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83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包括底盘,底盘的底面安装有底盘支撑机构和车轮;底盘顶面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呈竖直状设置且依次排列的固定桅柱和多个活动桅柱,相邻设置的两个活动桅柱之间、相邻设置的活动桅柱与固定桅柱之间均滑动连接;固定桅柱以及活动桅柱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导向滑轮;最外侧的一个活动桅柱上安装有平台;平台下方的底盘上安装有缓冲装置;底盘上安装有收卷电机和收卷筒,收卷筒上固定并绕设有拉索,拉索的自由端依次绕过固定桅柱以及活动桅柱上的导向滑轮后与平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结构简单、体积小,并且便于维护,还能够有效的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智能化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智能化建筑的施工过程,尤其是外墙装饰、管线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工人提升到高处进行施工。现有技术中,升降平台的结构较为复杂,且重量和尺寸均较大,例如常用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其底盘较大且剪叉臂较多,维护较为麻烦,再例如曲臂式升降平台,其展开需要加大的空间,因此在室内环境下很难得到有效使用。因此,在智能化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一种方便维护的且不占用较大空间的升降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升降平台结构复杂、维护不方便,以及展开时需要较大的空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面安装有多个车轮;多个底盘支撑机构,所述多个底盘支撑机构沿所述底盘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盘支撑机构包括固定竖轴、活动轴套、水平支腿、螺纹套、调节螺杆和支撑脚座;所述固定竖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固定竖轴呈竖直状设置;所述活动轴套套接在所述固定竖轴的外壁,所述活动轴套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竖轴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水平支腿呈水平状设置,所述水平支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轴套的外壁上;所述螺纹套的外壁固定在所述水平支腿的另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内,所述支撑脚座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呈竖直状设置且依次排列的一个固定桅柱和至少一个活动桅柱,所述固定桅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的顶面,相邻设置的两个活动桅柱之间、相邻设置的所述活动桅柱与所述固定桅柱之间均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桅柱的上、下两端以及所述活动桅柱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导向滑轮;平台,所述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活动桅柱中远离所述固定桅柱的一个上;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平台的下方;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弹簧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弹簧支撑板上的缓冲弹簧;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收卷电机和收卷筒,所述收卷筒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底盘的顶面,所述收卷电机与所述收卷筒机械连接,所述收卷筒上固定并绕设有拉索,所述拉索的自由端依次绕过所述固定桅柱、所述至少一个活动桅柱上的所述导向滑轮后与所述平台固定连接。作为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凸台,所述支撑脚座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凸台相适配的连接凹槽,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壁上套装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凸台的之间,所述压环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脚座的顶面固定连接。作为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脚座球铰连接。作为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缓冲弹簧顶端的承接板以及敷设在所述承接板顶面的由弹性材质制造的缓冲垫。作为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收卷电机为自锁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由于固定桅柱和活动桅柱的设置,使得通过收卷电机带动收卷筒转动后,拉索受力后收紧,活动桅柱上升并带起活动桅柱上的平台,使得平台上的人或者物体上升;且不使用时,固定桅柱和活动桅柱呈一排依次设置,具有占地空间小、方便转移且适用多种场合的特点;又由于缓冲装置的设置,使得平台下落时能够得到支撑,从而防止活动桅柱受到底盘的冲击而变形,从而有效的保护升降机构,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盘、2-车轮、3-底盘支撑机构、31-固定竖轴、32-活动轴套、33-水平支腿、34-螺纹套、35-调节螺杆、351-连接凸台、36-支撑脚座、37-压环、4-升降机构、41-固定桅柱、42-活动桅柱、43-导向滑轮、5-平台、6-缓冲装置、61-弹簧支撑板、62-压缩弹簧、63-承接板、64-缓冲垫、7-收卷装置、71-收卷电机、72-收卷筒、73-支架、8-拉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对本技术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其首先包括底盘1,底盘1的底面安装有多个车轮2,例如本实施例设置车轮2有四个,四个车轮2分别设置在底盘1前、后两端的左侧和右侧。本技术公开的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还包括多个底盘支撑机构3,多个底盘支撑机构3沿底盘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例如本实施例中底盘支撑机构3设置有四个,四个底盘支撑机构3分别安装在底盘1前、后两端的左侧和右侧。具体的,该底盘支撑机构3包括固定竖轴31、活动轴套32、水平支腿33、螺纹套34、调节螺杆35和支撑脚座36。其中,固定竖轴31通过座体30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具体是连接在底盘1前、后两端的左侧以及右侧,该固定竖轴31呈竖直状设置。活动轴套32套接在固定竖轴31的外壁,活动轴套32的内壁与固定竖轴31的外壁间隙配合,从而使得两者可以实现相互转动。水平支腿33呈水平状设置,水平支腿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面安装有多个车轮;/n多个底盘支撑机构,所述多个底盘支撑机构沿所述底盘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盘支撑机构包括固定竖轴、活动轴套、水平支腿、螺纹套、调节螺杆和支撑脚座;所述固定竖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固定竖轴呈竖直状设置;所述活动轴套套接在所述固定竖轴的外壁,所述活动轴套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竖轴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水平支腿呈水平状设置,所述水平支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轴套的外壁上;所述螺纹套的外壁固定在所述水平支腿的另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内,所述支撑脚座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n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呈竖直状设置且依次排列的一个固定桅柱和至少一个活动桅柱,所述固定桅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的顶面,相邻设置的两个活动桅柱之间、相邻设置的所述活动桅柱与所述固定桅柱之间均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桅柱的上、下两端以及所述活动桅柱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导向滑轮;/n平台,所述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活动桅柱中远离所述固定桅柱的一个上;/n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平台的下方;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弹簧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弹簧支撑板上的缓冲弹簧;/n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收卷电机和收卷筒,所述收卷筒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底盘的顶面,所述收卷电机与所述收卷筒机械连接,所述收卷筒上固定并绕设有拉索,所述拉索的自由端依次绕过所述固定桅柱、所述至少一个活动桅柱上的所述导向滑轮后与所述平台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面安装有多个车轮;
多个底盘支撑机构,所述多个底盘支撑机构沿所述底盘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盘支撑机构包括固定竖轴、活动轴套、水平支腿、螺纹套、调节螺杆和支撑脚座;所述固定竖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固定竖轴呈竖直状设置;所述活动轴套套接在所述固定竖轴的外壁,所述活动轴套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竖轴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水平支腿呈水平状设置,所述水平支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轴套的外壁上;所述螺纹套的外壁固定在所述水平支腿的另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内,所述支撑脚座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呈竖直状设置且依次排列的一个固定桅柱和至少一个活动桅柱,所述固定桅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的顶面,相邻设置的两个活动桅柱之间、相邻设置的所述活动桅柱与所述固定桅柱之间均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桅柱的上、下两端以及所述活动桅柱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导向滑轮;
平台,所述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活动桅柱中远离所述固定桅柱的一个上;
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平台的下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纳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宽夫安防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