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建筑用防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55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建筑用防火结构,属于智能化建筑领域,包括由阻燃性再生木制造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和外层板相互贴合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容置凹槽,两个容置凹槽相对并构成容置腔;容置腔的内壁上敷设有吸水保护层,吸水保护层内包裹有储水袋;外层板外侧壁上设置有穿孔凹槽,穿孔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穿孔,穿孔凹槽的槽口可拆卸连接有盖板,穿孔凹槽内活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与盖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滑动板与穿孔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感温玻璃球,滑动板面向穿孔的一侧固定有穿针,穿针的尖端穿过穿孔后正对储水袋,盖板和滑动板上均设置有感温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阻止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建筑用防火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化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建筑用防火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我国国家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规定,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Building)的含义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化建筑为了提高防火消防能力,其在建造时即会使用防火结构对易燃部件和主要的承重部件进行防火保护,但是现有的防火结构主要是使用低阻燃材料进行包覆,但是现有的低阻燃材料一方面价格较高,难以大面积敷设;另一方面低阻燃材料依然会发生燃烧,同时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因此低阻燃材料能够为室内人员争取到的逃生时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智能化建筑的防火结构价格高且能够争取的逃生时间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建筑用防火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化建筑用防火结构,包括由阻燃性再生木制造的内层板和外层板,所述内层板与所述外层板相互贴合并通过主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内层板和所述外层板相互贴合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容置凹槽,所述内层板上的容置凹槽与所述外层板上的容置凹槽相对并构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敷设有吸水保护层,所述吸水保护层内包裹有储水袋,所述储水袋内存储有水;所述外层板背离所述内层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孔凹槽,所述穿孔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凹槽的槽口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穿孔凹槽内活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穿孔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感温玻璃球,所述滑动板面向所述穿孔的一侧固定有穿针,所述穿针的尖端穿过所述穿孔后正对所述储水袋,所述盖板和所述滑动板上均设置有感温透气孔。作为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盖板和所述滑动板均为镂空板。作为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穿孔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轨垂直于所述外层板。作为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盖板通过盖板紧固螺钉与所述外层板固定连接。作为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内层板和所述外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主紧固螺钉相适配的贯穿孔,使用时,所述主紧固螺钉通过所述贯穿孔将所述内层板和所述外层板固定在需要进行防火处理的物体上。作为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内凹部,所述吸水保护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凹部相适配的外凸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阻燃性再生木材料除具有与天然木同样的性能外,还具有轻质、坚实;无毒、无味、无放射性、阻燃、防潮;防裂、防蛀、耐酸碱和可回收的优点,使得由阻燃性再生木制造的内层板和外层板既具有阻燃的特点,又具有重量小、成本低和方便安装的特点;又由于储水袋、吸水保护层、压缩弹簧、滑动板、感温玻璃球、穿针的设置,使得当发生火灾且感温玻璃球感受到高温并破裂后,压缩弹簧推动滑动板上的穿针刺向储水袋,使储水袋中的水泄露并被吸水保护层吸收,从而使得与含有水分的吸水保护层接触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得到降温,使其更加难以燃烧,从而为火灾救援以及人群疏散争取更多的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内层板、2-外层板、3-主紧固螺钉、4-吸水保护层、5-储水袋、6-穿孔凹槽、7-盖板、71-盖板紧固螺钉、8-滑动板、9-压缩弹簧、10-感温玻璃球、11-穿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对本技术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化建筑用防火结构,包括由阻燃性再生木制造的内层板1和外层板2。内层板1与外层板2相互贴合并通过主紧固螺钉3固定连接,且可以理解的是,通常本技术提供的防火结构用于为墙面或者需要进行防火处理的物体上,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内层板1和外层板2上均设置有与主紧固螺钉3相适配的贯穿孔,使用时,主紧固螺钉3通过贯穿孔将内层板1和外层板2固定在墙面或者是需要进行防火处理的物体上即可。内层板1和外层板2相互贴合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容置凹槽,内层板1上的容置凹槽与外层板2上的容置凹槽相对并构成一个封闭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内壁上敷设有吸水保护层6,吸水保护层6的材料可以是绵花或者海绵等具有吸水性能且吸水后不易使水分流失的材料。吸水保护层6内包裹有储水袋5,储水袋5内存储有水,通常,该储水袋5有塑料薄膜或者类似的具有柔性且易于刺穿的材料制造。此外,在外层板2的背离内层板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孔凹槽6,本实施例以一个穿孔凹槽6为例进行说明,该穿孔凹槽6的槽底设置有穿孔,该穿孔连通穿孔凹槽5和上述的容置腔。穿孔凹槽6的槽口处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盖板7,该盖板7用于封闭穿孔凹槽6的槽口,本实施例中,设置盖板7通过多个盖板紧固螺钉71与外层板2固定连接,同时为了保持外层板2表面的平整性,设置槽口周围的外层板2上具有用于容纳盖板7的台阶孔,同时设置上述的盖板紧固螺钉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建筑用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阻燃性再生木制造的内层板和外层板,所述内层板与所述外层板相互贴合并通过主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内层板和所述外层板相互贴合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容置凹槽,所述内层板上的容置凹槽与所述外层板上的容置凹槽相对并构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敷设有吸水保护层,所述吸水保护层内包裹有储水袋,所述储水袋内存储有水;所述外层板背离所述内层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孔凹槽,所述穿孔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凹槽的槽口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穿孔凹槽内活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穿孔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感温玻璃球,所述滑动板面向所述穿孔的一侧固定有穿针,所述穿针的尖端穿过所述穿孔后正对所述储水袋,所述盖板和所述滑动板上均设置有感温透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建筑用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阻燃性再生木制造的内层板和外层板,所述内层板与所述外层板相互贴合并通过主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内层板和所述外层板相互贴合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容置凹槽,所述内层板上的容置凹槽与所述外层板上的容置凹槽相对并构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敷设有吸水保护层,所述吸水保护层内包裹有储水袋,所述储水袋内存储有水;所述外层板背离所述内层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孔凹槽,所述穿孔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凹槽的槽口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穿孔凹槽内活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穿孔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感温玻璃球,所述滑动板面向所述穿孔的一侧固定有穿针,所述穿针的尖端穿过所述穿孔后正对所述储水袋,所述盖板和所述滑动板上均设置有感温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纳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宽夫安防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