一阀叶2之间螺丝连接,且平衡块6螺丝固定在第一阀叶2的正面顶端表面。进一步的,固定机构3内部包括有固定块301,且固定块301的正端面安装有刻度尺302,固定块3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3,且连接块303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04,其中刻度尺302与固定块301之间为粘接,且连接块303与固定块301为固定焊接。进一步的,连接块303通过第一螺栓304与第一阀叶2构成固定结构,且连接块303关于第一阀叶2的中轴线相对称,其中连接块303的内部与第一阀叶2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使得第一螺栓304能够有效的拧入,通过刻度尺302能够知道滑块402调节的位置,方便于滑块402调节后归位,且根据距离能够有效的平衡度,则能够调节一侧正压。进一步的,拦截机构7内部包括有拦截网701,且拦截网7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702,卡块702外部设置有卡槽703,且卡块702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704,其中外框1的内部内壁开设卡槽703,拦截网701的边框与卡块702之间固定焊接。进一步的,拦截网701通过第二螺栓704与外框1构成固定结构,且拦截网701通过卡块702、卡槽703与外框1构成活动结构,其中拦截网701采用HEPA高效过滤网,从而保证第一阀叶2不会与室内灰尘接触,避免第一阀叶2长期使用表面覆盖灰尘影响阀门的平衡值。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压阀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工作人员将固定块301与第一阀叶2之间进行连接时,则需要将固定块301相接的连接块303内部开设螺纹槽与第一阀叶2外壁开设的螺纹槽对齐,然后将第一螺栓304放入拧紧,这样使得固定块301的有效的固定,同理另一只固定块301也以此操作,再将刻度尺302粘贴在左侧固定块301的表面,这样使得方便下一步调节工作的操作,当将固定块301位置固定好之后,在固定块301的内部开设螺纹槽,将滑块402从固定块301上方滑入,当使用时需要对第一阀叶2两侧调压时,则可以将滑块402位置移动,由于第一阀叶2自重与平衡块6匹配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压阀,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外框(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叶(2),且第一阀叶(2)的正端面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第一阀叶(2)的正端面安装有调节机构(4),且调节机构(4)的正面上方连接有阀叶轴(5),所述第一阀叶(2)的正端面安装有平衡块(6),且第一阀叶(2)的后端面连接有拦截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4)内部包括有拧头(401),且拧头(401)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402),所述滑块(402)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4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压阀,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外框(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叶(2),且第一阀叶(2)的正端面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第一阀叶(2)的正端面安装有调节机构(4),且调节机构(4)的正面上方连接有阀叶轴(5),所述第一阀叶(2)的正端面安装有平衡块(6),且第一阀叶(2)的后端面连接有拦截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4)内部包括有拧头(401),且拧头(401)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402),所述滑块(402)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2)通过拧头(401)与固定块(301)构成固定结构,且滑块(402)通过滑槽(403)与第一阀叶(2)构成活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内部包括有固定块(301),且固定块(301)的正端面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鑫隆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