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磁阀及其自动电液卸载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96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阀及其自动电液卸载阀,其中,电磁阀包括电磁阀本体,设于电磁阀本体上的A口和B口,以及用于控制A口和B口的连通或关闭的电磁阀芯,A口与卸载回液通道连通,B口与主阀的保压腔连通;其中,在电磁阀断电状态时,电磁阀芯打开,B口与A口连通;在电磁阀通电状态时,电磁阀芯关闭,B口与A口断开。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电磁阀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磁阀及其自动电液卸载阀
本技术涉及乳化液泵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阀及其自动电液卸载阀。
技术介绍
综采工作面液压系统是煤矿井下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包括液压支架系统和供液系统,液压支架的作用是紧随采煤机割煤并及时跟进移动,以保证工作面顶板支撑煤层并正常推进;供液系统为液压支架系统提供动力,主要包括乳化液泵、液箱和设置于乳化液泵排液口处的卸载阀。卸载阀包括机械卸载阀和电磁卸载阀,现有的电磁卸载阀如图5所示,其电磁阀包括阀体,以及设于阀体内的两个顶杆01和两个陶瓷球阀芯02,上述电磁卸载阀结构比较复杂,且易出现故障,影响乳化液泵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结构比较复杂、易出现故障,影响乳化液泵正常使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新型电磁阀,以及具有该新型电磁阀的自动电液卸载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阀,包括电磁阀本体,设于所述电磁阀本体上的A口和B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A口和所述B口的连通或关闭的电磁阀芯,所述A口与卸载回液通道连通,所述B口与主阀的保压腔连通;其中,在电磁阀断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芯打开,所述B口与所述A口连通;在所述电磁阀通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芯关闭,所述B口与所述A口断开。所述电磁阀本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顶杆导向座、电磁阀座、电磁阀芯、阀芯顶杆和撬杆组件,所述顶杆导向座内安装有可伸入所述电磁阀座的空腔内、与所述电磁阀芯相抵的第二顶杆,所述顶杆导向座与所述电磁阀座围合形成与所述B口连通的第三腔室。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电液卸载阀,包括阀体,以及设于所述阀体一侧的如上所述的新型电磁阀。所述阀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卸载回液通道、泵排液通道和高压供液通道,所述卸载回液通道和所述泵排液通道之间设有主阀,所述高压供液通道与泵排液通道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单向阀座,具有第一单向阀腔;第一导向套,设于第一单向阀座内,其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腔和所述高压供液通道的第一穿孔;第一单向阀芯,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套内;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芯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套相抵。所述第一导向套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座之间设有弹性挡圈。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保压控制液路、第二卸载液路和第二控制液路,保压控制液路连通所述主阀主阀芯的保压腔与所述泵排液通道;第二卸载液路,连通所述A口与所述卸载回液通道;第二控制液路,连通所述B口与所述保压控制液路。所述保压控制液路与所述电磁阀之间设有先导过滤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卸载回液通道的卸载回液口处的卸载减震组件,所述卸载减震组件包括:第二单向阀,与卸载回液管路连通,其中,在所述卸载回液管路的气压小于设定值时,所述第二单向阀开启,以增大所述卸载回液管路的气压值;空气滤清器,设于所述第二单向阀上。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单向阀座,具有第二单向阀腔;第二导向套,设于第二单向阀座内,其具有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腔与所述卸载回液管路的第二穿孔;第二单向阀芯,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座内;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芯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套相抵。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磁阀,包括电磁阀本体,设于电磁阀本体上的A口和B口,以及用于控制A口和B口的连通或关闭的电磁阀芯,A口与卸载回液通道连通,B口与主阀的保压腔连通;其中,在电磁阀断电状态时,电磁阀芯打开,B口与A口连通,保压腔内的保压液依次经B口、A口后流入卸载通道,使主阀的主阀芯开启,从而实现卸载;在电磁阀通电状态时,电磁阀芯关闭,B口与A口断开,保压液流入至保压腔,使主阀芯关闭,从而实现加载,上述电磁阀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2.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磁阀,电磁阀本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顶杆导向座、电磁阀座、电磁阀芯、阀芯顶杆和撬杆组件,顶杆导向座内安装有可伸入电磁阀座的空腔内、与电磁阀芯相抵的第二顶杆,所述顶杆导向座与所述电磁阀座围合形成与所述B口连通的第三腔室,与现有技术需要设置两个顶杆和两个陶瓷球阀芯的方式相比,结构更加简单。3.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电液卸载阀,第一导向套具有多个连通第一单向阀腔和高压供液通道的第一穿孔,这样当第一单向阀芯在液压力作用下开启时,高压液体会顺着第一穿孔排出至高压供液通道,从而不会在第一单向阀芯背面形成背压,使得第一单向阀芯打开顺畅,供液速度较快。4.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电液卸载阀,第一导向套的底部与第一单向阀座之间设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用于限定第一导向套的安装位置,另外,弹簧挡圈在第一导向套受高液压力作用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延长了第一导向套的使用寿命。5.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电液卸载阀,卸载减震组件包括:第二单向阀,与卸载回液管路连通,其中,在卸载回液管路的气压小于设定值时,第二单向阀开启,以增大卸载回液管路的气压值;空气滤清器,设于第二单向阀上。专利技术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卸载回液管路的靠近卸载回液口处在卸载时容易形成真空,内外压差导致卸载回液管路震动,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和空气滤清器,在卸载回液管路气压降低时补入空气,使得内外压力平衡,减少回液管路的震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电磁阀在通电状态下(加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电液卸载阀在卸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C部分(第一单向阀芯在开启状态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卸载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01、顶杆;02、陶瓷球阀芯;1、阀体;11、卸载回液通道;12、泵排液通道;13、高压供液通道;16、保压控制液路;17、第二卸载液路;18、第二控制液路;19、卸载回液口;2、主阀;21、主阀芯;22、保压腔;3、第一单向阀;31、第一单向阀座;32、第一单向阀腔;33、第一导向套;34、第一穿孔;35、第一单向阀芯;36、第一弹簧;37、弹性挡圈;5、电磁阀;50、电磁阀本体;51、A口;52、B口;53、电磁阀芯;54、顶杆导向座;55、电磁阀座;56、阀芯顶杆;57、撬杆组件;58、第二顶杆;59、第三腔室;6、第二单向阀;61、第二单向阀座;62、第二导向套;63、第二穿孔;64、第二单向阀芯;65、第二弹簧;7、空气滤清器;8、先导过滤器;9、卸载回液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本体(50),设于所述电磁阀本体(50)上的A口(51)和B口(5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A口(51)和所述B口(52)的连通或关闭的电磁阀芯(53),所述A口(51)与卸载回液通道(11)连通,所述B口(52)与主阀(2)的保压腔(22)连通;/n其中,在电磁阀(5)断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芯(53)打开,所述B口(52)与所述A口(51)连通;/n在所述电磁阀(5)通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芯(53)关闭,所述B口(52)与所述A口(51)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本体(50),设于所述电磁阀本体(50)上的A口(51)和B口(5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A口(51)和所述B口(52)的连通或关闭的电磁阀芯(53),所述A口(51)与卸载回液通道(11)连通,所述B口(52)与主阀(2)的保压腔(22)连通;
其中,在电磁阀(5)断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芯(53)打开,所述B口(52)与所述A口(51)连通;
在所述电磁阀(5)通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芯(53)关闭,所述B口(52)与所述A口(51)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本体(5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顶杆导向座(54)、电磁阀座(55)、电磁阀芯(53)、阀芯顶杆(56)和撬杆组件(57),所述顶杆导向座(54)内安装有可伸入所述电磁阀座(55)的空腔内、与所述电磁阀芯(53)相抵的第二顶杆(58),所述顶杆导向座(54)与所述电磁阀座(55)围合形成与所述B口(52)连通的第三腔室(59)。


3.一种自动电液卸载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以及设于所述阀体(1)一侧的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电磁阀(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电液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卸载回液通道(11)、泵排液通道(12)和高压供液通道(13),所述卸载回液通道(11)和所述泵排液通道(12)之间设有主阀(2),所述高压供液通道(13)与泵排液通道(12)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3),所述第一单向阀(3)包括:
第一单向阀座(31),具有第一单向阀腔(32);
第一导向套(33),设于第一单向阀座(31)内,其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腔(32)和所述高压供液通道(13)的第一穿孔(34);
第一单向阀芯(35),可上下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军倪伟强赵亮亮李宏伟陈伟郑巨静索智文陈腾亚侯强王军袁建立陈仁建娄军辉王博郑铠王煜然施政浩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中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